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傳記第八 山濤 王戎

山濤(205—283) 字巨源,河內懷縣(今河南武陟西)人。父親山曜,在曹魏時曾任冤句縣令。

山濤早孤,居家貧困。但他年輕時就有名士器量,卓然不群。由于性好《老子》和《莊子》,名列“竹林七賢”之中,與阮籍、嵇康等人過從甚密,成為忘年之交。

山濤出身貧寒,卻對功名利祿有著強烈的渴望。還未當官的時候,他就曾對妻子韓氏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暫且忍耐一下饑寒,日后我將要做到三公,只是不知道你是否能夠擔當起三公夫人的角色!”然而,山濤的仕途并不順利。直到正始五年(244),山濤年已四十,才當上了郡主簿、功曹、上計掾。不久,他又被州郡征辟為河南郡從事。當時正值司馬懿與曹爽爭權奪利,世道險惡,為了避禍,山濤只得辭去職務,隱身不問世務。

但是,耐不得寂寞的山濤并不想一直在激烈的權力之爭中保持中庸。經過反復思量,他與不跟司馬氏合作的好友嵇康、阮籍分道揚鑣,決定投靠司馬氏。山濤與司馬懿的妻子是中表親戚,當他憑借著這層關系去見司馬師時,司馬師讓他當了個郎中。

山濤本來就很有才干,一旦入仕,便如魚得水,處處顯示出辦事的精明穩妥,所以很快就得到了司馬氏的賞識,逐漸升遷至尚書吏部郎。魏帝曾賞賜司馬師春服,司馬師卻轉送給了山濤,并且又因為山濤的母親年老,特地賞賜他藜杖一副。司馬昭也曾因為山濤家中困乏,贈錢二十萬、谷二百斛。

山濤頗諳處事之道,在官場上左右逢源,游刃有余。他與鐘會和裴秀的私交都很好,盡管鐘會和裴秀仗勢爭權,互不相容,但這并不妨礙山濤平心靜氣地周旋于二人之間,各得其所,鐘、裴二人竟然對山濤都無怨言。曾經擔任鬲縣令的袁毅,為人貪濁,用賄賂公卿來求取虛名。袁毅也曾送給山濤一百斤絲。山濤不想做得與眾不同,因此便沒有推辭,但收下以后卻原封不動地藏在閣上。后來袁毅賄賂之事敗露,凡是接受賄賂的官員都受到了處罰。唯獨山濤交出了一百斤絲,只見上面印封如故,滿是積年塵埃,他因此而免于問罪。靠著這種處事圓滑的本領,山濤得以官運亨通,成了司馬氏信賴的心腹之臣。

咸熙元年(264),滅蜀有功的鐘會謀反,司馬昭親自率軍前往征討。當時,曹魏的許多王公都在鄴城(今河北臨漳西南),司馬昭擔心他們乘機搗亂,臨行前把安定后方的重任托付給了山濤。他十分信賴地對山濤說:“西部的問題我自己了斷,后方的事情就全靠你了。”

鐘會之亂平定以后,山濤因鎮守鄴城有功,被封為新沓子,調任相國左長史,典統別營。司馬昭因山濤有聲望,命長子司馬炎拜他為師。此時,司馬昭已進爵為晉王,他想把過繼給兄長司馬師的次子司馬攸立為世子,但在征求山濤意見時,山濤卻反對說:“廢長立少的做法違背禮制,不是好事。”加以裴秀等人也一致反對,司馬昭才立長子司馬炎為世子。司馬炎對此十分感激,曾專門前往拜見山濤,表示謝意。泰始元年(265),司馬炎稱帝建立西晉,為報答山濤,任命他為奉車都尉,進爵新沓伯。

泰始三年,尚書令裴秀遭到了司隸校尉李熹等人的彈劾和攻擊,山濤竭力為裴秀辯護,由此得罪了權臣,被調任為冀州刺史。在冀州任上,山濤廣泛搜訪賢才,先后推薦任命了三十多人,后來都成了當時的著名人物。

山濤在選拔人才方面的政績,得到了武帝的贊賞。于是又把他調回京城擔任侍中,不久又晉升為吏部尚書。可是山濤卻以母親年老為理由,先后數十次請求辭職,終于打動了武帝,批準了他的請求。

