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逃
- 焚琴煮鶴
- 睡著了的貓
- 1640字
- 2019-10-26 10:52:16
杜衡轉身跪坐下來‘是什么?’
‘杜姑娘請閉眼。’毓鐘取過細羊毫筆,鋪開筆墨,沾了沾紅山茶花色。
杜衡聽見“噠噠”的腳步聲,少頃,便投下一陣陰影,她感覺到左臉胎記處傳來絲絲清涼,正欲睜眼,便聽見面前低沉的嗓音叫住她。
‘焚琴姑娘,別睜眼,這畫會暈開。’
杜衡便老老實實地閉上了眼,但她微微瞇著眼,看到的一切都蒙上了一層紗似的,包括面前這個腰間懸著翡翠馬,白衣雕鶴,烏發如黑玉的俊美男子,她‘嘿嘿’地笑了幾聲。
‘姑娘可是有什么開心事兒嗎?’杜衡頭頂傳來他溫熱的呼吸,慢條斯理的。
‘毓公子,其實剛才是妾身騙你呢,其實,妾身爭強好勝得很,哪有這門子心思想著什么“中和之美”“中庸之道”只不過擔心公子耍賴,是拖延時間的伎倆罷了。’說完,杜衡有些不好意思,而毓鐘卻是會心地笑了。
‘姑娘,依您這性子,如何會在這露水之地?’毓鐘躊躇了一會兒還是問出了他一直以來的疑問。
杜衡的臉上染上幾分恨意:‘說起來,毓公子可要當心裴恪那狗賊,家父本是禮部侍郎,就是因為裴宰相和剛才的那溫知府,向皇帝進諫讒言,竟生生把無任何過錯的父親和全家流放到柳州,后來老天不睜眼,連續三年幾乎寸雨不下,糧食根本顆粒無收,家父沒了,妾身無親無故回到了家鄉建康,窮途末路之際,虧得被撿回一條命,幸是妾身生得丑,才免得了接客的差事,也就搗搗衣,燒燒水的,也落得個輕松。現如今裴賊正一步步排除異己,公子久居官場可需曉得明哲保身之法,莫著了奸佞的道。’
‘嗯……’毓鐘鼻音表示了解。
‘焚琴姑娘,可以睜眼了。’說完,毓鐘便牽著杜衡的手在菱鏡前坐下,杜衡皮膚本就白皙,而毓鐘在她左臉狹長的胎記上畫了一枝赫然挺立的紅梅,相襯著就像是雪地一枝獨秀的臘梅,就如同杜衡這香草般的氣節。
‘焚琴,讓我一直為你畫梅可好?’毓鐘望上她無比清明的眼睛,他想這是他此生最沉重的承諾。
杜衡迎上她的目光柔柔地道上了一句:
‘好。’
毓鐘贖下了杜衡,從此杜衡與毓鐘形影不離,耳鬢廝磨。”
臺上的說書姑娘還在講著,我
顧居安聽見玄衣郎湊過來小聲地說:“可我從前聽說啊,這杜姑娘最后是被毓侯爺親手了結的,據說是一劍刺進要害,一點情面都不留。沒想到這兩人還有這么一段呀。”
顧居安心下一緊,點了點頭繼續聽說書姑娘講述。
“杜衡常常陪著毓鐘一同出入一些詩會,杜衡頰邊的紅梅也越發嬌艷起來。常常有人打趣說道以后也要給自家夫人畫‘紅梅妝’但怕是怎么學也學不出這毓靈秀的筆風,也是,只有這杜姑娘才襯得起這君子花。每次聽到類似的話,杜衡都會微微低下頭淺淺地笑。
而裴恪當時也按照承諾把兩只白枕鶴贈與了毓鐘。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發展。
而裴恪怎么可能會安分下來,先是逐步除去硬刺,后是威逼毓鐘寫表,可這把氣節看得比生命還重的毓鐘怎么可能會茍同,再是以這毓家的侯位、命要挾,要知道把祖業敗壞是罪大惡極,可家訓便是忠君,怎肯叛國寫詔。毓鐘一氣之下把當年裴恪送的那兩只鶴給砍殺了。當時裴恪之心路人皆知,不少文人墨客得知毓鐘反抗裴恪,心生慕艷之意,聽說毓鐘傾慕于一位有骨氣的姑娘喚作焚琴,相對仗“煮鶴公子”這名字便不脛而走。
毓鐘這 煮鶴公子之名就這樣在民間傳開了。
裴恪見毓鐘不肯誠服于自己,而毓鐘才華橫溢,是不少學者心之所向,頗有領袖之風,一旦落入敵方必定成為一把棘手的利劍,便向皇帝進言道:
‘毓侯明知兩只仙鶴是圣上所賜,卻把鶴宰殺,此謂把圣上不放在眼里啊。’
‘毓侯生性愛“鹿鶴”這“鹿鶴”是“六合”是“天下”呀,毓侯他是想要皇上您這天下呀!毓侯不可不除呀!皇上!’
‘毓侯沉湎酒色,還和勾欄子里的女子不清不楚,這有失體統啊……’
光這三條,條條可置毓鐘于死地,終于圣上下旨‘削侯位,三日后行腰斬。’毓鐘接完旨后,環視了四周,嘴角一勾,一把扯下腰上懸著的翡翠馬,說道:
‘這狼奔豕突的官場,不做也罷。’
當天夜里,杜衡躺在毓鐘懷里,看著毓鐘的眼里溢出淚來,怕是說了今生最大膽的話:
‘靈秀,咱們逃吧。’
毓鐘看著懷里淌著淚的姑娘,笑著說:“好。”
你知道嗎。靈秀,還有三日就要奔赴黃泉,你卻這么輕松地說出這個字,我真的特別想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