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傳記第十二 爾朱世隆 賀拔岳

爾朱世隆(500—532) 字榮宗,乃是爾朱榮的堂弟。孝明帝末年,他為直齋,后來轉直寢,兼直閣,加前將軍。武泰元年(528)二月,孝明帝暴殂,靈太后立年僅三歲的元釗為主。爾朱榮上表,要求進京調查此事。靈太后怕他心懷不軌,便派遣爾朱世隆前赴晉陽,予以撫慰。爾朱榮見爾朱世隆忠心于己,便想將他留在身邊,為己所用。然而爾朱世隆頗有心機,說道:“朝廷本來對吾兄已經起疑,所以命我前來慰喻。你若留住我不放,豈非更加證實了你有異心?那么朝廷預作戒備,不就增加了你日后行事的難度?”爾朱榮認為言之有理,便讓爾朱世隆暫返洛陽。

待到爾朱榮決定擁戴長樂王元子攸為帝,于三月正式從晉陽調發大軍進逼洛陽時,爾朱世隆遂逃出京師,前赴上黨,與爾朱榮會合。孝莊帝即位之后,爾朱世隆被拜為侍中、領軍將軍、左衛將軍、領左右、肆州大中正,封樂平郡開國公,食邑一千二百戶;后來又任車騎將軍、領軍、左光祿大夫、尚書右仆射,等等;至永安二年(529),元顥逼近大梁之時,爾朱世隆則假儀同三司、前軍都督,鎮守虎牢。

然而,爾朱世隆并不是一個卓越的將才。當元顥的得力臂助陳慶之攻克滎陽,生擒行臺楊昱后,他便慌得手足無措,竟然丟棄了軍事重鎮虎牢,逃歸洛陽。從而使得京城失去了屏障,令孝莊帝也匆匆地逃往河內。不過,爾朱世隆在河內期間仍任要職:假驃騎大將軍、行臺右仆射、都督相州諸軍事、相州刺史、當州都督。至元顥敗亡,孝莊帝返還洛陽后,他則任尚書左仆射、攝選等職。

永安三年(530)八月,孝莊帝清除爾朱榮的謀劃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爾朱世隆略有風聞,為了警告爾朱榮,他假裝收到一封匿名信,交給爾朱榮。其文云:“天子與楊侃、高道穆等人正設毒計,欲殺天柱。”爾朱榮號為“天柱將軍”,故有此語。但是,爾朱榮卻自恃強大,不怕任何陰謀,因此當場撕碎匿名信,并極端輕蔑地吐了一口口水,責怪爾朱世隆道:“你也太過膽小,憑我現在的實力,他敢動我半根毫毛!”此后仍然帶了數千騎兵,進京“入朝”。

未幾,爾朱榮果然被孝莊帝誘入內宮,殺死于明光殿。當天夜里,爾朱世隆帶著爾朱榮的家屬和部曲,焚燒了洛陽城的西明門,奪路出逃。他采納了金紫光祿大夫司馬子如的建議,不再北逃,反而出其不意地突襲河橋,擒殺守將奚毅,占據北中城。此舉令孝莊帝大為震恐,立即派遣段育前來慰撫,但是被爾朱世隆斬首。

此后,爾朱世隆率軍北歸,途中又攻克了一些城池。十月壬申日,與來自晉陽的爾朱兆(爾朱榮之侄兒)會合于長子,共推時為太原太守的長廣王元曄為帝,改元“建明”。爾朱世隆遂為開府儀同三司、尚書令、樂平郡王,加太傅,行司州牧,增食邑五千戶。

十二月壬寅日,爾朱兆攻破洛陽,生擒孝莊帝。其后,爾朱兆將孝莊帝帶往晉陽,讓爾朱世隆與其兄爾朱彥伯等人留守洛陽。爾朱世隆弟兄們起初怕長廣王的母親衛氏干預朝政,于是乘她外出之時暗殺了她;其后,又嫌長廣王元曄的皇親關系比較疏遠,并且威望不高,便想再行廢立。

當時的廣陵王元恭乃是孝文帝的侄兒,學識淵博,氣度不凡,在孝明帝正光年間(520—524)曾任給事黃門侍郎,后來鑒于元叉擅權,才假托有啞疾而避居龍華佛寺。爾朱世隆等一旦證實元恭并非真啞,便決定立他為帝。普泰元年(531)二月己巳日,爾朱世隆等人要長廣王在他們預先撰寫好的禪讓文上簽署,然后舉行了廣陵王的即位儀式,他便是后世所稱的“節閔帝”。

