第六節 Frank王國之政情
五一一年Clovis卒于巴黎,其子四人遂分據其領土。此后百余年間,蕭墻之禍,無日無之。然國君雖昏暴,而民族之發達,未嘗中止。一因四鄰無強國,無強鄰入侵之虞,一因Frank種人領土中,頗能維持一統之局。
當日Frank王勢力之所及,包有今日之法國、比利時、荷蘭及德國之西部。至五五五年Bavaria入附,Frank王之領土,遂西達Biscay灣,東抵Salzburg以外。昔日羅馬人所屢征而不得者,至是竟為Frank種人所克服。
Clovis死后五十年,Frank種人之領土,遂分為三。在西部者曰Neustria,以巴黎或Soissons為中心,其居民多受昔日羅馬文明之陶鑄。在東部者曰Austrasia, 以Metz與Aix-la-Chapelle為中心,其居民純屬日耳曼種。此二國即他日法國與德國之雛形。在其中者,即昔日之Burgundian王國也。Merovingian朝最后之君主名Dagobert(六三八年卒),再起而統一諸地焉。
然至是Frank王國之統一,有一新生之危險,即國內貴族之跋扈是也。蓋日耳曼民族中,在昔已有世家望族,勢駕平民之上。日后軍事倥傯,戰績較著者,每握軍國之大權。跋扈之象,遂在所不免。
國中要津,以近王者為最重。近王之要職,則又以王宮執政(Major Domus)為最有勢力,其地位與今日之國務總理相似。Dagobert死后,Frank王多高拱無為,故國人稱之為“無事王”(Rois Faincants),政治大權,皆操諸王宮執政之手。Austrasia之王宮執政,名Pippin of Heristal者,即他日Charlemagne之曾祖父,其實權并及于Neustria及Burgundy兩地,聲望益著。七一四年卒,其子Charles Martel繼起,武功尤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