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諸圈
- 六顆
- 18376字
- 2019-12-13 10:08:55
吃過早餐的趙齊和李韶華驅車回到監測站,控制室里只有小敏一人在,不見其他人的身影。
“其他人呢?”趙齊問。
“這里太悶,出去透透氣?!毙∶粽f。
“也是,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了,你怎么沒出去走走?”趙齊問。
“我出去過了,這也剛回來!”小敏說。
趙齊和李韶華去到旁邊的辦公室,讓小敏幫他們泡了茶送過去。
趙齊坐在辦公桌后面,李韶華坐在一旁的椅子上,兩人都很安靜,過了一會兒,小敏端著茶進來,放在辦公桌上。趙齊喝了一口說:“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我們看到的這個世界真如我們看到的這樣嗎?”李韶華回到。
這個問題很有哲理,不知道如何回答。其實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樣的,打個簡單的比方,一厘米是個長度單位,大家都知道一厘米是多長。如果有能力把兩個人腦中的一厘米概念取出來,就會發現雖然同是一厘米可是長度卻不一樣。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參照標桿,這個在每個人腦中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任何人對于一厘米都不會有沖突。這就是說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其實這個問題應該換一下,應該問我們眼中的世界是真實的嗎?
從這個信號的出現,對它的研究越深入,大家就會越迷茫,甚至會自我懷疑。李韶華就已經開始有點神經衰弱了。
這個問題趙齊回答不出來,應該說他知道答案,但是他不敢說??粗钌厝A的狀態,趙齊覺得他是不是已經陷入自己想象的那個世界中。
或許在外人看來李韶華有點精神異常,可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必須讓自己進入這樣一個狀態,一個完全把自己丟掉的狀態。
“趙齊!你覺得這次在月球上會有什么發現!”李韶華說。
他已經很久沒有這樣稱呼自己了,這讓趙齊又掉驚訝。不過對于他的問題趙齊倒是有自己的想法。
“這次探測的目的是為了了解月球的實際密度和質量,來計算出月球內部的情況……”
“所以你相信我說的話嗎?”
“那句話?”
“所有的,有關月球和那個信號的?”李韶華說。
其實這個問題趙齊不知道如何回答,他不完全相信李韶華有關那個信號的想法,和月球空心論。不過看著李韶華現在的狀態,他不知道怎么說。
“不完全同意?”趙齊說。
“哪些是你同意的?”李韶華說。
是啊哪些是同意的,哪些又是不同意的,這讓他一時也說不出來。趙齊這樣反問自己,我是不同意還是不愿意同意。還是說我害怕他說的是對的,所以不同意。
“嗯………………”
李韶華看著趙齊,他的眼神里有種期待又有點無奈,他期待的是趙齊可以肯定的告訴他,我不同意你說的。無奈的是他知道趙齊不會這么說,多年的朋友他們互相都了解對方。
“還記得我對那個信號的猜測嗎?對它越深入的研究,我越希望我是錯的。”李韶華說。
“你是不是又想到了什么?”趙齊說。
“我說過那個信號是直接發送給人類的,這個信號不符合我們已知的一些規則,如果這些規則是宇宙通用且統一的,那這個信號就不是在這個宇宙中產生的,而是從另外一個世界傳來的。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這個宇宙可能只是高等文明實驗室里的一個培養皿。”
這些話讓趙齊覺得李韶華可能真的精神有點異常,他太沉迷了,把自己完全陷進去了,而他也知道,在一個秘密解開之前,他無法解脫。
在測控大廳里,周翔和同事換班,楊佳偉在大廳的一角,休息。他搬來幾張椅子,把它們并在一起,自己躺在上面,他閉上眼睛準備好好睡一覺。
——楊佳偉看見自己站在月球上,探測器就在旁邊,正在努力的工作著。他感覺自己有點飄,輕輕顛了一下,整個人都離開了地面,然后又落下來,他不敢用力跳。他抬起右腳,向前邁出一步,接著抬起左腳向前邁一步,走著走著他開始奔跑起來,但是他一用力,腳下就打滑,根本跑不起來,還容易摔跤。最讓他覺得新奇的是他發現自己不用呼吸,而且他也沒有穿宇航服,但是他真切的感受到自己就在月球上。他走到探測器旁,看著鉆桿呼呼地轉著,儲藏室里還剩下一半的鉆桿,也就是說現在已經鉆了有一百米了,離目的深度還有一半。他圍著鉆機轉了一圈,他感到很欣慰,從來沒想過自己能在這樣的情景下看到她。他抬起頭看到了之前只能在大屏幕上看到的那個嬌羞的少女,還是那么美,只是換了一個方向。有一點點陽光出現在他的視角邊緣,抬頭望去,眼光所能到的視界邊一部分的月表已經被太陽照亮?!?