泰始十年,武帝又一次任命山濤為吏部尚書,自此專門負責選舉用人事宜,長達十多年之久。可是,山濤在選人時多看武帝眼色行事。每當出現一個官缺,山濤總是先選擇擬定幾個可以接任的人選,報請武帝決定,摸清了武帝的意向,然后才正式提名,由武帝最終定奪。大臣們不了解內情,紛紛指責山濤選官過于隨意。只有武帝心中明白,對山濤更加信賴。山濤啟奏甄拔人物時,各有題品,頗有東漢清議遺風,當時人稱之為“山公啟事”。

咸寧五年(279),杜預等人上表請求伐吳,得到了武帝的贊同。但賈充、荀勖等頑固地加以反對,因此而激怒了武帝。山濤在退朝以后對人說:“皇上不是圣人,外患平息之后必然會有內憂。如今卻要解除東吳這個外患,豈不是天意嗎?”山濤身為仆射,在朝廷議事時見風使舵,不發表意見,卻在退朝后加以議論,再次表現了他既要迎合賈充等人而又不得罪武帝的圓滑。

東吳平定以后,晉武帝下詔,認為天下已經一統,州郡的軍隊一概予以裁撤,大郡留百人,小郡只留五十。山濤卻不以為然,認為不宜撤除州郡的武備。當時人都認為山濤雖然不學孫、吳兵法,而所論卻與之暗合。連武帝也稱贊山濤所論是“天下名言”,不過他并未加以采納。后來天下變亂,流民起義、胡族進犯,州郡都因為沒有武備而難以應付,一如山濤所預言。

山濤在晚年多次請求辭官,都未獲武帝批準。太康四年(283),山濤病死,時年七十九。武帝為他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王戎(234—305) 字濬沖,瑯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出身于名門望族。祖父王雄,東漢時官至幽州刺史;父親王渾,曾任曹魏涼州刺史。

王戎身材矮小,容貌也很一般,但他自幼聰明穎悟,神采清秀。據說他六、七歲時,在宣武場上觀戲,猛虎在籠中吼聲震天,眾人都驚懼奔走,唯有王戎獨立不動,神色自若。魏明帝從樓閣上目睹此事,深感驚奇。又有一次,王戎與一群小伙伴玩耍,見路邊有一棵李樹果實累累,小伙伴們爭相前去采摘,只有王戎站著不去。有人感到奇怪,問他緣故,王戎從容答道:“李樹生在路邊留有許多果實無人采摘,必定是苦的。”待采來一嘗,果然味道奇苦,伙伴們都佩服王戎有心計。

王戎十五歲時,隨父親王渾一起住在官府。阮籍與王渾是好友,時常拜訪王渾。但他每次到王渾那里都只坐一會兒,可是對比他小二十歲的王戎卻極為看重,尤其器重他的學識和玄談水平,兩人一談就是半天。阮籍曾非常坦率地對王渾說:“濬沖清賞,非你可比。與你說話,還不如與阿戎交談。”正因為此,善于清談的王戎雖然年輕,卻也名列“竹林七賢”,常與阮籍、嵇康等人作竹林之游。

顯赫的門第,給王戎帶來了亨通的官運。他承襲父爵,先后擔任了吏部黃門郎、散騎常侍、河東太守、豫州刺史等官職。咸寧五年(279)十一月,晉軍大舉伐吳,王戎也以建威將軍的身份率軍出征。他配合王濬攻克了武昌,在平定東吳的戰役中立了功,進爵安豐縣侯,又被任命為侍中,成了武帝的親信大臣。

不久,因南郡太守劉肇賄賂王戎細布五十束一事,他遭到司隸校尉的糾劾。后來查明,王戎知道此事,但并沒有收納,因而免于追究。但仍然引起了議論紛紛。晉武帝親自出面為王戎開脫說:“王戎的做法,并不是有什么私心,只是他不想與世人有異而已。”盡管如此,王戎的行為仍然遭到清流的鄙視,他的名聲也因此受到了影響。

王戎在任,并沒有顯示出特別的才能,但由于得到武帝的信賴,所以他仕途順利,又逐漸升遷為光祿勛和吏部尚書。不過,王戎不拘禮制的言行卻沒有什么變化。他的母親去世的時候,王戎雖然很孝順,心情也很悲痛,但在守孝期間,王戎卻不守禮制,照舊飲酒吃肉,照樣看人下棋。

