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和老毛、老黃去外面吃了個飯,老黃說審計部早就收到過一些關于周寧的舉報,有些是員工有些是供應商,但都是匿名的,材料也不是很充分,周寧還挺謹慎的,不像老毛說的隨便查查賬務就能查出問題,和供應商的來往他也不會自己出面。可能還是需要你留心一下華東那邊人事行政選供應商時候的各家價格,看是不是有因為人情關系高價中標的。但這也不是很明確,畢竟還有‘一分價錢一分貨’的理由。”文威帶來的戰況很不樂觀,“不過我相信狐貍尾巴總會露出來的,人的貪心總是越來越大,最后沒準會有供應商被坑得狠了會出來拼個魚死網破。”
葉錦秋心里涼了半截,看來要扳倒周寧一點也不容易,在兩個月內要做到更是難上加難。半晌她才回復,好的,我知道了。
文威知道她有點失望,趕緊補充一個好消息:“你別擔心,實在不行,到時候讓老板把你調到新副總那里去,最近老板接觸的高管人選又換了一個人,好像談得更順利一些,那個人會在杭城辦公,杭城離申城也還不算太遠。”
“我不會讓周寧繼續在意朗逍遙下去的,我的目標不僅僅是避開他的傷害,還有讓他為自己的行為不端付出代價。”如果說之前葉錦秋的努力只是一個職場新人純粹的上進心,現在她的努力又多了一份討回公道的使命感。
華東的行政部和人事部她都有熟人,都是在計劃部的時候加班加出來的感情,而且她們都享受過她的雪中送炭——在學校里掌握的海報設計、文案撰寫能力,加上一點熱心腸,她給人家幫過大忙。加上兩個部門經理平日里都對下屬兇巴巴的,想必她們也不會為他們遮掩什么,走著瞧吧。葉錦秋又開始摩拳擦掌起來,心里不禁感慨,還是多想想工作比較好,李柏天啊分手啊什么的,就從腦子里被趕跑了,怪不得人們都害怕辦公室里的老姑婆,沒有感情和家庭的羈絆,心思都在工作上,能多想出來多少招數啊。
第二天,葉錦秋把前一天寫的工作思路逐項說給楊文靜,也根據她的意見和想法做一些調整。新的人員也要盡快選拔,除了楊文靜,葉錦秋規劃再找兩個人。她提了兩個人的名字,楊文靜居然都已經打聽過了,“昨晚回去我把各個運營中心計劃部的人都過了一遍,篩出來幾個我覺得比較合適的,就包括你剛才說的這兩位。我也探過他們的口風了,只有這個小劉想來,其他的因為個人原因都需要留在當地。”
“能先來一個人總好過沒有。”
“不過他說他主管不一定能答應,那邊最近正準備升他當班長。”
“謝謝你,只要他本人愿意就行,他的領導那邊我來想辦法。你先把華南華中這兩年的運營報表和財務明細要來,我們今天來摸摸底。用我的郵箱……”
“知道啦,用你的郵箱發郵件去要。放心吧,語氣絕對跟你一模一樣。”
葉錦秋放松地笑了,能夠有一個默契的老搭檔,眼下這百廢待興的境況,才不至于那么糟糕。
葉錦秋先與小劉通了電話,確認了他的意愿,把之前列的面試問題都用上,結論是他確實挺適合這個崗位。同時還有一個還算有利的情況,那就是他所在的計劃部人手不算緊張。但就算人員要削減,人家也不至于放走一個最優秀的,這是不利的情況。
最快的辦法當然是周寧一聲令下,就要調動這個人,那樣的話誰也不敢說不。葉錦秋深吸一口氣,走進了周寧的辦公室。“周總,之前跟您說過,辦公室這邊還得從運營中心再調動一些人,現在我和陳婕分開來,我這邊只需要1+3,楊文靜今天已經過來了,還需要再找兩個人,有一個華中運營中心計劃部的小伙子我們覺得挺合適的,但是那邊估計不肯放,我想,您能不能跟華中的運營總監說一聲?這些運營總監誰的話都不聽,就聽您的,您看……”
“是嗎?都聽我的?”周寧挑了挑眉毛,“我看你都不太聽我的,運營總監怎么會聽我的?這事你自己想辦法吧,要得來就要,要不來你可以聯系總部人事幫你掛招聘信息出去。”說完他點起了鼠標,仿佛真的忙著處理工作,連一句“你可以出去了”都懶得說。
葉錦秋默默離開周寧的辦公室。辦公室雖然是電商事業部辦公室,不是她葉錦秋的辦公室,可是眼下事業部總經理并不急著幫她把工作做好,反正工作自是有人做的,毛永輝可以做,陳婕可以做,不必由葉錦秋來出風頭,他正想打壓她的銳氣,讓她做不好,好叫她沒有底氣,沒準會聽話一些。可她偏偏永遠不服輸。重新想想調人這件事,對華中有什么好處嗎?折損一個潛力股,完全沒有任何好處,又怎么能要求人家痛快答應?
