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書通識中國五千年趣聞傳說(圖文典藏版)
- 劉翠清
- 1152字
- 2019-10-30 15:54:27
王亥開商業先河,上甲微為父報仇殺綿臣
上甲微是商部族的第九任首領,在歷史上的功績相較于他“華商始祖”的父親而言,并不卓著,但他卻是上古時期難得的鐵血男兒。而上甲微為父親王亥報仇,痛殺綿臣的故事,更是被傳為佳話。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上甲微的父親王亥,是華夏商人、商品、商業的締造者,華商始祖,商族先公之一。夏少康十一年,王亥的父親冥,受夏朝之命,被派去治理黃河水患,而那時年少的王亥,便已經開始協助父親,在治理水患方面施展自己的才華。時至夏杼十三年(公元前1920年),冥因積勞成疾,病故于黃河岸邊。其子王亥接替其位,成為商民族的第七任首領。
即位之后,王亥為了讓各地運輸更具效率,將部族智囊集中在一起,一同發明創造了牛車。這在當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其后,王亥又研究出馴牛之術,商部落的農業和畜牧業因此更加快速地發展了起來。
從人類文明和歷史發展來看,王亥無疑是推動者。但是就商部族本身而言,牛車的發明和馴牛術,直接導致了商部族物品生產過剩。自產無法自銷,所以,王亥及部族成員便用牛車拉著貨物,到外部落去做交易。此舉開創了華夏商業貿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們開始把從事貿易活動的商部落人稱為“商人”,把用于交換的物品叫作“商品”,把商人從事的職業叫作“商業”。
王亥最后一次外出經商是夏泄十二年(公元前1719年)。這一年,他和弟弟王恒載著貨物,趕著牛羊,一起從商丘出發,長途跋涉到了有易部落(今河北易水一帶)。有易部落首領綿臣,竟然見財起了歹意,殺害了王亥,扣下了牛羊和全部貨物,并將王恒等人驅逐出境。王亥的弟弟王恒日夜兼程逃回商丘,差點餓死在路上。
王亥被殺,其子上甲微甚為悲憤惱怒,誓要為父親報仇。但由于諸多原因,當時未能立即出兵。四年后,上甲微組織武裝隊伍,并聯絡河伯部落共同出征討伐有易部落。雙方在易水之側激戰,最終有易部落被徹底擊敗,其首領綿臣在混戰中被上甲微親手斬殺。上甲微報了殺父之仇,進一步擴大了自己的勢力。
商湯滅夏建立商朝之后,特追尊王亥的廟號為高祖亥。此后歷任君主為了紀念祖先的功勞,每年都會舉行大規模的祭祀活動。
趣味鏈接 王亥之死的另一種說法
關于王亥的死,民間還流傳著另一種說法。當年,王亥攜牛馬來有易部落經商,有易部落首領綿臣,特設酒宴宴請王亥及其弟。但觥籌交錯間,王恒對綿臣的妻子一見傾心,而綿臣的妻子非但對王恒無感,且對王亥表現出濃情蜜意,這讓王恒妒火中燒,備受煎熬。于是王恒聯合一位衛士,趁王亥迷醉之際,用斧頭將王亥的身體切成了八塊。不過事情很快敗露了,當綿臣查清楚王亥的死因后,將王亥帶來的牛羊財物都占為己有,然后將其拋尸荒野,將王恒趕出了有易部落。
不過,據后來挖掘出的甲骨文記載,王亥確為有易君所殺,而王亥之子上甲微,又殺了有易君復仇。由此可見,王亥死于其弟之手的說法并非事實,而是后人杜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