正在沉迷在夢境中的楊佳偉被一陣警報聲吵醒,他連忙坐起來,揉了揉眼睛跑到大屏幕前。
“怎么了?”楊佳偉問。
“鉆機停機了!”工作人員說。
“停機?什么原因?”楊佳偉說。
“還不知道!”工作人員說。
楊佳偉繞道電腦前,查看探測器發回的所有數據。在一堆數據中發現了一條異常情況,楊佳偉把它點開,
‘鉆頭進給阻力超出安全值’
也就是說鉆頭磨損嚴重已經不能繼續使用了。這讓楊佳偉覺得奇怪,之前在地球上測試過,這種鉆頭在連續鉆孔24小時后依然能夠繼續使用,最后到42小時后才報警,為什么到月球上只能使用不到20個小時。
所有工程人員全部被叫到了現場開會。對于這樣的情況雖然之前有預案搭載了一個備用鉆頭。但現在,有個問題就是在查看鉆機發回的一些數據的時候發現四個支腿所承受的力不一樣,雖然之間相差的并不是很大,但是也足已說明鉆頭出現了偏移,角度大概在3度左右,整個平臺受力不均勻。從數字上來看,并不是很大,也在可控的安全范圍內。在查看了鉆機從開鉆到停機時所有的數據發現,這個偏移是從70米左右開始,所以說這3度的偏移距離只有30米,這就超出了百米5度的標準。之所以有個標準是因為,當時在制造鉆機是為控制體積和重量,平臺中存放鉆桿的空間被設計的極其精密,鉆桿在平臺的存放方式和槍的彈夾類似。這個存放區域要求鉆桿的彎曲程度為百米4度極限5度。所以現在這30米就達到了3度,說明最頂端的30鉆桿彎曲程度已經超出了存放區的極限,放不進去了。從在地球上的實驗來看,一顆鉆頭完全能夠滿足鉆孔需求,最初的設是在完成鉆孔了,抽出的鉆桿不在回收而是直接扔在月表??墒乾F在的情況需要更換鉆頭,就需要回收鉆桿,而有至少30根鉆桿無法回收,如果拋掉,那最后鉆孔深度就會減少30米。
這個會議的目的就是看有沒有辦法。
“小楊,你把現在的情況簡單的說一下!”鐘時昌說。
“出現意料之外的情況,鉆頭磨損嚴重,需要更換!”楊佳偉說。
“我們不是有一個備用鉆頭嗎。換上就好了”一名工程師說。
“如果只是更換鉆頭,那就簡單了?!睏罴褌フf。
“小楊,不要賣關子。”鐘時昌說。
楊佳偉把數據放到大屏幕上說:“大家看一下這幾個數據,這些是鉆桿目前的狀態,從這些數據看鉆桿彎曲了3度,這里看起來還好,大家好看這個,從這里可以看出,鉆桿前68米還是正常的,并沒有明顯彎曲,但是從68米開始,鉆桿出現了一個很明顯的彎曲,而這32米的彎曲程度達到3度,這已經超出了最初設定的百米5度的標準。更換鉆頭就要回收鉆桿,很顯然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回收這十五根,可能是二十根,這些鉆桿已經無法回收,如果強行回收,卡在存放區的可能性很大,一旦卡死,整個任務就意味著失敗。而拋掉則最終的孔深度達不到要求?!睏罴褌フf。
這樣一說,大家都明白了。
“我們在地球上不是測試過鉆頭,完全可以完成嗎?為什么在月球上,這個鉆頭才鉆到一半就無法使用了?”鐘時昌說。
對于這個問題,楊佳偉無法回答,他也很想知道答案。
“難道月球上還有我們不知道的比地球上的巖石還要硬的石頭?”一名工程師說。
“這無法得知,為了控制探測器重量,上面除了鉆機,就只有密度探測器,沒有其他科學設備?!睏罴褌フf。
“現在的首要問題是,回收還是拋棄這幾根鉆桿!”鐘時昌說。
對于這點楊佳偉的提議說:“拋掉鉆桿,原因有兩個,一是有卡死的風險,為了這30米冒這個險不值得,二是不知道月表下是什么情況,這樣的巖層還有多深,如果接下來的巖層都是這樣的,那新鉆頭能達到的工作深度或許到不了一百米,也就是說不管有沒有這二十根鉆根,可能都鉆不到要求的200米。”
“可是少了這30米會對最終的結果產生影響嗎?”一名工程師說。
“肯定會有,對于這樣的探測,當然是越深越好,可是現在的情況,我們只能這樣做。”楊佳偉說。
這個問題就需要鐘時昌來拍板了,在場的所有人都沒有說話,有些低著頭,有些看著他。
鐘時昌點了一根煙,抽了起來。這是個棘手的問題,雖然這30米看起來不多,但對最終的結果會有天壤之別,這會讓誤差變大。可是強行回收這幾根鉆桿,一旦卡死,整個計劃基本上就可以宣告失敗了,權衡輕重之下,鐘時昌心里已經有數。抽完煙后,鐘時昌說:“把電話給我!”
鐘時昌拿過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這個號碼是打給國務院的。很快電話通了,鐘時昌把現在的情況向對方說明。
“這個情況,我了解了,在這方面我不是專業的,我相信在你心里已經做出正確的選擇,你給我打這個電話,只是為了跟我說一聲,不管最終結果如何,我都相信你!放心去做吧!”電話里的人說。
掛斷電話后,鐘時昌停了一會兒說:“拋掉吧!”
楊佳偉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向探測器發出指令,幾分鐘后,大屏幕的畫面顯示鉆桿開始回退,鉆桿一根根回到存放區?;厥疹A計需要30到40分鐘,所有人都在大廳等著,等著那最后的4根鉆桿,是否像預計的那樣。
鉆桿一根一根的回收,屏幕上顯示著回收的數量,5……6……7……8……………………
鐘時昌一樣雖然臉上看起來很平靜,可是在心里卻有著說不出的滋味。對于楊佳偉來說,這是他第一次負責的項目,原本一切順利,可是現在,就算接下來的鉆孔順利完成,整個任務也算不上圓滿完成,這讓他感到遺憾。
而在鐘時昌心里擔心的是少了這30米,會對結果產生多少影響,現在不得而知,一切都要等到最后才知道,現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30分鐘后終于到了這最后幾根,倒數第32根退了出來,分開后推回軌道,回到倉里,接著倒數第31根分離,可是在退回到軌道的時候,顯示屏上顯示的阻力開始變大,這就說明這根彎曲了,數值開始上升,兩千就是分界線,如果到了兩千,這根就要拋棄?,F在的情況如果這個也拋棄的話,最后的孔又要減少兩米。不過最后數值停在了1970,下一根就是之前預估要拋棄的,現在它已經分離,雖然一開始就想好了要拋棄,但是大家還是想先試一試,回退器開始將這根鉆桿回推,數值上升的很快,慢慢逼近2000。
1990……1995……2000,到了兩千,。到兩千就可以不用再試了,之前說過超過這個值就要拋棄,就算只是多了1,也要拋棄。壓力機向一邊移動,露出一個小孔,鉆桿從這個孔中被彈了出去。接下來的鉆桿在彈出之前都進行的測試,所有的都超值而被拋棄。最后鉆頭也從洞中出來,下方的鏡頭中能看到鉆頭,楊佳偉把畫面放大,可以清楚地看到磨損的情況。
鉆頭磨損的情況比想象的要嚴重,三個高鈦鎢合金的圓形齒已經磨得只剩下一半,上面的齒都被磨平。很難想象它們到底經歷了什么,實在想不出,這下面到底是什么能如此的硬。
換上新的鉆頭后,開始接鉆桿,開始下鉆。但是由于前面的幾根有些變形,這樣對接工作變的異常艱難,自動對接沒有完成,現在楊佳偉只能通過系統的提示進行手動對接。由于攝像機在平臺的下方,看不到對接位置的情況,楊佳偉只能憑感覺操作。
鉆機馬達可以進行輕微的偏轉,楊佳偉根據之前預計的情況,鉆桿大約彎曲2到3度,所以他將馬達先偏轉了2度,然后低速轉動,系統沒有提示,接著轉,還是沒有。在試了十幾圈沒有成功后,楊佳偉再次把馬達偏轉了0.1度,然后繼續測試。時間一直在走著,沒成功,角度繼續加,但每次只加0.1度。
雖然大廳里來了空調,但是楊佳偉全身都自己濕透,此時角度加到了2.8度。他在褲子上擦了擦手上的汗,然后把手放回搖桿上,搖桿上也全是汗。他再次轉動馬達,整個過程異常的小心,而且速度極慢,終于系統提示對接成功。在場的所有人都歡呼起來,這原本是個不可能的任務。楊佳偉臉上的表情也輕松了許多。這是時間已經過去了快一個小時,但是這只是第一根,這些使用過的鉆桿或多或少都存在彎曲的情況,可能每一根都需要手動對接,這將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可是現在別無他法。楊佳偉在哪個位置上一座就是十幾個小時,越到后面對接越容易,他好像找到了一些規律,而且后面的鉆桿彎曲沒有前面的嚴重。就這樣楊佳偉手動對接了23根鉆桿。之前用的過還剩下8根,這些都是后下的彎曲程度應該可以說沒有,楊佳偉決定試試自動對接,切過去后,他仔細的看著系統的反饋。
“對接失?。。 ?
