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上編 戰國簡帛字跡研究

第一章 古文字字跡研究的歷史及現狀

要研究古文字材料中的字跡,首先要對“字跡”這一概念予以説明。我們所使用的“字跡”這一概念,是建立在現代文件檢驗學中“筆跡”一詞基礎上的。筆跡分爲廣義與狹義兩種,廣義的筆跡也包括繪畫,畫出的畫也是筆跡的範疇,在本文中我們主要研究的對象是狹義範疇的筆跡。文件檢驗學中對“筆跡”一詞的定義是:

筆跡通常指字跡,又稱手跡或墨跡。英語叫handwriting……筆跡是通過書寫活動形成的具有個人特點的文字符號的形象系統?;蛘哒h,筆跡是個人書寫技能和書寫習慣,通過書寫活動外化成的文字符號的形象。公安部政治部:《筆跡檢驗》,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頁。

這一定義強調了構成筆跡的三個主要方面:文字符號、書寫工具、書寫者。在本文中,我們皆用“字跡”一詞而非“筆跡”。因爲“筆跡”一詞常與“筆”這一書寫工具相關,而許多古文字材料並非用“筆”書寫出來,如甲骨文一般是用刀等工具刻劃在龜甲或獸骨上的刻文,金文一般是鑄造或用刀刻劃出來的字形,封泥是通過璽印等器物壓蓋在泥土上形成的印文,等等,這些材料都不用“筆”來書寫。這是我們在本文中使用“字跡”這一概念的一個原因。

另外,“筆跡”一詞還可以指書寫者的書寫行爲,正如英文的“handwriting”強調了“手”(hand)的主體——書寫者與“書寫”(write)這一行爲,實際上是強調“個人”這一特徵,而“字跡”一詞強調了書寫的結果,更有利於運用到古文字材料的研究中。本文研究的對象是出土戰國簡帛上的文字,並對這些文字的特點等方面加以分析,爲了強調書寫(包括刻劃等)這一動作的結果,本文把古文字材料中文字符號的形象稱之爲“字跡”。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黔南| 太湖县| 乌拉特前旗| 延安市| 南康市| 电白县| 黔江区| 饶阳县| 如皋市| 肇庆市| 会东县| 平谷区| 大冶市| 手机| 前郭尔| 南和县| 烟台市| 姜堰市| 五常市| 邵东县| 调兵山市| 利津县| 巴林右旗| 伊金霍洛旗| 阿瓦提县| 南皮县| 彰化县| 合作市| 泌阳县| 汾西县| 砚山县| 淮滨县| 成安县| 南岸区| 望都县| 壶关县| 醴陵市| 樟树市| 新乐市| 宜州市| 土默特右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