“文靜,你幫我一個忙,看看華中運營中心的成本數據,分析出來華中相比華東做得最差的是哪一塊。”
“我剛看過,他們的包材使用成本特別高,我還跟他們要了包材使用記錄,主要是紙箱的用量特別大。你看看。”
“紙箱的用量這么高不太正常啊,該不會有人黑了買紙箱的錢吧?”
“不是,應該是他們回收箱使用率太低了。我看他們賣廢紙箱的收入是其他運營中心的好幾倍。看這個表。我也問了小劉了,他們的回收箱使用率確實不高,他們運營總監也知道這個問題,很頭疼,找不到方法。”庫房中有很多商品的外包裝紙箱,有的很結實,完全可以回收用作發貨用的紙箱,能節省不少成本,而當作廢品賣掉可賣不了幾個錢。華東運營中心就靠提升回收箱的使用率,每個月能節約十來萬塊錢。當然,回收箱型號規格不一,不如定制的發貨紙箱好用,分揀打包的員工都不樂意用,所以這是需要一套管理方法的,正好,這套方法的總結和調整就是葉錦秋在計劃部的時候主導的。
葉錦秋決定和華中運營總監老羅做個交易,用這套方法,換一個小劉。正好華中是她接下來對接的運營中心,它的成本優化下來了,也是她的成績。小劉要發揮管理者的作用還需要些時日,回收箱的使用率一提升,可就是白花花看得見的銀子省下來了,老羅沒有理由不接受。
她撥了老羅的電話,想想又掛斷了,給華中計劃部的負責人王超撥過去,畢竟是他部門要損失這個人,功勞得讓他也沾沾,這樣大家皆大歡喜,以后工作配合起來容易些。果然,一聽說華東的回收箱使用率是華中的兩倍,王超就松口了,他知道這意味著多少的利潤。“超哥,我這兒是真需要人,您那兒也不缺這一個人,換一份利潤提升秘笈,太超值了。我可以先給你份提綱,你拿著好跟羅總說。”
王超答應看看再說。葉錦秋緊急讓楊文靜把那份文件的目錄摘出來,保留基本的框架,略去具體的措施,發給了王超。目錄分為全員成本意識宣傳、回收過程保護、紙箱標準培訓、專人分類型號、強制攤派使用、相關獎懲考核六大項,每項展開二至三項小節,附錄是效率影響評估和總成本測算。
半個小時后,老羅直接打了電話過來:“高材生果然名不虛傳啊,能把事做好,還能總結成套路。之前你們做的那套分揀打包員工的培訓體系,華中也在用,效果不錯,我相信你這個新的秘笈肯定也能幫上忙。但是呢,你現在是事業部辦公室的人了,對接的也正是我們華中,對我們提供這些支持也是應該的。”
“您的意思是,小劉您還是舍不得讓他來?”葉錦秋不敢相信老羅居然手這么黑,秘笈他也要,人他也不想放。
“那倒也不是,只要辦公室真的能支持到我們運營中心,我們輸出一兩個好苗子壯大你們的隊伍也是應該的。小劉我們盡快走調動流程,王超和我都支持。”
“我說大哥,以后說話別這么大喘氣行嗎?放心吧,我做工作,向來都會做到最好,華中需要什么支持,想學哪個運營中心的什么辦法,你只管提,我都能學來。你就記住咱們是一條船上的人就行了。”
“我就是這意思,華南怎么樣我不知道,我們華中可以表個態,以后和你的團隊互相支持,目標一致,就是把我們的運營水平搞上去!該給我們的東西,你不要吝嗇,該給你的支持,我也不會少你的!”