爾朱兆在晉陽聽到這一消息,深恨爾朱世隆弟兄們不讓他參與廢立之事,大怒之下,便欲率軍攻打洛陽。爾朱彥伯急忙前去解釋,方才沒有釀成內戰,不過爾朱氏內部的分裂已顯露端倪。

當初爾朱榮在世時,爾朱世隆頗為忌憚,故常自收斂;如今則毫無顧忌,作為尚書令,居然在家中辦理公事。臺省事無巨細,若不先稟明他,有司就不敢執行。他任意賣官鬻爵,生殺操于一人,搞得官場一片混亂。那時,爾朱天光鎮守隴右,爾朱兆占有并州、汾州,爾朱仲遠主宰徐州、兗州,爾朱世隆則控制中央朝廷。諸人都專橫兇暴,盤剝百姓,因此四方民眾全都憎恨爾朱族人。

爾朱氏的倒行逆施終于引起了殺身之禍。身為大都督、東道大行臺、冀州刺史、豫章王的高歡,被鎮南大將軍斛律金、軍主善無庫狄干等人推為主公,于普泰元年(531)六月在信都起兵,以聲討爾朱氏的罪行作為號召。

在高歡攻克殷州之后,爾朱仲遠、爾朱度律與爾朱兆相約共討高歡。爾朱仲遠等屯于陽平,爾朱兆則屯于廣阿,號稱有十萬之眾。高歡便行使反間計,一會兒出現“爾朱世隆兄弟陰謀殺死爾朱兆”的傳言,一會兒又出現“爾朱兆將與高歡結盟,共同對付爾朱仲遠弟兄”的傳言。爾朱氏各成員間本來就有裂痕,此時則更加相互猜疑,遲遲不肯發兵。高歡則利用這一機會,將沒有外援的爾朱兆殺得大敗。

爾朱氏在閏三月調集了二十萬大軍合擊高歡:爾朱天光發自長安,爾朱兆發自晉陽,爾朱度律發自洛陽,爾朱仲遠發自東郡,各路人馬相會在鄴城。盡管爾朱氏的軍隊似乎十分強大,但是其下屬將領卻已離心離德,紛紛打算“棄暗投明”了,于是爾朱氏旋即毀于一旦:

四月甲子日,反戈一擊的大都督斛斯椿等人入據河橋,盡殺爾朱氏的黨羽;爾朱度律、爾朱天光逃至壘陂澤,被人生擒;爾朱世隆則在賈顯智、張歡的精騎襲擊下遭擒;在禁宮中當值的爾朱彥伯同樣也被抓獲;爾朱世隆與其兄爾朱彥伯被斬于閶闔門外,其首級與爾朱度律、爾朱天光一起送至高歡處。


賀拔岳(?—534) 字阿斗泥,神武尖山人,其族源出陰山,屬于高車部落。祖父賀拔邇逗,曾任北境戍將,戒備柔然游牧政權的入侵,頗有戰功,遂在獻文帝時(465—471)獲得“龍城男”的爵位,為本鎮軍主。父親賀拔度拔,在孝明帝正光(520—524)末沃野人破洛汗拔陵聚眾造反之際,率領兒子們及鄉民一起赴援懷朔鎮。當時,反軍首領衛可瑰正在城西二百余步處,賀拔岳登上城頭,發力射箭,中其手臂,敵軍陣腳大亂,衛可瑰竟被殺死。不過,賀拔度拔自己也死于是役,數年后被魏廷追贈為安遠將軍、肆州刺史。

賀拔岳在父親死后,便與兄長賀拔勝一同投奔北魏的恒州刺史、廣陽王元淵。他被任為帳內軍主,并獲“強弩將軍”的稱號。不久后,爾朱榮控制了包括恒州在內的廣大地區,賀拔岳隨之歸附帳下。爾朱榮素聞賀拔岳驍勇果敢的盛名,因此對他十分賞識,任為別將,未幾又提升為都督。賀拔岳經常被召去謀劃軍機大事,他自幼就具備卓越的軍事天賦,故而其看法往往與爾朱榮不謀而合,于是更加獲得爾朱榮的器重。