看來這根彎曲程度還是超出了自動對接的范圍,無奈,楊佳偉只能再次手動對接。這次只用了不到兩分鐘就對接上了。下一根他依然先測試自動對接,這次自動對接成功,說明剩下的鉆桿彎曲程度已經回到了自動對接所能接受的范圍,在場的人終于可以松口氣了。
從昨晚6點開始到現在已經是第二天早上5點,所有人都在這等著,盡管大家都很累,可是沒有一個人離開或者找地方睡覺?,F在鉆機已經開始恢復正常運行,鐘時昌對大家說:“今晚,辛苦各位了,現在已經正常了,大家回去休息吧!尤其是你,小楊,今晚辛苦你了,好好休息一下,接下來的工作就交給他們吧!”
這么一說,楊佳偉突然覺得渾身無力,由于他的精神一直處在一個高度集中的狀態下,這讓他忘了疲倦,但是現在一切都恢復正常,疲倦感一下子上來了,現在他只想找個地方好好睡一覺。
楊佳偉回到自己搭的床上,用外套蓋在身上。他聞到一股酸臭味,這是他身上的味道,這一夜他的衣服就沒有干過,但是他實在太累,躺下后便不想動彈,很快他就熟睡了。
雖然鉆機恢復了正常運行,但是問題依舊存在。原本計劃鉆孔需要26小時,配備的核電池能提供60小時的電力支持,前100米用了17個小時,中間更換鉆頭,對接鉆桿用了11個小時,加上其他工作,用了差不多30個小時,電池還剩下30個小時的電力支持。下面的巖層情況不不得而知,如果和之前一樣,那就需要降低鉆機的進給速度,那這剩下的60米可能要花26小時左右,這就會接近電池的境界點。如果中間再出什么意外,這項任務很可能會失敗。
楊佳偉又站在了鉆機旁,這次在他身邊多出了很多金屬棒子,那些是拋出來的鉆桿。他拿起來一根,雖然是使用過的,但是它表面還是發出金屬光澤,楊佳偉在一頭瞄著看,有一點彎曲。在地上,他看見了那顆磨損的鉆頭,實在想象不出這下面到底是什么,能將如此堅硬的鉆頭磨成這樣。他蹲在平臺下方,看著那個洞,此時鉆桿還在往里面進給。他想看看這些鉆出來的巖石能否找出一些線索。光線慢慢移動,楊佳偉覺得越來越暗,溫度也在急劇下降,太陽又回到了后面,月球正面進入了黑夜,此時正是欣賞地球的最佳時機。那個美麗的少女再次將楊佳偉的目光牢牢的吸引了。
這幾天趙齊一直在試圖將李韶華從自己的世界里拉回來,看起來有點,效果。他們都在盡量不去想那個信號的事。這似乎是一個有魔性的信號,它在召喚這人們,尤其是這些科研人員很容易陷進去。趙齊的團隊慢慢把對信號的解密工作放到了一邊,因為他們覺得解開這個信號,先要解開月球的秘密,所以現在還是不要去碰它的好。
雖然李韶華看起來已經恢復一些,可實際上只有他自己清楚,他每時每刻都在思考著,他只是學會讓自己不那么深陷進去。他也在懷疑自己的猜測到底對不對,他沒有答案,至少現在沒有。為了讓大家輕松一點,趙齊決定帶著大家去自駕游。
“各位,這段時間辛苦大家了,為了讓大家輕松一下,我決定去自駕游!”趙齊說。
“好啊……好啊……去哪?”小敏說。
“地點還沒定,大家說說看去哪好點!”趙齊說。
“既然是自駕游,那就去遠一點的,九寨溝怎么樣?”沈陽說。
“要不去XZ!”小敏說。
“XZ太遠了!”趙齊說:“我覺得九寨溝可以!你說呢?”
“那就去九寨溝吧”李韶華說。
“那好,咱們就去九寨溝,明天就出發!”趙齊說。
決定去自駕游,大家都很開心,開始準備需要的東。而對趙齊和李韶華而言,其實并沒有要準備的,唯一需要的就是放空大腦,什么都不要去想,好好享受一下這一路的風景。
盡管降低了鉆機的進給速度,但是鉆頭受到的阻力還是很大,發回的數據顯示阻力一直在界限下方浮動,有幾次快到界限,馬上又降下來。可以想象鉆頭所受到的傷害有多大,但是現在已經鉆了135米了,還剩下25米,可就是這最后的25米,進度卻異常緩慢。其實從126米開始,鉆機的速度就明顯變慢了。從100米到125米用時5個小時,但是從126米到135米卻用了近2個小時。看來鉆頭已經快不行了,但是他必須堅持下去,這最后的25米。
楊佳偉已經醒來,他到衛生間用冷水洗了個臉,讓自己清醒清醒?;氐讲僮髋_前,仔細查看數據,和攝像頭傳回的畫面。從畫面中可以看到平臺的四條支腿其中一條,已經移位,這說明用于固定的螺釘已經失效。楊佳偉轉動上的攝像頭把,鏡頭對于對準那個支腿,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那條支腿在抖動,螺釘已經徹底失效。他又把鏡頭對準其他幾根支腿,剩下的三根,還有一根也出現了輕微的抖動??磥硎O碌倪@20幾米將會是個艱巨的任務,不知道鉆機能不能堅持到完成這個洞。
楊佳偉緊緊的盯著大屏幕,不敢怠慢,他在根據回傳的數據實時的更改鉆機的運行參數,以穩住鉆機,讓它能堅持的長一點。
還剩下20米,從鉆機開始運行到現在已經過去了45個小時了,時間只剩下15個小時。最后的密度探測需要至少一個小時的時間,所以留個鉆機的時間只有14個小時。由于為了穩住鉆機,楊佳偉再次降低了進給速度,接下來的14個小時將會是個挑戰。
所有人都在注意著屏幕上的一個數學,這個數字一直在3880左右跳動。這時鉆機的進給阻力,4000就是上限。超過這個數鉆機就會報警停機,已經沒有備用鉆頭了,而且就算有也沒有時間再去跟換。報警停機后如果強行啟動的話有可能會把剩下的三根螺釘扯斷,而將整臺鉆機頂起,因為四根固定螺釘有一根已經失效。楊佳偉一直在看著攝像頭穿回的畫面,和數據。一旦這個數字有上漲的趨勢,他就會把進給速度降下來,甚至馬達轉速也會下降。