終于搞定一個人選。另外一個人選得來全不費工夫,是第二屆的小龍計劃成員小高,他在學校的宣講會上聽了葉錦秋的分享,十分佩服這個學姐,畢業論文搞定以后就上趕著要提前來實習,還跟HR申請一定要到葉錦秋的部門。經過電話交流,葉錦秋評估他的性格還是挺適合做事業部辦公室這樣的支持輔助工作的,踏實肯干,口頭和書面的交流表達都很不錯,211高校的背景,相信學習能力也不差,就安排他先到華東運營中心輪崗了兩周,再正式定崗到事業部辦公室。有三位運營中心計劃部的資深哥哥姐姐一直從旁指點,兩周的輪崗效果拔群,輪崗結束時小高寫的心得材料比葉錦秋同時期寫的還要細,至此,葉錦秋終于覺得自己的隊伍是拉起來了。
陳婕入職一個月的時候,葉錦秋的人員全部到齊,全面接手華中華南的對接支持工作也已接近兩周,工作按照一開始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著,初階的目標已經基本達到:內部信息透明化、管理體系化;和運營中心之間打破信息不對稱,確保雙方理解對方的痛點和難點,約定好需求響應和信息提交的時效質量要求,提高工作效率。
“咱們要開始進階了,文靜和小劉對運營更熟悉一些,負責管理顆粒化的推進,小高學過程序語言,跟IT同學好溝通些,負責數據在線化的推進吧。”
“秋姐說話真高級,都是什么什么化什么什么化的,沒點文化都聽不懂,保密性很強。”小高喜歡給葉錦秋拍馬屁,大家都習慣了。
“你們聽得懂就行。”葉錦秋接著叮囑楊文靜和小劉,“同一份報表要關注不同時間長度的版本,為什么有日報還要有周報月報你們想過嗎?日報反映最新情況,周報月報可以反映變化和趨勢。除了時間上的縱向對比,橫向對比也很重要,同一個時間點,為什么這個運營中心是這樣的情況,那個運營中心是那樣的情況,誰的表現差,誰的方法好,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在這個位置要幫助他們梳理總結,找問題找方法。還有,要關注現場,看著數據覺得困惑的時候,不要在辦公室里干想,多問問現場到底是什么情況,不要想當然。另外,運營報表和財務數據一定要結合起來看,在計劃部的時候大家沒有權限看財務數據,都盯著運營效率,實際上公司的終極目標還是收入和利潤,運營效率和利潤息息相關,但有時候并不完全成正比,從這些異常當中有時候就能發現問題。”
他倆點點頭,“現在我們對運營報表的分析比以前運營管理服務部要細很多了,問題分析出來以后也會和他們一起找方法,然后跟進改善的情況,效果應該會有的,只是還需要時間。財務情況的對照我們還在做。”
葉錦秋也清楚,形式的改變可以很快,內容實質的提升是需要時間的,但是堅持下去一定會有變化。她轉向小高,擔心他作為一個新人對接運營和IT兩邊會沒有頭緒,“小高,你作為IT同學和運營同學之間的橋梁,要了解清楚運營的需求,也要清楚IT的實現難度和排期情況。咱們剛大概框定了哪些有必要做,哪些一定要盡快實現,哪些可以往后延,你要把握好,不能被別人牽著鼻子走。”
不過小高是個自來熟,這在踏實做事的人群中是個異類,畢竟一般踏實的人也都老實。“放心吧秋姐,我和IT的那位經理是校友呢,我嘴又甜,人家對我態度可好了。對了,他還夸你呢,好像是之前你跟東湖的人爭論一個什么系統問題的時候,甩出證據強勢證明不是意朗的問題,他們IT的人都覺得特別解氣,說是以前他們老被東湖的技術團隊笑,是你讓東湖的人也摔了個狗吃屎。”
葉錦秋一樂,沒想到當時靠著初生牛犢不怕虎那股勁兒回那么個郵件,得了那么多人的好評價,意朗的IT都給她打了這么高分。
“大家工作上遇到什么問題自己解決不了的一定要及時說,雖然我不比你們聰明,工作年限也就比小高長,但職級多少還是高一點點,跟其他部門溝通起來可能會稍微說得上話一些。你們就是我在意朗的自家人,誰做得不好咱們關起來門來說,但是外面誰要是欺負你們,我也不是吃素的。”葉錦秋這話是意有所指,楊文靜中午偷偷跟她說,小劉催著問華南昨天發貨延誤原因的時候,被華南總監老梁訓了一頓,那梁總明顯理虧,卻拿職級壓人。小劉今天悶悶不樂,卻沒有來找葉錦秋說過這事。
這會兒小劉終于告訴她,華南的梁總總覺得我們追問運營的問題是在刁難他,不是很配合,之前以為是計劃部不配合,今天才發現源頭在梁總這兒。葉錦秋回想了一下小劉平常與運營中心的溝通,無論是電話還是工作群里文字溝通,他一向都是彬彬有禮,別說對總監和經理主管,就連對計劃部的普通員工,都是很有禮貌的,催著要什么資料非常著急的時候,都是“你看能不能盡快”這樣的句式,所以絕不會是他的態度沖撞了對方。
葉錦秋問文靜,“你跟老梁打交道的時候,他的態度怎么樣?”“梁總很忙,很多事情都讓計劃部負責人決定,我和他打交道不是很多,不過他對我們部門好像沒有羅總對我們那么信任。”華南是意朗的大本營,老梁是追隨老板多年的老將,除了一個電商事業部的華南運營中心,他還兼著線下事業部的西南運營中心,確實和葉錦秋的部門接觸少很多。葉錦秋與他溝通過幾次,他一直很客氣,這么說起來相比老羅確實是生分很多。看來,今天小劉受的委屈,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她作為領頭的沒有和對接部門打好感情基礎啊,她也就直接說了自己的想法,“小劉,這事怪我,我們之前從華中把你要來的時候,是真費了心思,老羅也感覺到我們確實有些價值,但是對華南,我們還沒讓人感覺到實實在在的好處,我顧著捋整體的工作,沒有去做好這個點。老梁跟老板關系鐵,對總部的什么部門也不太放在眼里,最近我們追得緊,但實際效果還沒出來,他這是嫌我們多事呢。”
小劉腦筋轉得倒是挺快,“那我們也看看他們哪方面特別需要支持,看有沒有現成的套路可以教給他們,不就成了嗎?”