靈太后(傳記第九有傳)在孝昌元年(525)清除元叉一黨,再度專擅朝政,遂與年歲漸長的孝明帝發生權力沖突,并且日見激烈。孝明帝于是給時任并、肆、汾、廣、桓、云六州“討虜大都督”的爾朱榮發出密詔,要他舉兵內向,“匡扶帝室”。爾朱榮便與賀拔岳、元天穆等人共同商討大計。賀拔岳非常支持爾朱榮“內除君側,外清逆亂”的大規模軍事行動,認為這種非常之事,必須由非凡之人來完成,而爾朱榮正是最適當的人選,所以應該消除一切顧慮,“首舉義旗”迅速出擊。一番話說得爾朱榮怦然心動,對賀拔岳大加贊許。

爾朱榮進軍京師的消息為靈太后所聞,她率先下手,竟鴆殺了親生兒子孝明帝。于是,爾朱榮更加“師出有名”,麾軍直指洛陽;賀拔岳則率二千甲卒作為前鋒。未幾,爾朱榮雖然擁立了長樂王元子攸(即史稱的“孝莊帝”),但是又聽信時任都督之職的高歡及其他大臣之言,意欲自己稱帝。而賀拔岳則勸諫道:“將軍首舉義旗,清除奸逆,方始得到天下的稱贊擁護。如今大局甫定,您便欲取而代之,恐怕會被人視作篡逆,那么,親自稱帝之舉只會招來禍殃,而非富貴的開端。”爾朱榮在反復權衡其間的利害得失后,終于接受了賀拔岳的建議,表示全心全意尊奉孝莊帝。賀拔岳因功授前將軍、太中大夫,賜爵樊城鄉男,后來又為前軍都督,遷平東將軍、金紫光祿大夫、武衛將軍。

由于萬俟丑奴僭稱大號,騷擾關中,魏廷于永安三年(530)年初派遣賀拔岳率軍討伐之。賀拔岳對此任命,卻有其獨到的見解,他對兄長賀拔勝說道:“萬俟丑奴擁有秦隴之兵,實力雄厚,是個不可小視的勁敵,因此我并無必勝的把握。若此戰不勝,肯定立即怪罪;但若取勝,也極易招致讒言。有鑒于此,我不當充任主帥,而應該只作爾朱氏的副手。”賀拔勝認為言之有理,便向爾朱榮稟告此意,爾朱榮十分高興,便以爾朱天光為元帥,以賀拔岳為持節、假衛將軍、左大都督,與侯莫陳悅一起作為副帥。

軍抵潼關時,遇到敵軍的阻截,此時爾朱天光只有二千人馬,故而猶豫不決,裹足不前。賀拔岳卻勸他道:“敵人只是稍加騷擾而已,元帥唯有勇往直前,予以迅猛的打擊,才是取勝之道;否則,一旦遭遇敵方大軍,勢必更遭敗績。”爾朱天光聽從其言,麾軍進擊,果然大獲全勝,獲馬二千匹,更重要的是,首戰得利,軍心大振。

當年三月,萬俟丑奴派遣大行臺尉遲菩薩等人攻圍武功,賀拔岳率一千騎兵馳援,與業已取勝而正在返回岐州的尉遲菩薩相遇于渭水兩岸,其時敵軍有二萬之眾。賀拔岳深知此戰只能智取,不宜力拼,于是在布置一切之后,僅領百余名騎兵隔著渭水與尉遲菩薩對話。他一面責罵對方,一面沿著河岸向東移動,當抵達淺灘時,他突然向東飛馳而去,狀似遁逃一般。尉遲菩薩不知是計,見渭水灘淺可涉,便立即留下大量行動遲緩的步兵,帶領輕騎渡河追擊。

哪知賀拔岳早在橫崗伏下精兵,待敵軍有一半越過橫崗時,伏兵突發,賀拔岳的百余騎兵也返身沖殺過來,賀拔岳身先士卒,奮勇殺敵,尉遲菩薩當即陣腳大亂。賀拔岳有意高聲下令,敵軍凡下馬者均不加斬殺,敵方騎兵聞得此言,紛紛棄馬求生,以至在片刻之間被俘三千人馬,尉遲菩薩亦遭擒獲。賀拔岳旋即乘勝渡至渭北,將留在那里的萬余步卒全部降服,同時收取所有輜重。萬俟丑奴遭此慘敗,只得放棄岐州,向北逃奔安定而去。

