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三塊石頭支口鍋,一頂帳篷安個窩

拿到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趙秋燕放下了手里面的架子車。

她沒有想到,經過兩年的高考努力之后,終于在第三年,以全縣理科第二十六名的成績,考上了長慶石油學校。

1980年,國家剛恢復高考時間不長,錄取率只有百分之三,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村女孩,想要改變自己的命運,高考是唯一的途徑。

此時的趙秋燕,她正幫著家里干農活

她覺得,如果今年還考不上,

那么,自己再補習一年,

總之,一定要走出農村。

趙秋燕拿著錄取通知書,她激動的流出了眼淚。

秋燕媽更是拿著女兒的錄取通知書,在旁邊激動的手舞足蹈,說道:

“太好了,我女兒以后,就是工人階級了。”

相比秋燕媽,秋燕爸看著錄取通知書上的長慶石油學校,他卻皺著眉頭,說道:

“秋燕,我不是讓在報志愿的時候,填寫師范嘛,怎么你被這個什么石油學校,給錄取了?”

秋燕爸覺得,女孩子將來當個老師教書育人,那真是最好的職業了。

秋燕媽在旁邊,推了秋燕爸一把,說道:

“老頭子,你知道什么啊?難道,你沒有看到,這個學校,是石油學校?。繉?,秋燕從學校畢業了之后,就是石油工人了。石油工人多光榮,將來可是為祖國獻石油的?!?

秋燕爸說道:

“石油不是在沙漠里面,就是在大山里面,難道你舍得讓咱們閨女,去荒山野嶺里面找石油???”

秋燕媽手里捧著女兒的錄取通知書,說道:

“那也比在家里,種一輩子地,強?!?

這個時候,村長從不遠處走了過來。

他一邊恭喜趙秋燕考上了學,一邊說道:

“咱們這個大隊啊,今年就考上了兩個孩子,一個是你們家趙秋燕,一個是隔壁村的萬里?!?

聽到萬里,趙秋燕立刻腦海當中出現了,那個比自己低兩級白白胖胖戴個眼鏡的男孩。

雖然,兩人平時在學校里面見過,

但是,卻從來沒有說過話。

這個時候,秋燕爸趕忙詢問村長,說道:

“對了,那個萬玉祥的兒子萬里,考的是哪個學校啊?”

話畢,秋燕爸就在心里想:

萬玉祥就是個聰明鬼,他的兒子也肯定精明的很,一定報了師范專業,將來畢業了當老師。

可是,讓秋燕爸沒有想到的是,隊長竟然告訴他,說道:

“萬里和你女兒一樣,都考上了長慶石油學校?!?

聞言,秋燕爸瞪大了眼睛,他非常驚訝的,說道:

“怎么兩個孩子,都考了那個石油學校?。俊?

隊長給秋燕爸解釋,說道:

“長慶石油學校,今年在咱們縣上擴招,所以能好考一點。再說了,長慶石油學校,可是給長慶油田,培養人才的搖籃,你女兒要是去上了那個學校,將來肯定能給國家的石油事業,做出貢獻呢。”

就這樣,趙秋燕陰差陽錯的考上了長慶石油學校。

雖然,長慶石油學校是一所中專院校。

但是,對于高考已經落榜兩次,迫切的想走出農村的趙秋燕來說,她已經很知足了。

……

啟程,去長慶石油學校報到那一天,

縣上專門組織了幾輛大卡車,把趙秋燕他們這一批學子,拉去了位于甘肅QY市寧縣,長慶橋鎮的長慶石油學校。

他們這一批考上長慶石油學校的孩子,都是老實巴交的農村孩子,

甚至,其中有好多孩子,都不知道石油是什么,更不知道長慶石油學校是培養什么人才的?

但是,即使這樣,這一批農村孩子卻在后來,成長為了最早一批長慶油田的技術骨干和勞動模范。

也正是,在這一批莘莘學子的努力和拼搏之下,他們克服了重重艱難,將長慶油田從一個不起眼的,特別小的油田,建設成為了中國陸地上第一大油氣田。

當大卡車拉著莘莘學子們,抵達長慶石油學校之后,

趙秋燕第一個,從大卡車馬槽里面跳了下來。

她看著眼前的長慶石油學校,內心里面充滿了向往。

進入長慶石油學校之后,映入眼簾的便是各種,介紹長慶油田和石油工人的報紙。

從這些報紙里面,趙秋燕看到了各種各樣的石油工人奮戰的黑白照片。

尤其是照片下面,寫的一行字:

沒有食堂,沒有住房,就“三塊石頭支口鍋,一頂帳篷安個窩”,自己挖窯洞,自己蓋干打壘。

同時,趙秋燕也看到了,長慶油田的發展:

1970年,蘭州軍區,長慶油田會戰指揮部,在長慶橋正式組建。

隨即,來自玉門、江漢等油田的石油工作者、蘭州軍區的數萬名復轉軍人,浩浩蕩蕩整裝集結,運力緊張,就拉上架子車,跑步上前線。

器材物資緊缺,就修修補補再用,沒有住房,就住帳篷、干打壘、窯洞、地窩子,

糧油副食供不上,就興辦農場,自力更生,留下“跑步上隴東”“三塊石頭支口鍋”“人拉肩扛搞生產”“風餐露宿找石油”的動人故事。

從此,隴東大地,風起云涌,一部部鉆機,轟隆開鉆,向地底深層,探尋而去。

正當趙秋燕聚精會神的,看著墻上的這些報紙的時候,

萬里從不遠處,走了過來。

萬里背著書包,手里面提的蛇皮袋子里,裝著母親給他烙的鍋盔。

萬里站在旁邊自我介紹,說道:

“趙秋燕,我是萬里,咱們兩人在學校里面見過的。”

這次,從村子里面,坐卡車過來的時候,趙秋燕看到過萬里,

只不過,兩人沒有坐到一輛卡車上。

看到萬里過來了,趙秋燕趕忙打招呼,說道:

“萬里,我知道你,你是咱們學校里面,學習最好的幾個孩子之一。”

萬里撓著后腦勺非常謙虛,說道:

“如果,我學習好的話,我就考大學去了,也不至于考眼前的中專啊。”

長慶石油學校,是一所中專院校,

即使這樣,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非常的難考。

說完話之后,萬里就從隨身背著的蛇皮袋子里面,拿出來了一塊鍋盔,塞到了趙秋燕手里面,說道:

“趙秋燕,你一個女同志,怎么想到了報考眼前的長慶石油學校,將來當一名石油工人???”

趙秋燕背著書包,里面裝著母親給她蒸的饅頭,

她委婉的拒絕了萬里的鍋盔,說道:

“我第一志愿填的師范,第二志愿填的冶金,第三志愿才填的長慶石油學?!墒?,不知道為啥,就這樣陰差陽錯來到了這里……

”話畢,趙秋燕就反問萬里,說道:

“對了,萬里,你為啥報考眼前的長慶石油學校啊?”

萬里非常認真的,告訴趙秋燕,說道:

“我叔叔,是一名石油工人,并且工作在長慶油田……他告訴我,讓我將來當一名石油技術人員,尤其是地質技術人員,為祖國的油田建設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呢……”

說完話之后,萬里就給趙秋燕分析著,現在的國際形勢,說道:

“咱們國家,是貧油國,石油的缺少,嚴重的限制了咱們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前進的步伐……所以,我報考長慶石油學校的目的,就是為了給國家,找到更多的石油……只要,咱們國家能夠發現大油田,并且開采出來大量的原油。那么,咱們國家的經濟,才能夠發展,前進的步伐,才能夠加速……”

聽著眼前萬里的豪言壯語,趙秋燕突然對萬里刮目相看,

她非常佩服萬里的,說道:

“萬里,真沒有看得出來,你還是一個特別有想法,并且愛國的人啊……”

說實話,趙秋燕之所以報考長慶石油學校,主要是為了離開農村,

但是現在,當她聽了萬里的分析之后,

她也在心里面覺的,既然選擇了石油學校,

那么,就要用自己的力量奉獻國家,為祖國的油田建設事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這個時候,萬里指著旁邊報刊欄上面報紙上的一段話,說道:

“趙秋燕你看,這是蘭州軍區第一政委肖華,來到長慶的時候,有感于油田發展,揮毫寫下《訪長慶油田》:

“驅車陜甘訪長慶,石油酬國識英雄。隴上人歌動地詩,邊區高標創業情。入夜鉆機鳴遠山,信是鐵人吶喊聲。當年延長一涓流,匯成浩蕩石油軍?!?

