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健康古都
- 仗劍護國
- 濁水游魚
- 5527字
- 2019-10-18 14:51:50
第二天早上,依然是天陰下雨,他們牽馬走出客棧,發現雌雄滾地雷就站在不遠的一個屋檐下,遠遠看著這邊。他們頭戴斗笠,身披蓑衣,就象兩個粗壯低矮的稻草人。
看見二人,陳詩瑾不覺“噗嗤”一下笑出聲來,她用手指著二人對劍鞘和筆筒說:“你們看,象不像兩個稻草人。”
兩人一看,果然象,也跟著一起笑了起來。
諸葛定天對這小姑娘越發的懷疑。象這種時候,一般的人應該緊張害怕才是正常反應。可她卻若無其事。
他們早已穿戴好雨具,大家翻身上馬。路面泥濘濕滑,馬跑不快,只能緩慢前行。這個時候,沒有急事,一般人不會出門。
他們出了城,這時,天似灰幕,小雨如絲,天地之間一片煙雨蒙蒙。行了幾里,回頭看看,雌雄滾地雷兩人騎在馬上還在后面遠遠跟著他們,如馬背上馱著兩捆稻草。真的是不離不棄。
中午時分,他們到達健康城(今南京)。
健康,六朝古都,吳、東晉、宋、齊、梁、陳都建都于此。時人稱曰:“國家之根本在東南,東南之根本在建康。雄山為城,長江為池,舟車漕運,數路輻湊,正今日之關中、河內也”、“非據建康無以鎮東南”。
高宗皇帝趙構也曾御筆親書:“建康之地,古稱名都。既前代創業之方,又仁祖興王之國。朕本繇代邸光膺寶圖,載惟藩潛之名,實符建啟之義。蓋天人之允屬,況形勝之具存,興邦正議于宏規,繼夏不失于舊物,其令父老再睹漢官之儀,亦冀士夫無作楚囚之泣。江寧府可改為建康府,其節鎮舊號如故。”由此可見,健康的位置是多么的重要了。
當時,趙構渡江南逃,有大臣力主建都健康,以利北圖。可趙構無志,只欲偏安一隅,便去了臨安。
他們由西門入城,到鼎新樓。鼎新樓是健康最大的客棧,并有著官家背景,到健康公干的官宦和經營的豪紳一般都是住在這里。鼎新樓占地百畝,樓臺房舍豪華氣派錯落有致,并有亭臺水榭布置精巧。
這時,有一身穿官服的中年男子倚門相迎。這人身高八尺,身材魁梧,暴眼如環,鼻大嘴闊,勒腮胡須,看他服制應是武官五品。此人姓武,名子健,是鐵血將軍宋國棟的結義兄弟。現駐防健康,在北城十三營領兵。他為人豪爽仗義,嗜酒如命。
寒暄過后,古三重幾人跟他上樓,樓上酒宴已經擺好,并有一副將作陪。大家坐下,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陳詩瑾看武子健豪爽,便和他對飲。
這時,忽聽門外有吵嚷之聲,緊接著,破門闖進六人,為首的一人衣衫光鮮,身體臃腫肥胖,卻是滿身酒氣,走路不穩,看來已是喝多。
看見此人,哪副將急忙站起,行禮道:“王衙內。”
此人正是健康都統制王權的二公子王丸。這王丸在健康是出了名的紈绔子弟,平時,仗著家父是健康都統制,欺男霸女,為非作歹,胡作非為。市人見之皆唯恐避之不急。誰家女兒若有姿色,被他知道,定要搶去。
王丸并不理哪副將,跌跌撞撞來到武子健身邊。口齒不清的道:“武、武軍頭,你在此喝、喝酒,竟敢不、不請本、本衙內,你可、可知罪。”
武子建平時極厭惡這王丸,要不是他是王權之子,自己早把他打殘打死了。他不理王丸,獨自端起一杯酒,一口喝下,好壓一下心頭之火。
“快、快敬本、本衙內一杯。”
陳詩瑾正和武子健對飲,見王丸前來攪擾,心中不快,不覺罵道:“這是哪來的野狗,到此亂吠,擾本小姐興致,快滾出去。”