數值漲到了3990,所有人的心都提了起來,眼都不眨的盯著,楊佳偉連忙將進給速度降下來,幾乎降到了零,還剩下5米。待數值下降一些后,他又小心翼翼的把進給速度提上來,每次只加一個點。楊佳偉看起來十分的冷靜,可手都已經發抖了,手心里直冒汗,不停的在身上擦。
……3991…3993……3994……3996……3998……楊佳偉感覺自己心跳都快停了。終于數值還是到了4000,他立馬把進給降到零,此時鉆機停止運行。又到了要決策的時候了,已經到了警戒值,三條支腿都出現了松動,在鉆的過程中,整個平臺都在晃動?,F在如果繼續,很可能扯斷螺釘,會讓平臺偏移,一旦發生偏移就會把鉆機卡死,甚至把鉆桿折斷。這樣的話整個任務功虧一簣。可是現在只剩下2米了,也就是最后2根鉆桿。楊佳偉的右手抖的厲害,他用左手緊緊的握著右手,害怕一不小心碰到操作桿。
現在該怎么辦?這句話在他心里回蕩著。他回過身,身后圍著3,4十人,沒有人說話,都只是靜靜地看著。這個決定不是誰都可以做的,所帶來的后果也不是誰都可以承擔的。鐘時昌也在人群中,當楊佳偉看到他的時候,仿佛看到了黎明,他需要有個人來告訴他該怎么做,就此打住,還是繼續。他想繼續,但是他不敢,他想要支持,他不想他主導的第一個任務不及格。鐘時昌看出了他的疑慮,可是他自己也在心里糾結。
“有把握嗎?”鐘時昌說。
楊佳偉心里也沒有底,但是他想試試,而在鐘時昌的眼神里他看到了一句話……只要你覺得沒問題,那你就可以繼續。在掙扎一會兒后楊佳偉說:“有把握!”
鐘時昌看著他的眼睛,他看到了自信和堅定。
“那就繼續!”
聽到這句話后楊佳偉甩了甩自己的手,希望它不要再抖,然后輕松的把手放到操作桿上。他在心里不停地給自己打氣,讓自己冷靜下來。開始了,現在除了考驗他的技術,還是在考驗他的運氣。
鉆機換上最后一根鉆桿,準備到位。楊佳偉輕輕的推動操作桿,馬達開始旋轉,按住操作桿上的按鈕,壓力機開始下壓。數值瞬間到達3900,但是他沒有松手,壓力機繼續下壓。
3950……3970……3990……4010……4020……手依然沒有松,屏幕上的畫面開始抖動,那時平臺在抖,帶著鏡頭一起抖。到了4100……4150,鉆頭在前進,還剩下一米。最后的一米了,馬上就要成功,也可能馬上失敗?,F在他就踩在懸崖邊上,每一步都要很小心。
突然楊佳偉仿佛聽到了……當……的一聲,屏幕畫面晃了下,雖然并沒有聲音,但是那一刻他感覺自己真的聽到了一個聲音,那個聲音讓他手抖了下。他知道又有一根螺釘斷了,現在僅剩下兩根還在頑強的支撐著,但也隨時會崩潰。但現在的他不知怎的心里多出了一種信念,他知道一定能成功,一定會成功的,這信念讓他牢牢的握著操作桿。
數值已經到了4500,按理說這個值加上平臺現在的狀況應該早就蹦了,可事實并沒有,這臺鉆機是楊佳偉一手設計和制造的,他最了解它,它就像它的孩子一樣。而此刻這個孩子似乎也很能理解父親的心,它感覺到了來自父親的信念,對它的信心。
159.2米,159.3米,159.點4米,離最終的結果越來越近了。這就像賽場上的運動員一樣,不拼到最后一刻,絕不放棄,更重要的是終點就在前方。
4630……159.6米……4642……159.7米……4661……159.8米…………希望就在前方了。所有人的手抖緊緊攥著,鐘時昌死死地盯著大屏幕,有些人已經閉上了眼睛,他們不想看到它蹦掉的樣子。
楊佳偉依舊沒有松手,4720,……159.9米,還有最后0.1米,可是這最后的時刻,阻力數值卻開始飆升,直接超過了5000。看來鉆頭已經到達極限,現在基本上就是在硬擠進去的。
159.95米……159.96米……159.97米,5312……5390……5463…,159.98米,5531,159.99米。此時大屏幕上的畫面已經抖地看不出任何信息,只有幾個數字在不停地變化。其實他完全可以放棄,沒有必要在冒險??赡苓@是他自私一下,他想向所有的人證明他設計制造的這臺鉆機完全能夠完成任務,雖然不是很完美,但是它一定能堅持下去,這是他的孩子,他相信它。
160米!!當屏幕上顯示出這個數字的時候,楊佳偉立刻松開了自己的手,鉆機隨即停止運行,而阻力值停在了5732。他仿佛感覺到下一秒,剩下的兩根螺釘就蹦斷,鉆桿也會在瞬間被折斷。當他放開手的那一刻,有點后怕了。而這兩根螺釘就像是救命稻草一樣死死地抓住了他。
楊佳偉癱坐在椅子上,身后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他笑了,所有人都笑了。
還沒有結束,鉆頭還沒抽出來。在椅子上躺了許久后,楊佳偉喝了一口水,重新坐直身子,又在電腦前操作起來,其實抽桿可以讓鉆機自動完成,這些都是預先電腦上設定好的。楊佳偉輸入代碼,鉆機又動起來,不過是在回拉,壓力機把鉆桿提起來,馬達抱住鉆桿,反轉,兩節鉆桿脫開,從一邊的洞里彈出去,接著第二根,第三根。整整2百根,需要大概30分鐘左右。到最后幾根的時候,楊佳偉,按下了暫停,他想看看這幾根磨損的情況。從下方的鏡頭畫面來看,鉆桿除了有明顯的彎曲并沒有怎么磨損?;爻槔^續,鉆桿一根根的被拋在月球表面,在上方的鏡頭可以看到在平臺前方,有一堆金屬棒子在那。最后鉆頭出來了,楊佳偉看著屏幕,鉆頭的磨損遠超他的想象,已經認不出這是個鉆頭了,鉆頭長度少了一半,想象的出,最后的那段距離完全是硬擠進去的。鉆頭也被拋了出去,到現在楊佳偉可以真正的松口氣了。他站起來走到鐘時昌跟前說:“鐘局,我的任務完成了!”