此后,賀拔岳又故意放出風聲,謂天氣漸熱,不宜再行作戰,且待秋涼之后更圖征討。萬俟丑奴信以為真,便放松了戒備,命部下各自分散駐守而已。賀拔岳抓緊這一有利時機,逐一突襲,生擒太尉侯元進,降服涇州刺史俟幾長貴,最終捕獲萬俟丑奴,并且活捉蕭寶寅。這場征戰,賀拔岳雖屬副帥,卻居功至偉,遂加車騎將軍,增加食邑二千戶,進封樊城縣開國伯;未幾,又都督涇、北豳、二夏四州諸軍事,出任涇州刺史,晉爵為清水郡公。

當年(530)九月,爾朱榮被孝莊帝誘入內宮擊殺;爾朱兆與爾朱世隆遂攻陷洛陽,另立長廣王元曄;不久,爾朱世隆兄弟們又廢長廣王,改立節閔帝元恭;節閔帝普泰二年(532)四月,高歡以討伐專權的爾朱氏為號召,順利地奪得京師,再改立平陽王元修為帝,即史稱的“孝武帝”。

高歡因“佐命”之功而出任大丞相、天柱大將軍、太師等要職,孝武帝的“皇帝”形同虛設,實質上只成一個傀儡。于是,他便密謀除去高歡,而希望依靠的第一個對象即是賀拔岳。孝武帝將密詔寄付賀拔岳,任命他都督二雍、二華、二岐、豳、四梁、三益、巴、二夏、蔚、寧、涇,總共二十州諸軍事,以對付高歡。賀拔岳感到單靠自己的力量還不足以與高歡抗衡,因此便和宇文泰攜手合作,共同經營。當時秦、南秦、河、渭四州刺史均受賀拔岳的節度,唯靈州刺史曹泥不應其召,而與高歡通好。

永熙三年(534)正月,賀拔岳打算討伐曹泥,先派使者赴夏州征詢宇文泰的意見。宇文泰說道:“曹泥邊遠孤城,不足為患。倒是秦州刺史侯莫陳悅貪而無信,大都督非但必須對他嚴加防備,并且還應盡早予以主動打擊。”但是賀拔岳卻不以為然,反而召請侯莫陳悅,商討征伐曹泥的事宜。豈料侯莫陳悅早已得到高歡的密令,一心圖謀賀拔岳。他表面上虛與委蛇,答應充任前鋒。待到行軍至河曲時,他裝作若無其事地邀請賀拔岳前赴大營議論軍事,乘賀拔岳毫無戒備之際,由其女婿元洪景驟然拔刀襲擊,一舉斬殺。賀拔岳死后,其部下在宇文泰的統帥下重新集結起來,最終誅殺侯莫陳悅,總算報此大仇。


評:爾朱世隆先與爾朱榮同立孝莊帝,其后則與爾朱兆共擁長廣王,最終又推舉節閔帝,立君廢主,如同兒戲。其目的只有一個:使自己獲得最大限度的權力。爾朱世隆在短時期內確實做到了專秉朝政、口含天憲,但是他卻未能高瞻遠矚、憂公忘私,也未能與家族中其他成員同心協力、唇齒相依,更未能體恤下民、布德行義。所以,爾朱世隆的被殺,其家族的速亡,也就成為必然:如此作威作福者必不長久!

賀拔岳少有大志,文武兼備;成年后確實大展宏圖,屢建戰功,終于位高權重,遂其夙愿。然而,他初則投靠魏廣陽王元淵,后來又依附于爾朱氏,中間一度與高歡結納,嗣后卻奉孝武帝之詔,與高歡為敵,似乎未免“投機”之嫌,終難冠以“忠節”之贊。關于征討曹泥之事,既然垂詢于宇文泰,便是旨在決疑,但是最終卻仍然一意孤行,以致招來殺身之禍,在知人善任、打仗用兵方面,顯然遜于宇文泰。看來,他只能作為宇文泰開創北周帝業的一塊基石,這倒并非“天意”,而是各人的素質優劣使然。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济源市| 孟津县| 五莲县| 衡水市| 万全县| 平遥县| 中阳县| 米泉市| 堆龙德庆县| 石家庄市| 靖远县| 上蔡县| 齐河县| 温泉县| 昌乐县| 庄浪县| 涡阳县| 镶黄旗| 怀化市| 铜山县| 腾冲县| 奉贤区| 施甸县| 望奎县| 竹山县| 许昌市| 昌江| 昌乐县| 合山市| 台中市| 江北区| 博客| 益阳市| 会理县| 大竹县| 雷波县| 郑州市| 漳平市| 沈丘县| 义马市| 金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