“哎喲,我前幾天怎么沒想起來,去年華南的雙11搞砸了,他們的大促應對經驗可能比較薄弱,雙11的籌備我們不能按照正常的跟進節奏去跟,這次我們得重點關注他們。我一會兒找華南計劃部問問去年的情況,小劉,你把我的資料夾里面有關雙11雙12的總結找出來,再根據你在華中的大促經驗,今天抽空整理整理,晚上大家一起看看,今天咱給華南送份禮物。”
這份大促攻略是用來改變部門在華南運營中心同仁心中的地位的,四個人都斗志昂揚,從籌備到進行到總結,從運營各部門到后勤保障和宣傳,從排班模板到橫幅海報示例,可謂是事無巨細,傻瓜式指南,一直整理到了晚上11點。
最后葉錦秋心疼大家加班太晚,把他們先趕回去了,自己操刀寫郵件正文,那叫一個字斟句酌——要讓老梁感受到辦公室的專業,又不能讓他覺得辦公室看低他的大促應對能力,要顯得真誠熱情,又要保持管理部門的一絲威嚴。還好她的文字功底還算不錯,至少讓文字精確傳遞情緒她是擅長的。
第二天一上班,葉錦秋就坐立不安地等著老梁的反應,那份材料誠意十足,只要老梁看到了,他一定會有所表示,只看這表示是蜻蜓點水的感謝,還是隆重熱烈的感謝了。她知道老梁今天在華南運營中心辦公,按照他的習慣,一上班會先處理郵件的,誰知道左等右等到了午飯時間都沒有等來他的任何反應。
幾個人去食堂吃午飯的路上,葉錦秋收到老梁發來的一張照片,是華南運營中心開會的場景,她有點莫名其妙,就拿給旁邊的楊文靜看,楊文靜放大圖片去看會議室的投影布,突然“啊”地呼喊了一聲,“你們看,這不就是昨晚我們做的材料嗎?”小劉也湊過來,“我看看。是的!看這邊這個表格,顏色就是我調的,肯定是我們那份!”小高端詳起了照片上的人,“照片上這些人,我在老梁發的朋友圈看到過,應該都是華南的部門負責人。”
老梁把葉錦秋部門準備的材料投影出來讓部門負責人參考嗎?那是不是說明老梁對這份材料很滿意?