鐘時昌拍了拍他的肩膀說:“辛苦你了!給你放一周的假,好好休息一下!周翔,接下來的工作就交給你了!”
“謝謝鐘局!”說完楊佳偉站到了一旁。
“沒問題!”周翔說。
接下來出場的就是密度探測器了,周翔坐到電腦前,準備投放探測器。這個探測器外觀和之前的鉆桿很像,也是一根長長的棒子,它會向四周發射電磁波,并接收反射回的波,根據反射回的波的頻率和強度來計算出密度。探測器被一根細細的鋼絲拉著慢慢地從洞口放下去。剛放下去,數據就開始傳回到鉆機,再通過衛星傳回地球。大屏幕上顯示著傳回的數據,從傳回的數據看,月表的密度和之前計算出的差不多,在3克/厘米3,為了數據的精確,探測器下落的速度很慢,系統根據數據自動生成的曲線,現在并沒有大的起伏,基本就是一條直線,下到50米開始,數值突然升到了3.5克/厘米3,也可以確認月球的密度并不是之前認為的那樣,按這樣的情況看月球內部有空洞,至于空洞有多大,要看接下來探測的結果下到60米的時候密度上升到3.8可/厘米3。屏幕上的曲線開始有了明顯的向上彎曲,下到80米的時候密度為4.1克/厘米3。繼續深入,到達110米的時候密度為4.3克/厘米3,130米的時候為4.4克/厘米3。曲線上升變緩了,最后到160米的時候密度也只有4.7克/厘米3。
這這個結果有點意料之外,這已經能說明月球內部確實有中空的地方。但楊佳偉不明白的是這個密度并不高,還不如石灰巖,為什么能把鉆頭磨成這樣。在地球測試的時候曾用花崗石,甚至是金屬。都沒有把鉆頭磨成這樣,難道這時地球上沒有的物質。這一切都讓月球變得更加神秘。探測器上沒有元素探測儀,所以無法得知這是什么物質,不過就算有也不一定能探測出來,又或者說這是一種已知元素的未知結構形態。這一刻楊佳偉恨不得立刻飛到月球上去,鉆進這個洞里去一探究竟。
趙齊回了一趟家,收拾出去玩需要的東西。他們約定就在學校門口集合,當趙齊開著車到門口的時候,發現其他幾人早早的就在這等著了。他把車開到他們面前停下。
“你遲到了!”李韶華說。
“路上比較堵,花的時間長了點!上車吧!”趙齊說。
幾個人開心地坐上了車,所有人上車后,趙齊開著車出發了。一路上有說有笑,李韶華說了很多他們以前在國外讀書時的經歷。這時電話響了,趙齊沒接而是把手機遞給了李韶華讓他幫忙接一下。他看了一眼屏幕,上面顯示著鐘局,李韶華接通了電話。
“趙教授,結果出來了!”
“我是李韶華,趙齊正在開車?!崩钌厝A說。
“你們這是準備去哪嗎?”
“準備出去走走,散散心!”李韶華說。
“那你們估計散不了了!”
“怎么說?對了,你剛才說結果出來了?什么結果?”李韶華說。
“這正是我要跟你們說的,月球的密度探測結果出來了,你們現在方便嗎?我把數據發給你們!”
“可以,老趙靠邊停車!小沈,把電腦給我。”李韶華說,從他的語氣里能明顯感覺到他的興奮。
趙齊把車停在了路邊,李韶華打開電腦對著電話說:“發過來吧!”
“在發了!”
沒多久,電腦里就收到了鐘時昌發來的文件,他們把文件打開。看到數據的那一刻,李韶華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什么東西?讓我看看!”趙齊把電腦轉了過去,同樣他也被屏幕上的內容嚇到。
“老李,看來你是對的!”趙齊說。
不過在李韶華的眼睛里看到的卻是不安,如果月球內部真的是空的,那里面真的有文明嗎?他們一直在監視著人類?
“喂?喂?能聽到嗎?”電話里有人在喊著,原來電話還沒掛掉,鐘時昌一直在線。趙齊接過電話說:“鐘局,我是趙齊,數據收到了。這是真的嗎?”
“這是探測器傳回的數據,應該錯不了,對了,你們現在馬上來局里開會!”
“現在?”趙齊說。
“對!快點,先這樣了!”
嘟……嘟……嘟……
趙齊放下電話說:“咱們得旅行要取消了!老李咱們馬上去BJ!沈陽,幫我們定最早的航班,行李都收拾好了,我們現在就去機場!”
“好的,在定了!”沈陽說。
趙齊啟動車子出發去往機場,一路上,李韶華沒有說話,和之前一樣,沉默成了他的座右銘。
在鐘時昌的辦公室里,已經聚集了一些人,都是天文和地質學的專家,他們在研究探測器發回的數據。這些雖然只是月表170米厚巖層的密度,但是可以根據這些計算出月球的平均密度。
“對于這些數據。你們有什么看法?”鐘時昌說。
“這些都是月表的密度變換,我們知道,越靠近中心,密度越大,按照這些數據分析來看,還有大量的工作要做,這需要點時間!”
“好,你們一天的時間,告訴我答案”鐘時昌說。
到了機場,趙齊從后備箱拿出行李對沈陽和其他幾個學生說:“我們這次去,估計會待一段時間,你們要好好守著觀測站,同時學習不能落下,等我回來,你們要把你們的博士論文準備好!”
“那教授,啥時候回來?”沈陽說。
“可能三五天,也可能十天半個月,對了,車你們也開回去用吧!?!壁w齊說。
沈陽從趙齊手里接過鑰匙,并送他們進了機場。在機場的候機廳里趙齊拿出電腦,打開那些數據并生成了圖表,他看著圖表問李韶華說:“你怎么想的?”
“你把這些數據的平均值算出來看看。”李韶華說。
趙齊在鍵盤上敲了幾下,很快就算出來了。
“這還只是月表到地下160米深處的平均密度,越往下密度越高。你用這個值作為月球的平均密度,算一下月球的體積,看和以前的相差多少?!崩钌厝A說。
趙齊把這個數值帶入了公式,再把得出的結果和越來的進行了對比。
看著結果兩人覺得不可思議。
“差這么多!月球的密度可能還不止這樣,或許更高!”趙齊說。
“的確”李韶華說。
“你猜按照這個趨勢來看,月球巖層的厚度會是多少?”趙齊說。
“你要我馬上回答,我回答不出來,這個要經過嚴格計算才行!”李韶華說。
“這個我明白,我就是想咱們各說一個數字,看最后誰的最接近??!”趙齊說。
李韶華有點來勁了:“好啊,輸的人怎么辦?”
趙齊想了想說:“這樣吧,輸的人一箱茅臺!”