看著眼前這一段話,更堅定了趙秋燕奉獻石油的決心。

緊接著,萬里繼續告訴趙秋燕,說道:

“趙秋燕,你知道嗎?1970年,蘭州軍區,長慶油田會戰指揮部,在長慶橋正式組建。隨即,來自玉門、江漢等油田的石油工作者、蘭州軍區的數萬名復轉軍人,浩浩蕩蕩整裝集結,運力緊張,就拉上架子車,跑步上前線……經過9年鏖戰,長慶油田在陜甘寧建成9個油田,15個區塊,年產原油突破100萬噸,成為了全國為數不多的百萬噸級油田……”

聽著萬里的話,趙秋燕在激動的同時,沒有想到萬里竟然知道這么多,而且還給自己講述了,長慶油田的歷史。

并且,當趙秋燕聽了萬里的講述之后,

她覺得,自己能夠來到長慶石油學校讀書,然后將來成為一名石油工人,是多么的光榮。

與此同時,趙秋燕又特別好奇的看著萬里,問道:

“對了,萬里,你們村子距離我們村子不遠,咱們兩人都是農村的孩子,為什么你竟然知道的,這么多???”

情不自禁的,趙秋燕就對萬里的知識淵博,產生了仰慕。

只見,萬里嘿嘿一笑,他實話實說告訴趙秋燕,說道:

“都是我叔叔,告訴我的……我叔叔,他可是最早一批,去長慶油田工作的石油工人。而且,我叔叔還給我講述了大慶油田,鐵人王進喜的精神,以及王進喜的那句名言:寧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

只見,當趙秋燕聽了王進喜的這句名言,寧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話之后,她感覺到非常的震撼。

與此同時,趙秋燕更是在內心里面,不斷的告訴自己:

既然,你已經來眼前的長慶石油學校上學了,

那么,你就要做好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心理準備,并且好好的學習,將來工作之后,將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產當中去,為祖國的油氣建設事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這樣,當趙秋燕和萬里,以及那一批農村孩子,來到長慶石油學校之后,他們便正式地開始了學習。

長慶石油學校,始建于1970年,

1978年9月,經GS省政府和原石油部批準,為全日制普通中等專業學校,隸屬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長慶石油勘探局…

雖然,學校不大,但是,對于趙秋燕來說,已經是非常不錯的高等學府了。

開學之后,趙秋燕分到了鉆井班,

而萬里,則分到了地質班。

只見,當趙秋燕來到班級里面報到之后,

她驚訝地發現,鉆井班里四十幾個同學,竟然只有三個女生。

這個時候,趙秋燕才意識到,石油工作可能更比較適合男人,而不太適合女人。

但是,即使如此,趙秋燕還是覺得,既然男人能干的工作,

那么,女人也能干。

于是,趙秋燕便非常主動的,坐到了第一排。

緊接著,當另外兩名女生看到,趙秋燕坐到第1排之后,

她們兩人,也緊跟著坐了過來。

胡青蘭來自鎮原,她扎著兩個麻花辮子,臉上的兩個大紅臉蛋格外的醒目。

馬小琳來自寧縣,皮膚稍微能白一點,看上去好像是城里的姑娘。

那個年代的同學都比較害羞,尤其是男女之間,根本不說話。

當三個女孩,坐在一起之后,

她們才彼此,打開了話匣子。

胡青蘭告訴趙秋燕,她之所以報考了長慶石油學校,將來當一名石油工人,就是因為他們家門口,不遠處有一個井架,好多石油工人在那里工作,

她覺得石油工人很了不起,能夠將原油從1000多米深的地下給開采出來,

所以,她也想當一名石油工人,便報考了長慶石油學校。

而馬小琳,則因為姨父告訴她,國家現在特別缺少石油技術人才,

于是,她便抱著一顆赤子之心,報考了長慶石油學校,準備將來用自己學到的文化知識,為祖國獻石油,報效祖國。

只見,當趙秋燕聽了馬小琳和胡青蘭的話之后,

她不由自主的,有點內疚,

因為,相比馬小琳和胡青蘭,那種奉獻精神來講,

趙秋燕之所以要報考長慶石油學校,只是為了走出農村而已。

正在這個時候,長慶石油學校的校長,從門口走了進來,

他在歡迎這一批新生的同時,也告訴大家石油對于國家的重要性。

一千多年前,《漢書·地理志》記有“高奴有洧水可燃”;

九百多年前,北宋科學家沈括,在《夢溪筆談》中寫道:

“鄜、延境內石油,此物后必大行于世?!?

“石油”一詞由此而來。

二十世紀初,美國人先后兩次,前來勘探和開采EEDS盆地的石油,次次鎩羽而歸。

世界不再相信,這里有足夠的石油,

可是,中國人對這片土地的期待,仍然堅定而執著。

1944年,石油地質學家,孫建初一語驚世,認為陜甘寧盆地里“極有產油之望”

著名地質學家李四光,也不斷把目光,投向這里,

他撰文指出:

“中國西北方,出油的希望最大?!?