在選官用人上,王戎也別具一格。他創立了甲午制,凡選舉之人都必須先去試著治理百姓,然后再酌情加以授用。這一做法,很有點類似于現今的試用制,在當時是頗有一點創見的。但這一不循規蹈矩的做法,卻引起了一些大臣的反對。司隸校尉傅咸就上書奏劾說:“王戎不遵奉堯舜的典章,卻驅動浮華,虧敗風俗,不但沒有益處,相反還有大損。應當罷免王戎的職務,以整治風俗。”幸虧王戎與當時執政的賈謐、郭彰有姻親關系,才沒有被撤職。

元康七年(297),王戎由尚書左仆射調任司徒,位居三公之列。然而他看到政事日壞,不僅不設法匡救,反而與時沉浮,只想著獻媚取悅,把政事都交給下屬,自己則時常騎著小馬,從便門溜出去游玩,見到他的人都不知道他貴為三公。他以前的故吏多數都做了大官,路上相遇,王戎總是設法回避。

王戎對政事無所用心,對財富卻興趣特濃,孜孜以求。他想方設法擴大自己擁有的良田和水碓,又不斷地積聚錢財,常常拿著牙籌,晝夜計算,樂此不疲,總感到不能滿足。生性好利的王戎偏偏又十分吝嗇,錢財那么多卻舍不得吃用,弄得面黃肌瘦,天下的人都說他已病入膏肓。他家中種的李樹品種很好,時常把果實拿到市場出賣,銷路很好。可是王戎唯恐別人因此而得到他家的良種,竟然在李子的核上打洞,然后再出售。就是對自己的親屬,王戎也照樣一毛不拔。女兒嫁給裴,向他借錢幾萬,拖了很久沒有歸還。女兒回娘家,王戎的臉色就很不好看。女兒察覺以后,趕快把錢還清,王戎這才露出笑容。他的侄子結婚時,王戎送了一件單衣,可是婚事剛剛辦完,他馬上就要了回來。如此為人,理所當然地遭到了世人的譏諷。

永康元年(300),王戎的女婿裴被趙王司馬倫誅殺,王戎受到牽連,被罷免了職務。直到永寧元年(301),趙王司馬倫、孫秀被殺,一度被廢的晉惠帝重新恢復帝位,王戎才重新被起用為尚書令。但是好景不長。第二年十二月,對齊王司馬冏專權極為不滿的河間王司馬颙和成都王司馬穎起兵,聲討齊王冏。檄書到達京城后,司馬冏對王戎說:“皇上蒙難,我首倡義兵,臣子的氣節,神明可以作證。如今二王聽信讒言,起兵發難,我應該怎么辦?請你妥善地為我籌劃。”王戎答道:“公首先舉義,功勞確實很大;但卻沒有很好地論功行賞,所以不少人心懷不滿。如今二王兵勢強盛,難以抵擋。如果公能以齊王的身份回到封國,讓出權力,也許還可以求得平安。”齊王冏的謀臣葛就怒不可遏地當場予以斥責,并要將他斬首。幸虧王戎假裝服食五石散后藥性發作而墜落廁所,才逃過了一場殺身之禍。

永興元年(304),晉惠帝被張方挾持著遷往長安,王戎則逃奔到郟縣(今屬河南)。在危難之際,王戎親自參加征戰,談笑自若,面無懼色,有時甚至召集賓客一起歡娛,顯示出不懼危難的風采。

第二年六月,王戎死于郟縣,時年七十二。


評:山濤、王戎都是西晉名士,名列“竹林七賢”之中,以善于清談而著稱于世。他們在政治上與嵇康、阮籍分道揚鑣,效忠于司馬氏。但山濤為追求功名利祿而察言觀色、工于心計,活脫脫一個老奸巨猾的官僚。而王戎既貪且吝,與他的名士風度更是格格不入,因此見譏于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澜沧| 建昌县| 上饶市| 酒泉市| 张掖市| 喀喇| 米脂县| 井陉县| 墨竹工卡县| 建德市| 张家港市| 石城县| 互助| 西乡县| 通化市| 武功县| 武汉市| 靖宇县| 高要市| 东丰县| 郸城县| 兰州市| 乾安县| 安阳市| 海晏县| 迁西县| 阜南县| 大邑县| 沙河市| 厦门市| 榆树市| 阿鲁科尔沁旗| 洛川县| 敖汉旗| 周宁县| 宜昌市| 恩施市| 公安县| 东阿县| 沂南县| 芦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