“成!”李韶華答道。
“好了,咱們還是先看看這個吧,到了BJ,看看怎么說!”趙齊說。
鐘時昌一個人坐在辦公室里,回想著自己從業以來的經歷。從業以來,隨著年齡的增長,自己已經沒有了那種年輕時的憧憬,可是在今天,那種感覺又回來了?,F在他憧憬的不是事業上的成就,而是遠在38萬公里外的月球,那個人類再熟悉不過的地方,今天卻變得那么神秘而陌生。
人類對于未知的事物都會憧憬,也會害怕。雖然楊佳偉的工作已經完成,但是他也是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這幾天經歷的事跟他以前所學到的知識出現了偏差,有些甚至是顛覆。仰望星空,那里太大了,也太神秘了,神秘的讓人感到害怕,人類對于它知之甚少。不過對于科研人員來說,他們更害怕的是有生之年不能解決自己的疑惑,現在他最想知道的就是月球上到底有什么。這時目前所有的科研工作者最想知道的。
楊佳偉來到鐘時昌的辦公室門口,他站在那,有些猶豫。過了幾分鐘,他敲了敲門,門內應聲讓他進去。
進去看到鐘時昌正站在窗口看著外面,他回頭看見楊佳偉進來說:“來了!你過來看看?”
楊佳偉走到他旁邊看著窗外,下面是大地有人有車在上面移動,遠處有很多房子,有的很高,上面是天空,些許白云漂浮著,還有一架飛機飛過,后面拖著長長的尾巴。
“你看到了什么?”鐘時昌說。
“人,車子,房子,還有天空!”楊佳偉說。
“是啊,我也看到了這些!”說著鐘時昌轉身回到座位上,并示意楊佳偉坐下:“你對這件事有什么想法?”
楊佳偉明白他說的是哪件事。
“我來這也是為了這件事,如果知道了月球內部空洞的大小,知道了巖層的厚度,我們接下來會怎么做?”楊佳偉說。
“你想問什么?”鐘時昌說。
“我們會派人上去嗎?”楊佳偉說。
“這個現在還不知道,月球內部如何還是和未知數,至于月球巖層厚度,我們知道了又能做什么?”鐘時昌說。
楊佳偉沉默了,是啊,知道了又能做什么。把它打穿嗎?還用以前的方法!太異想天開了。
“知道了,不過,如果決定了要上月球,我想為自己要一張票?!睏罴褌フf。
“我知道了,可是我給不了你承諾!”鐘時昌看著他說。
楊佳偉站起來鞠了一個躬離開了辦公室,他來到外面坐在路邊的椅子上沉思著。
趙齊兩人到達BJ已經是6點多了,兩人下飛機后趙齊給鐘時昌打了個電話。
“鐘局,我們到了BJ了,您現在在哪?”趙齊說。
“我現在辦公室,你們先到局子里,我在那等你們!”
“好!”
掛了電話兩人還沒來得及吃點東西,便直奔航天局。到達目的地航天局的時候已經是8點半了,在航天局的辦公室里坐了二十幾個人,除了之前的那幾個人,還多了幾個,這些個人趙齊并不是很熟。
兩人進來后,鐘時昌說:“來了,還沒吃東西吧,給你們準備好了,邊吃邊說!”
這時兩人注意到桌子上放著幾個盒飯,看到這,才感覺到餓。兩人也不是那種拘謹的人,看到有東西吃,也不顧及什么,吃了起來。從他們吃飯的樣子來看,的確是餓了。
“你們兩吃著,我說幾句話,資料大家都看看,今天讓大家來,就是為了各位手上的資料,可能有些人還不知道這時什么。那我就再說一下,這些是月表到月巖160米深處的密度,和變化趨勢圖。大家應該都知道前不久我們發射了月球探測器。這些數據就是這臺探測器發回的。大家就這些數據看出了什么?”鐘時昌說。
大家都在仔細地看著手中的資料,一時也沒人說出什么。過了十分鐘,終于有人開口了。
“從這些數據來看,月球的密度和我們以前探測的不一樣,明顯高出很多,如果按這趨勢來看,月球的密度可能比地球還大!這是不可能的?”說話的是地質學專家張乾教授,算是國內這方面的權威了。從他的話里看的出,他覺得這個數據有誤,只是沒有明確說出來而已。
趙齊已經吃完了飯,并把飯盒收拾好放到了一邊。
“這個世界沒有什么不可能的,月球上什么都沒有,可我們卻能收到從月球發出的信號,這可能嗎?不可能!可我們就是收到了。所以事事無絕對,我們未知的還有很多?!?
“那你有什么看法?”鐘時昌說。
“老李,你來說吧!”趙齊說。
李韶華收拾好飯盒,擦了擦嘴說:“他這幾句話,我贊同,面對宇宙,我們知道的太少,就好比離我們最近的天體,月球。它陪著地球幾十億年,可我們對它的了解除了外貌,其他一無所知。就從這次探測來看,有很多都顛覆了我們以往的認知。我聽說在鉆孔的過程中遇到了些困難,小楊,能和我們說說嗎?”
楊佳偉看了看大家說:“在鉆的過程中的確遇到了些問題,在鉆到大約一百米的時候,鉆機就報警停機了,我們在檢查后發現鉆頭磨損嚴重,進給阻力過大,系統保護停機,這些鉆頭我們在地球上測試的時候能持續使用超過48小時,可是在月球上使用了不到二十個小時就報廢,好在有備用的鉆頭,換上新鉆頭后,最后的60米用了差不多35小時才完成,最后完成后,我們抽出鉆頭是發現,鉆頭磨損比前面還要嚴重。這是讓我覺得不同尋常的地方。”
“可是就這些數據來說,巖層的密度并不算大,怎么會把鉆頭磨成這樣?”鐘時昌說。
“其實密度和硬度并沒有直接的聯系,密度高不代表硬,密度低也不代表就軟,主要和物質的原子結構有關系,不過這個鉆頭可以說已經是地球上最硬的東西了?!睆埱f。
“是啊,我們測試了地球上能見到了的自然中最硬的物質,都不會在這么短的時間內把鉆頭磨成這樣?!睏罴褌フf。
“也就是說月表上有比地球自然環境中物質還要硬的物質?!壁w齊說。
“不過這些都只是猜測,對于下一步的計劃,我們要從手上這幾張紙開始?!辩姇r昌說:“趙齊,你們對那個信號的研究進展怎么樣?”
“說到這,我想說這應該是我職業生涯最大的挑戰,很遺憾,沒什么進展。這個信號跟我們一樣的很不一樣,除了它的特性,這個信號似乎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內容,就僅僅只是一段電磁波?!壁w齊說。
“如果這么說來,除了讓我們知道信號是文明發出的以外,沒有其他的東西。”鐘時昌說。
“差不多是這樣,不過對于這個信號,老李有獨特的見解!”趙齊說。
“是嗎?那請李博士說說看!”鐘時昌說。
在場所有人都望向了他,但他似乎欲言又止。過了一會兒,他還是開口了:“其實,我想說的是,你們有沒有想過這個信號的作用點在哪?”
