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書通識中國五千年趣聞傳說(圖文典藏版)
- 劉翠清
- 871字
- 2019-10-30 15:54:27
防風晚至,遭大禹斬殺
禹治水成功后召集天下各路諸侯于會稽山慶功。慶功大會一開就是三天,但作為離會稽山最近的防風氏,卻始終不知所蹤,直到慶功會即將結束,防風氏才氣喘吁吁地出現在禹面前,這讓禹十分不悅。問其原因,防風氏戰戰兢兢地說,在路上碰到天目山“出蛟”,苕溪河“泛洪”,水急浪高無法渡河,因此遲到。
治水成功已天下皆知,而禹的耳邊這幾日更多是奉承話、頌揚聲,聽到防風氏的借口,禹更是怒不可遏。“距離會稽山最近的是你,遲到的是你,我看居功自傲、目無君王的也是你!”盛怒之下,禹下令殺了防風氏以儆效尤。

大禹
誰知,防風氏的頭顱落地后,很久沒見出血,大家驚得目瞪口呆。過了好一會兒,竟有一股白血沖天而出。禹和各路諸侯大為震驚,為何防風氏的頭顱里,噴出的是白血呢?莫非冤枉了他?禹親自盤問左右官員,且立即派人到防風國去察訪實情。
幾天后,派去察訪的人就回來向禹稟報:防風氏赴會途中,確因天目山“出蛟”,苕溪河“泛洪”阻攔了行程,而且防風氏指揮部下打撈落水的百姓,忙得幾天無暇吃飯。
禹聽后懊惱不已,想到防風氏疏導千河百港流歸太湖,又在防風領地內疏通了湘溪、英溪、阜溪、塘涇河,開鑿了下渚湖通往東苕溪的河道;還跟隨自己風里來雨里去,幫自己立下治水大功,而自己卻一時糊涂冤殺了他,實在不仁不義。
后來,禹下令敕封防風氏為防風王,令防風國建造“防風祠”,供奉防風王神像,讓官府和百姓每年祭祀。祭祀日是夏歷八月廿五,并載入夏朝祀典,傳之后世。據傳,禹王還親臨防風國參加了防風王的第一次祭祀儀式。
趣味鏈接 武康人自建防風廟
據傳,防風氏被大禹冤殺之后,尸體被運回武康。但禹并未建防風廟。后來不知在哪朝哪代,一個打更人在深夜打更時,突然看見武康縣城樓上有一道鬼影閃過,嚇得拔腿就跑。次日,有人將此事報告了縣老爺。而這事亦在武康縣不脛而走,人人恐慌,有人說那是防風氏的冤魂在城樓上飄蕩。
過了幾天,縣老爺身邊的一位幕僚對他說:“防風氏是武康先祖,又是為救百姓于水患而遲到,被大禹錯殺,武康縣不設一座祠廟以示紀念實在說不過去!”幕僚的一番話讓縣令恍然大悟,很快,他便籌資修建了防風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