王丸聽見有人罵他,在這若大的健康城,還從沒有人敢當面罵他,剛想發作。他醉眼朦朧抬頭去看,只見眼前一貌美如花的女子,不覺滿心歡喜,道,“還、還有美嬌娘。”跌跌撞撞就走到陳詩瑾跟前,嘴里胡亂道:“小、小娘子,陪本、本衙內喝、喝一杯,讓、讓本公子、爺親一”。邊說一只手還邊向陳詩瑾臉上摸去。
“口”字還沒出口,一把短劍已架在他粗短的脖子之上,輕輕一劃,脖子上就多了一口,一道鮮血就流了下來。口中罵道:“大膽狂徒,竟敢在本小姐面前撒野,我看你是不想活了。”陳詩瑾面色漲紅,眼露寒光,一臉殺氣。
王丸吃痛,用手一摸脖子,滿手鮮血,酒嚇得立時醒了。“你、你是何人,竟敢傷本公子。快、來人,把她拿下。”
眾人見陳詩瑾傷了王丸,不覺大驚,諸葛定天心想:這女孩竟如此魯莽。正想應對之策。那邊王丸帶來的五人已把出兵刃,沖了過來,口中喊道:“快放開我家公子,不然要你性命。”
陳詩瑾杏眼一瞪,大聲喊道:“誰敢過來,我立刻殺他。”
聽聞此言,五人面面相覷在不敢動。這五人皆是王丸的手下,平時跟著王丸耀武揚威極是囂張,不想今天卻遇見了對頭。這時,五人中有一個老成些的人對陳詩瑾說道:“小姐,有話好說,千萬不要傷了我家公子。”他見武子健親自作陪敬酒,又敢傷他家公子,想來這女子一定來頭不小,在看其他幾人,個個亦是氣宇不凡,不知是什么來頭,所以一時之間不敢造次。
“就這種人渣,留他就是禍害。殺了他,全當給百姓除害了。”陳詩瑾道。
武子健聽的豪氣,到一大碗酒一口干掉,然后,擊手鼓掌。想自己一八尺男兒,堂堂將軍,竟不如一個小女子,豈不汗顏。
正在這時,只聽諸葛定天道:“陳姑娘,請聽在下一言。王公子還罪不至死,不能殺他,你可先把他放了,咱們有話好說。”
“就是。”見有人幫自己一起求情,哪人急忙道。
“先給本小姐道歉再說。”
“好、好。”哪人急忙道,并叫上左右四人躬身行禮說道:“請小姐大人大量,高抬貴手,放了我家公子。”
“誰要你們幾個奴才道歉,滾一邊去。”陳詩瑾道,她眼看王丸。短劍輕輕一動。王丸又痛的大叫一聲,身如篩糠,額上已淌下汗來。
王丸在健康雖是惡少,其實卻是狗仗人勢欺軟怕硬的主,看今天的情形,他今天如果不親自道歉,怕是脫不了身。如果,在不道歉,這女魔頭一時性起,怕是真的會殺了自己。性命攸關,大丈夫能屈能伸。王丸牙齒打顫急忙說道:“姑奶奶,小的有眼無珠,冒犯了你,請姑奶奶饒小的狗命,小的以后再也不敢了。”
陳詩瑾本就不想殺他,不過是想把他教訓一下,便對哪五人說道:“回去告訴王權老兒,叫他好生管教他這孽子。”說罷,用力把王丸向哪幾人面前一推。“以后在不要叫本小姐碰到,不然,一定要你狗命。”
五人扶住王丸,落荒跑出屋子。
看王丸狼狽而去,武子健端起一碗酒對陳詩瑾道:“陳姑娘,真女中豪杰,使我等汗顏。末將敬你一杯。”說完一飲而盡。
劍鞘也對陳詩瑾道:“陳姐姐,你真厲害。”露出一副崇拜的表情。
陳詩瑾一臉的自豪和得意,她偷眼看古三重,古三重正在喝酒。
諸葛定天眼看陳詩瑾,越發覺得這女子不簡單,她不光敢一人獨闖江湖,還敢偷雌雄滾地雷的地圖,敢傷王權的兒子,而且她還知道王權。看來,她必來自都城臨安。臨安城中,朝中姓陳的官員中,只有丞相陳康伯姓陳,難道她是丞相陳康伯的千金。如果她是陳康伯的千金,這一切就解釋通了。
諸葛定天把自己的分析告訴古三重,古三重以為然。
大家酒足飯飽,武子健酒醉回營。稍事休息,天已傍晚。于是,決定夜游秦淮河。到健康,秦淮河是必去之地,不到秦淮河,你就不能算到過健康。