老梁終于跟過來一條微信消息:“謝謝你們,你昨晚發來的大促方案,我正在帶領團隊對照學習,比他們做的要全面細致很多。也歡迎你來我們雙11現場,和我們一起并肩作戰。”葉錦秋一顆心終于落下來,這是真誠的而不是客套的認可,大家的努力沒有白費。其他三人傳閱完這條消息,也都喜上眉梢——費心費力很想做好的事情,真的被認證為“好”,是工作中最大的成就感,何況這認證來得這么快,簡直讓人暈眩。
“不過,秋姐,你之前不是說,今年雙11終于可以在家等著買買買了嗎,老梁讓你去現場,你去不去啊?”去年的雙11雙12零點開搶的時候,葉錦秋還守在庫房盯著現場發貨呢,根本沒時間參與網購狂歡,本來想著今年雙11終于可以回歸消費者身份了。
“一看你小子就沒好好看我的郵件正文,我在郵件里說了如果有需要的話,雙11我會去華南現場和他們一起戰斗。”葉錦秋沒好氣地回答小高。
“我看了!我以為你是客氣客氣而已。”
“其實也不是客套話,作為支持部門是應該在前線最困難的時候去支援的,不過運營中心向來覺得總部的管理人員去現場瞎指揮會給他們添麻煩,從來只歡迎去支援干活的員工,老梁居然歡迎我去,這倒是挺讓我驚訝的。”葉錦秋分析給大家聽,“可能是因為咱們送的禮物太合他們心意了。功勞是大家的,走,不去食堂了,請你們下館子去。”
剛到飯店坐下,華中的老羅來了個電話,“聽說你給華南準備了雙11大促應對方案?怎么我們華中沒有咯?你一碗水要端平啊。”老羅是個直腸子,想什么說什么,至少跟葉錦秋是這樣的,所以錦秋跟他說話也很直接,“老羅,我們輸出的都是定制化服務,上次給華中的回收紙箱使用率提升方案,給你省了不少錢吧?華南可沒有享受到這項服務。”實際上是因為華南自己本身做得不錯,不需要那個方案,同樣的,華中去年的大促完成得很好,也不需要她們辦公室去指手畫腳。
“誒,老羅,你怎么這么快就知道了?你在華南布了眼線啊?”
老羅啐了一口,老子有啥眼線,老梁自己發朋友圈夸你咯。
葉錦秋掛了電話打開朋友圈,老梁半個小時前發了那張會議照片,配了文字:“P大畢業的小同事,帶領她的團隊為華南定制了一份雙11大促管理方案,思路清晰,實踐性非常強,絕對是在現場帶兵打過仗的人才寫得出來的,但又不是每一個帶兵打仗的人都寫得出來。怪不得入職幾個月就定崗為主管,今日我才刮目相看,真是失敬了!今年雙11,在事業部辦公室的關懷指導下,華南誓打翻身仗!”
葉錦秋樂開了花,跟其他幾個人又分享了一下,“老梁還挺夠意思的,只要讓他服氣了,他夸起人來真是不遺余力。看,大老板都點贊了。”葉錦秋聽說老梁是出了名的情商高,這下算是領教了,他公開高度評價葉錦秋,也算還了這筆人情債,還順便提到事業部辦公室,等于把周寧也一道夸了,又表了一把決心,把自己努力奮斗的形象也展示了——一箭好幾雕。
小高初生牛犢不怕虎,撇撇嘴,“老梁夠意思的前提,是咱們確實有兩把刷子,這夸獎是咱們該得的!身在這樣的優秀團隊,我覺得很驕傲,干杯!”他舉起了茶杯。
葉錦秋有意讓他不要翹尾巴,拿筷子敲了敲他的茶杯,“這里幾個人里面,我們都有兩把刷子,你差不多只有半把,那個材料你的貢獻最小,還好意思咋呼呢。你雙11去華中運營中心支援去,什么累你就干什么,順便好好觀察一下大促他們整體是怎么做的,回來寫一份大促心得。”
小高笑嘻嘻地答應,小劉問,“你去華南,小高去華中,那我和文靜去嗎?陳婕那邊好像都安排雙11去現場,辦公室一個人也不留。”
“沒事,你和文靜留在辦公室,該做的事情接著做。雙11期間各個運營中心注意力都在現場發貨上,數據報表統計的工作就少給他們安排,你們把管理顆粒化需要改良的工具都花心思做起來就行。如果華東到時發貨有困難,你們可以適當去現場搭把手,如果不需要的話,你們就早點下班,好好休息。”葉錦秋給小劉和文靜也安排好了工作重點,并且解釋道,“咱們去華中華南,差旅費也是成本,現場也不缺我們一個兩個人,有必要才去,如果是為了‘政治正確’,我覺得沒必要。”陳婕把所有人都安排到現場,明顯就是出于“政治正確”的考量——一到電商大促,總部的、事業部的就上趕著去庫房里支援,花再多差旅交通費也在所不惜,也未必發揮多大作用,就是為了顯著“與前線兄弟同甘共苦”。
“說到陳婕,”楊文靜一直關心著對手的動靜,“華東華北最近好像也沒什么改善,我問了華東計劃部的人,陳婕的團隊跟以前毛總的團隊沒太大不同。她可能覺得她們的工作就是把之前管理服務部的內部對接工作接過來就行了。”
“這倒是挺奇怪的,”對手的實力弱得出乎意料,葉錦秋總覺得不太對勁,“按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她又是個還在試用期的新人,沒理由不好好表現自己。而且她剛來的時候不是覺得意朗的運營做得很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