“怎么說?”
“以往我們說的無線電波都是作用在機器設備上,需要用天線接收,在由設備解碼。但是我們制造的設備都是依據我們先有的知識為基礎。但是這個信號超出了我們現在的認知,為什么還是能接收到!可能天線本來就能接收,只是我們不知道而已。不過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軟件是徹徹底底依照人類的思維模式建立的,設備是硬件,它能接收,這個好理解,但是軟件也能解碼,甚至把頻率顯示出來,這就有點奇怪,而且頻率和波長不能在同一設備上顯示,如果想同一設備上顯示,電腦就會報錯,這說明系統是正常的,只是將系統不能理解和計算的排除了。”李韶華停頓了一下,他看了看大家,所有人都是一臉懵。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硬件材料是大自然中存在的,而軟件是依靠人類意識創造出來的。不同的文明寫出來的軟件肯定不一樣,也不能兼容。但是人類寫出來的軟件卻能計算其他文明發出的信號,但是不完美,卻依然被系統接收,應該是強迫系統接收的!”
“那個李博士,能不能說的簡單點?”鐘時昌說。
“嗯,其實我的意思就是這個信號的作用點不在設備上,而是在人類身上!”說到這,李韶華又觀察了在場的人,除了趙齊,其他人似乎都不明白,他喝了口水接著說:“就是說這個信號其實是我們的身體接收到的。”
“可是照你這么說為什么我能在設備上看到,而且會對地球上的電子設備產生影響和干擾?”周翔說。
“這個問題很簡單,人類沒有能力解碼無線電波??晌覀兊纳眢w接受到了,信號要讓人類知道,它就要想辦法,讓人知道收到了這個信號。所以它在我們的感官上進行刺激,讓身體做出反應。這樣大腦就能知道,哦!有這么個信號?!崩钌厝A說。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們所看到的這些頻率啊,波長,還有喇叭的噪音,屏幕的閃爍都是信號對大腦的刺激所看到的幻覺?!”鐘時昌說。
“這太玄幻了?”張乾說。
“的確玄幻,其實我們看到的頻率,只是信號隨便選的,波長也是,所以它沒有按照人類的邏輯思維來選擇,看起來就是隨便選的,因為人類需要這個,人類認為任何信號載體都必須有頻率,有波長!”李韶華說。
“那為什么每個人看到的都是一樣的?”鐘時昌說。
“因為人類的基因是一樣的,這才是這個信號最聰明的地方,它知道我們是誰,或者說這個信號就是給我們的,它對于人類做出的反應就像是設定好的一樣。我認為這個信號是有人刻意發給我們的!”李韶華說。
這番言論讓所有人吃驚,除了趙齊。其實他們大多都還不是很明白李韶華說的,趙齊知道他,只是不太認同。不過到現在為止,李韶華可能是對的。
會議室里很安靜,大家都在努力的理解李韶華說的話,鐘時昌也是,可是這畢竟是開會,不能一直這么冷著,而且這個話題并不是今天會議的主題。
“好了,李博士的見解很獨特,給了我們新的方向,現在我們回到我們手上的數據上。張教授,你是這方面的專家,你怎么看?”鐘時昌說。
“這份數據雖然只是月表160米的密度,但是它反應出了一個趨勢,我們都知道,越靠近內部,密度會越大。如果用這個數據來做為月球的平均密度的話,月球會比現在小的多,如果體積不變,那么質量就會發生變化,但如果這兩者都不變,那就只有一種情況,月球是空的。至于內部的空洞有多大,這就要看臨界值是多少?”張乾說。
“什么臨界值?”鐘時昌說。
“月球巖層肯定不止160米厚,越深入密度越高,月巖厚度也會變薄,但是密度不會無限上升,會有一個界限,這個界限就是臨界值,月巖厚度和密度上升趨勢之間有一個交點,這個點就是密度最大值,超過這個值,就會失控。想想看,如果密度很高,那么厚度超薄,薄到只有160米,那么這個密度就會和我們所測到的不一樣,要高出很多。這就不正常了,所以密度上升趨勢會有一個頂點,我們現在需要把這個頂點找出來?!睆埱f。
“關于你說的頂點,我已經叫人在算了,估計還要點時間!”鐘時昌說。
“不過就算我們知道了月巖厚度,我們又能做什么?”趙齊說。
這句話讓所有人沉默,目光都聚集在鐘時昌身上。難道我們要上去嗎?然后呢?
叩……叩……叩,一陣敲門聲打破了沉默。
“進來!”鐘時昌說。
進來一個人走到鐘時昌身邊說:“鐘局,出來了!”說完給了他一張紙,然后走出去。鐘時昌看著手中的紙說:“我手上拿著的就是月球巖層的厚度,我們利用建立計算機模型的算出,月巖厚度為380倒420公里。”說著他看了看會議室里的人。有些正在交頭接耳的議論著。
“你們剛才不是問我,我們能做什么嗎?現在我可以告訴你們了,我們要上去!”鐘時昌說。
“上去?上去做什么?打洞?”張乾說。
“是的,我們要打穿它!”鐘時昌說。
議論的聲音變大了。
“如果你剛才沒說錯,那是380公里!!”張乾說。
“我沒說錯,是380公里!”鐘時昌肯定的說。
“我要提醒一樣,目前人類鉆的最深的洞也就12公里,還是在地球上打的,要在月球上打洞,380公里不可能!”張乾說。
鐘時昌看看手上的紙又看了看在場的人:“這是在探測前國家就已經決定的,一旦探明月球是空心的,這個任務馬上就啟動,所以我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想辦法解決困難!我還要在說明一下,月球上這個洞,不是小洞,是要一個能讓人和設備進出的洞?!?
張乾聽到這個決定覺的太異想天開,雖然他沒有明說,但是從他的表情可以看出。
“小楊,之前的任務完成的很好,所以這次還是由你和張教授來負責?!辩姇r昌說。
聽到自己的名字,讓張乾不爽。他并不認同這個,也不支持,但是卻要他來負責,讓他覺得不能接受:“鐘局,我要說一下,要打一個能容納人和設備進出的洞有,我們也打過,雖然沒有這么深,但是這些設備根本不能送上月球,也更不可能在月球上正常工作?!?