十里秦淮素為“六朝煙月之區,金粉薈萃之所”,更兼十代繁華之地,游人云集之處。“衣冠文物,盛于江南;文采風流,甲于海內”。古往今來,星移斗轉,在這“江南錦繡之邦,健康風雅之藪”,美稱“十里珠簾”的秦淮風光帶上,點綴著數不盡的名勝佳景,匯集著說不完的軼聞掌故;這里從六朝起便是望族聚居之地,商賈云集,文人薈萃,儒學鼎盛,素有“六朝金粉”之譽。這里,最著名的景點便是夫子廟。夫子廟位于秦淮河北岸,是祀奉孔子的地方,建于今朝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是在東晉學宮舊址擴建而成。東晉丞相王導建議“治國以培育人才為重”,故立太學,因孔子曾為魯國大夫,而夫子是古人對大夫的尊稱,所以這里的孔廟就叫做“夫子廟”。
傍晚,雨過天晴,空氣甘醇如酒。西邊天空夕陽西下,彩霞滿天。霞光倒映在秦淮河上和著水面漣漪,宛如金色錦鯉,鱗光躍動。河的兩邊,楊柳垂堤,清新如洗。河中畫船穿梭,槳櫓亂搖。沿岸酒樓茶肆鱗次櫛比,酒肉飄香。側耳聆聽,琴瑟相聞,柳詞艷曲不絕于耳。
他們從夫子廟租一能坐十幾人的畫船,沿河游覽。陳詩瑾,劍鞘和筆筒歡快無比,一路笑聲不斷。只是,他們沒有發現,有一艘小船一直若即若離的遠遠尾隨著他們。
古三重他們坐在畫船之上,欣賞沿岸風光,真的是十里珠簾。心中感嘆:秦淮河號稱江南錦繡之邦,健康風雅之藪,真是名不虛傳。又想到國家危亡之際,百姓生死之秋,還有人在這里醉生夢死。心中黯然。不覺吟誦起唐朝詩人杜牧的“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
隔江猶唱后庭花。
聽到古三重吟誦,眾人皆沉默不語。
正在這時,忽然一古琴之聲從岸上傳來,這琴聲悠揚激蕩,恰如高山流水,直擊肺腑。古三重心頭一震,心中暗道:這琴音沒有極高深內力催動,是激發不出的,這就象千丈瀑布,飛流直下,直落深潭。古三重不覺心中好奇,就叫船家尋琴聲快劃。并問船家道:“這琴是何人所彈?”
“船家道:“這琴聲是鶴鳴樓張姑娘所彈。只不過,這張姑娘從不接客,也沒有人見過她。”
古三重心中黯然。
不知不覺之間,船已劃出二三里地,還沒有到鶴鳴樓。《高山流水》之聲依然和剛才一樣,連綿不絕于耳,并沒有因為接近而變化。
一般的琴聲,在嘈雜的環境下,最多也不過能傳出二三十丈。而且,聲音愈遠愈弱。這琴聲卻能傳出三里之外,而且,音量始終如一,并沒有因遠近而發生改變。可知彈琴之人內功修為之高,不可想象。
船又行一里,船家靠岸,用手一指不遠處的一座小樓對古三重說:“公子,前面的那座樓就是。”
古三重,王玉主,諸葛定天和邢南方棄船上岸。陳詩瑾她們繼續乘船沿河游玩。
古三重他們來到鶴鳴樓前,鶴鳴樓樓高三層,白墻灰瓦,花窗鏤雕,石級朱門,珠簾垂掛。正在這時,樓內琴聲歡快,如小溪淙淙,似有迎客之意。忽然,琴音嘎然而止,就象水入靜湖,無聲無息。
樓門站一老婦,見古三重到來,輕施一禮道:“古公子,我家小姐有請。”說罷轉身,頭前帶路進屋。
諸葛定天幾人心中納悶,心想:這老婦怎么知道他們要來,還知道盟主的名字,不覺心生警惕。
古三重四人隨老婦來到屋里,有一如丫鬟模樣的年輕女子招呼四人坐下,倒上香茗。這間客室并不太大,朱漆桌椅,花鳥屏風,山水隔斷,盆栽花瓶,陳列擺放有序。
這時,有一紅衣女子飄然從樓上下來,她長裙拖地,紈帶輕飄,高髻鳳釵,容貌嫵媚,體香如幽蘭。猶如天界仙女下凡。來到古三重幾人跟前,優雅施禮道:“古公子,各位大俠,小女子這廂有禮了。”眾人急忙起身回禮。
稍停又道:“諸位稍坐,古公子請跟我上樓一敘。”說罷,轉身先自上樓。
古三重怕王玉主擔心,看她一眼,微微一笑,以示寬慰。隨后跟著上樓。心中卻想:不知她想要私下對我說些什么?