新中國成立后,真正意義上的石油人,來到了這里,數次開展石油地質普查,與區域綜合勘探,

但是,都沒有發現工業性油流。

上世紀60年代,中共中央和***主席提出,“三線”建設大戰略,

中國人將目光,再一次聚焦西部的石油。

從此,“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心聲,久久激蕩EEDS盆地,

億萬年沉睡的油氣寶藏,逐漸被喚醒。

甘肅慶陽,隴東一帶,華夏文明的農耕文化發祥地,是長慶油田的起點。

長慶油田的崛起之路,就起始于這里的一座,名叫長慶橋的小鎮,

長慶之名,也由此得來。

1970年9月26日,地處慶城大油田,核心地區的慶1井放噴,

當日,產油36.3噸。

長慶,出油了!

長慶油田開發的“低滲、低壓、低豐度”“三低”油氣藏屬于世界級難題,

其含油氣層位巖石的致密程度,被稱為滴水不進的“磨刀石”。

長慶人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把油氣資源,從“磨刀石”里“擠”出來。

但是,長慶人本著“寧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精神,拉開了規模空前的石油會戰。

“井井有油、井井不流”怎么辦?

攻堅啃硬,搞壓裂!

鉆井、井下、采油、油建、筑路“五路會戰”吹響號角,馬嶺油田、紅井子油田、長輸管道“三大戰役”奏響戰歌……

一大批長慶人,投身火熱的會戰大場面,

一次次,向地層發起挑戰。

只見,當在場的所有人,聽完了校長的講述之后,

大家都聽得熱血沸騰,更是堅定了我為祖國獻石油,奉獻終生的信念。

就這樣,當趙秋燕來到長慶石油學校,開始學習之后,

她每天如饑似渴,努力學習著專業知識,不斷充實自己。

早上,趙秋燕總是第一個來到教室里面,

而且,坐在第一排,距離講臺和老師最近的位置。

即使,中午吃了飯,午休的時間,趙秋燕也要抓住,這短短的一個多小時,努力學習。

晚上,下了晚自習,趙秋燕更是待在宿舍樓里面,借助著樓道的燈光,努力學習鉆研著鉆井知識。

因為,趙秋燕高考補習了兩年,所以,相比同齡人來說,她歲數能大大家幾歲。

再加上,趙秋燕是女孩,她覺得,如果將來自己工作了之后,作為一個女人,要想在油田建設當中,奉獻出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的話,必須比男人付出更多的努力。

所以,趙秋燕嚴格的要求著自己,努力學習著專業知識。

與此同時,趙秋燕也期待著,能去鉆井現場,實習。

……

終于,在開學一個學期之后,趙秋燕和所有同學們,等來了第一節,現場實習課。

再去上實習課的時候,趙秋燕將那幾本鉆井書,牢牢的攥在手里面,

她要在現場,理論聯系實際,更好的掌握那些鉆井知識。

由于,長慶石油學校地處隴東,所以周圍就有現場作業的鉆井隊。

而這次的實習課老師,更是帶領著整個鉆井班的同學,直接來到了附近的一個正在施工的鉆井隊。

只見,當大卡車在那個鉆井隊門口停下來之后,

趙秋燕看著眼前高聳入云的鉆井架,以及鉆機轟鳴的聲音,

她感覺到的,更多是內心的震撼。

與此同時,當趙秋燕看到那些滿身沾滿了原油污垢的石油工人的時候,

她更是感覺到了,石油工人的偉大。

雖然,石油工人在鉆井井場上很渺小,

但是,他們的付出絕對是值得稱贊的。

當趙秋燕和同學們,跟著老師走進了眼前的鉆井進場之后,

趙秋燕看到,眼前的鉆井隊里面,工作的大部分都是男人,

而女人則寥寥無幾。

情不自禁的,趙秋燕便捫心自問:

自己將來,從長慶石油學校畢業之后,來到鉆井隊工作,到底能干什么工作?

版權:起點女生網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岐山县| 瑞昌市| 军事| 罗源县| 黑山县| 浙江省| 德惠市| 临泽县| 多伦县| 繁峙县| 库车县| 县级市| 华池县| 潞西市| 黎川县| 莫力| 深圳市| 富锦市| 衡阳市| 栾城县| 佛山市| 富民县| 清河县| 防城港市| 洪雅县| 嘉祥县| 民乐县| 花垣县| 阜新市| 渭源县| 清苑县| 临泽县| 桦南县| 兖州市| 沅江市| 若尔盖县| 襄汾县| 肃北| 阳东县| 鲁山县| 秦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