“這就是你們要解決的問題,想辦法,把設備送上去,并讓他能工作。”鐘時昌說。
“這不可能!這個任務,我不會接受,所以你另找他人吧!”說完張乾起身離開了。
“其實你們是不是也覺得這個任務有點強人所難?”鐘時昌笑了笑說:“我也這么覺得,我剛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跟你們一樣,這簡直就是天方夜譚。可是現實是我們不去,別人也回去,月球有多重要我想各位都知道,加上這次的事件,月球成了所有人都在覬覦的蛋糕,我們不想辦法,等到別人想出辦法的時候,就晚了,所以月球上這個洞一定要打,不管要花多少錢多少時間!各位有信心嗎?”
聽到這句話沒人回答,現在這不是信不信心的問題,而是能不能。
趙齊玩弄著手上的筆,李韶華只是呆坐在旁邊,其他人也回避著,不想多說什么?
“小楊,你先帶著做吧,張教授那邊,我會再和他聊聊!趙教授和李博士也一起幫忙吧!”鐘時昌說。
“好的!”楊佳偉回答道,顯然沒什么底氣。
“可以!”趙齊說。
李韶華點了點頭,沒有說話。
“那就這樣吧!散會!”
大家陸續離開了會議室,鐘時昌坐著沒動,趙齊和李韶華也沒動,待其他人都離開后,里面只剩下三人。
鐘時昌見他們沒有離開,便說:“兩位還有什么要說的嗎?”
“能告訴我你們具體是怎么打算的?”趙齊說。
鐘時昌沒有說話,就這么安靜地坐著,而趙齊和李韶華也就這么安靜地等著,大約過了幾分鐘,鐘時昌說:“其實在我們上次會議結束后,我就被叫到中央開了一個秘密的會議,在會議中就決定,一旦發現月球是中空的,必須想辦法,上去并探明月球內部的情況。目前,我們是第一個知道月球巖層厚度的國家,不過據我所知,美國也計劃下個月發射探測器。所以這些他們遲早也會知道,但現在我們在時間上有優勢,我們必須把握住這個優勢,你們應該知道解開月球的秘密能為我們帶來什么!你們都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之一,所以這個任務沒有你們不行。”
趙齊和李韶華互相看了看,他們也知道這幾乎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可是好奇和求知欲是人的本能,他們也想知道月球內到底有什么,所以他們一定會竭盡全力想辦法,不止是為了國家也是為了他們自己心里的疑問。
“那沒什么,我們先走了!”趙齊說。
鐘時昌點了點頭。兩人離開后來到室外,楊佳偉也在這,他坐在路邊的椅子上,腳下有三四個煙頭,嘴里還叼著一根。他們走了過去,坐在椅子上。
“還有煙嗎?”趙齊說。
楊佳偉拿出一包煙:“這是剛買的。”說著遞給了他。
“我以為你不抽煙的!”趙齊說。
“是很久沒抽了,今天就是想抽!”楊佳偉說。
趙齊拿出一根給了李韶華,自己也點了一根。吸了一口,又接著一口,三人就這樣坐著,抽著煙。不知坐了多久,地上十幾個煙頭,還剩下兩三根了。
“還有幾根,都抽了吧!”說著三人又點上了,這期間沒人說話,只是安靜地抽著煙一根接一根。眼前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人群,其實這些對于他們來說,并不重要。他們關心的是收入,生活,結婚生子。盡管在網絡上很嗨,但也只是人們茶余飯后的閑談。全國也沒有幾個人真正關心月球上有什么。但是對于在坐的三人,現階段月球就是他們的夢,可能是噩夢也可能是美夢,只有做了才知道。
煙終于抽完了,短暫沉默后,楊佳偉說:“你們接下來干嘛去?要有空的話,陪我喝幾杯?”
“也好,上次咱們沒喝過癮,今天找個地方繼續!”李韶華說。
三人起身叫了輛車。
“去哪?”
“幫我們找個能安靜喝酒的地方!不要去酒吧,太吵!”李韶華說。
“好的,我還真知道這么個地方!”
說完,司機師傅開車出發了。車在馬路上穿梭,拐過幾條路口,向著市中心開去。這市中心能有安靜地地方嗎?可能這幾個人心里都有疑問。很快車開到一個胡同里,在一個看起來并不起眼的門口停下。
“到了!”
幾人下車看了看,這里不像是可以喝酒的地方嗎?
“師傅,沒搞錯吧!”楊佳偉說。
“沒錯!看到那個牌子了嗎?”
三人順著他說的方向望去,有一個不起眼的門店,沒開門,屋檐下掛著一個寫著酒的門幅,就像古代的酒寨一樣。幾人走過去,門關著,楊佳偉試著敲了敲門,很快門開了。一個留著胡子有點微胖的男人站在那,熱情的邀請他們進去。進去后才發現,這里面別有洞天,擺著十幾張桌子。但是屋內人不多,只有三四張桌子有人,里面光線并不是很亮,看起來不像正規場合。楊佳偉一行人走到一個角落里,讓老板上了瓶二鍋頭。
“你們這里是正規的嗎?”楊佳偉問老板。
老板笑了笑說“你們是第一次來吧?”
三人點點頭。
“我開這個店,也只是無聊,找點事情做,有事沒事可以和三五個朋友聊聊天,也可以為那些喜歡安靜的人提供地方,我這知道的人不多,平時來的也都是認識的,放心我這是正規的?!崩习逭f。
既然這樣,他們也沒什么顧慮,酒上來了,楊佳偉給兩人倒上酒。
“為前面的任務順利完成干一杯!”楊佳偉說。
“來……”
小口杯三人一飲而盡。喝完又倒上。
“這一杯就為我們接到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干了!”
再次一飲而盡后趙齊說:“既然你知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那你為什么還接下了?”
“你們覺得有拒絕的可能嗎?就算我拒絕了,也會有其他做,既然如此為啥不自己做,,雖然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人生不就是探索未知嗎?沒試過怎么知道結果!而且我也不想自己將來后悔!”楊佳偉說。
“說的好!為你說的再干一杯!”李韶華說。
連續干了三杯后,楊佳偉感覺有些上頭了。
“那你有什么打算?”趙齊說。
“打算,沒有!一點都沒有!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楊佳偉說。
“也是,現在不想這些!困難總有解決的辦法,現在沒有,不代表以后沒有!”李韶華說。
酒杯又滿上了,楊佳偉端起酒杯跟兩人碰了一下,一口干了。趙齊和李韶華叫他干了,,自己也只好干了。不過看來楊佳偉的酒量不怎么好,這杯下去后,他開始晃起來,整個人都有點恍惚,看來是已經有點醉了。他又給自己到了一杯,看起來他今天是有意來買醉的。趙齊和李韶華都不太明白他為什么這樣,只好陪著他。這次他沒有和他們碰杯,而自己喝了。還好不是那種喝醉了耍酒瘋的人,他只是安靜地看著一個點發呆,趙齊問他他也不回答,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其他的完全聽不到。趙齊對李韶華說:“這孩子看來是不行了,再和下去肯定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