來到樓上,哪女子讓坐。古三重打量這房間,這房間布置精巧雅致,靠窗有一琴架,上放古琴,古三重看哪古琴,只見這古琴黑中泛著黃絲,古色古香,琴頭卻有一處醒目紅色,宛如鮮血,極是刺眼。哪女子走到琴前,款款坐下,并隨手拿起身邊一白色毛絨狐貍,抱于懷中道:“古公子,小女子姓張,名琴桐。這古琴叫仙桐,是家師傳于小女子。家師曾給我說過,這古琴原是一棵梧桐樹精,由于調戲了棲于它上面的鳳凰仙子,獲罪被殺,這琴就是用這棵梧桐樹精的軀干由天宮中的制琴大師天工制作的,琴頭上的這塊紅色就是梧桐精的心臟。”說完,象是無意似的用纖纖玉手輕輕撥了一下琴弦,并道:“古公子,請看河對面的酒幡。”
古三重不知何意,便抬頭向對岸看去。從這里到對岸酒肆足有二十幾丈,酒肆門口,有一碩大酒幡,如旌旗般站立。只聽琴弦“叮咚”一響。在看哪酒幡,如遇狂風,瞬間一折兩段。古三重大驚,此女竟能以琴聲擊殺。放眼江湖,沒有一人能有如此功夫。
正待張口相問,張琴桐卻先開口說道:“我本是女媧娘娘身邊的琴童,因犯宮規,被罰入凡間,這琴就是我的兵器。”見古三重吃驚表情,“古盟主,不必吃驚。我今天引你前來,就是要告訴你,因你肩負抗金大業,拯救百姓于水火,我愿隨你共赴危難,戴罪立功,以贖我罪,好早日回宮,伺候娘娘。”見古三重默然沉思,張琴桐又道:“張盟主不必懷疑我的身份,我豈能騙你。不過,我雖然是仙,現在亦是凡人,盟主不必在意。如有需要,盡管驅使,我當無二話。”
見張琴桐如此,古三重急忙道:“張姑娘誤會了。現在正是用人之際,有張姑娘在側,正是如虎添翼,古某求之不得”
“還有一事要告之盟主,我有一碧目白面玉狐,是我下凡之時在昆侖山麓所收,已有千年道行,已可幻化人形,我已奉女媧娘娘之命,派她潛入金宮,讓她媚惑金主,禍亂宮闈,擾亂朝綱。盟主請看,就是這畜。”張琴桐把懷中白色毛絨狐貍給古三重看。
古三重進來之時,就見她抱一白色毛絨玩物狐貍,心中正在好奇,一般女子,不是手拿團扇,就是手拿香帕,還從沒有見過懷中抱玩物狐貍的。看哪白色狐貍,只見她通體雪白,一雙碧眼,宛如鑲嵌的兩顆藍色寶石,嘴尖牙利,極是可愛,沒想到卻是一只真的狐貍精。
“她現在正在金國宮中,我們現在看到的只是她的一個皮囊。不過,我可隨時喚她回來。”張琴桐邊說邊用一只玉手撫摸哪狐貍的身體。
這時候,古三重忽然看到哪玉狐一雙碧眼正脈脈含情的看著自己,她媚目流轉,眼送秋波,極是妖媚惑人。看到這妖媚眼神,古三重只感到有點懾人心魄。他心神不覺一震。急忙避開了哪惑人的眼睛。以他的定力,他幾乎都有點把持不住。剛才,他還有點不相信張琴桐的話。神仙的故事都聽的多了,又有誰見過真正的神仙。這時,他卻有點相信了。同時,他又想到王玉主的身世,心中在不懷疑。
“我雖然被貶下凡,可多少還有些法術,到時也許還能派些用場。在說,危機時刻,我還可以喚我姐妹前來幫我。我有一師妹,名叫白琪兒,是女媧娘娘的棋童,她可撒棋成兵。兩軍對陣之時,善于排兵布陣,很是厲害。”
古三重聽完張琴桐之言,躬身行禮道:“古某替天下百姓謝張小姐大義。”
“古盟主不必客氣。”張琴桐道,“不過,今天這事,不可讓任何人知道。恐泄露天機”
“古某明白,張小姐放心就是。”古三重道。同時心想:不管她是不是神仙,但她的武功確實厲害,有她相助殺敵,自己多了一個厲害的幫手,正是求之不得,也是一件好事,何樂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