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95章 濃情百世

  • 伐夜使
  • 笑輕吟
  • 3033字
  • 2023-02-24 14:05:36

本應只有一世,卻不知不自覺間走過百世。

是月于濃情中沉淪,還是她不忍進入下一個階段——為何要交由她來主導,她怎能下得了決心在下一世就斬斷風、月之情。

“我會帶著全部的記憶,為迷惘的你,指引前進的道路。”

……

北平的春夜,梨園戲臺燈火通明。

軍閥之子周風厭倦了觥籌交錯,信步踏入這市井喧囂。

臺上,水袖輕揚,杜麗娘幽怨婉轉的唱腔如泣如訴: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扮演者正是明月班的臺柱——柳月。

她的眼波流轉,顧盼生輝,瞬間攫住了周風的心魄。

自此周風成了戲園常客,不穿戎裝,只著長衫,每晚必送一束沾著露水的林蘭到后臺。

柳月起初對這個權貴子弟充滿警惕,卻在日復一日的真誠與他對戲曲的深刻見解中,心防漸融。

她唱“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時,目光總會落在他的身上。

然而,得知自己兒子整日流連煙花柳巷之地,周大帥大怒,卻不愿將怒火發在兒子身上。

所以這怒火,便要明月班來承受。

強權之下,明月班危在旦夕。

柳月不愿連累班主與眾人,更不愿成為周風的負累,決定悄然離開北平。

離城那夜,寒星點點,周風卻不知如何出現在她必經的巷口。

“跟我走,月兒。”他眼神灼灼,不容拒絕,“天涯海角,我護你周全。”

沒有驚心動魄的追捕與殉情。

周風憑借智慧和暗中部署,制造了柳月病逝的假象,瞞天過海。

他放棄了唾手可得的權勢,帶著柳月遠赴江南,在一座水鄉小鎮開了間小茶館,名喚“風月小筑”。

周風學著經營,柳月偶爾在茶樓清唱。

戰火紛飛的年代,他們偏安一隅,守候著這份來之不易的寧靜。

周風讀書寫字,柳月烹茶唱曲,日子滿溢馨香。

她為他生兒育女,他視她如珍如寶。

……

京城,同仁堂藥香彌漫。

御醫世家傳人趙風,心懷仁術,暗中救治因維新變法而受傷的志士。

一個風雨交加的深夜,急促的敲門聲猛然響起。

門外站著渾身濕透、男裝打扮卻難掩清麗的林月,她懷中抱著的,是重傷的同伴。

“大夫,求您救他!他是…好人!”

林月眼神焦急而倔強。

趙風不問來歷,立即施救。林月不顧男女之防,熟練地幫忙清洗傷口、煎煮湯藥。

趙風驚訝于她果敢與對西洋醫藥的了解。

傷者脫險,林月才卸下心防,坦言自己是支持維新的進步學生。

危機四伏的時局下,共同的信念與仁心讓兩顆心彼此靠近。

林月欣賞趙風的醫者仁心和不懼強權的勇氣,趙風則被林月的聰慧、膽識和熾熱的愛國情懷深深吸引。

他們常常在藥鋪后院的小書房,一個研讀醫學藥典,一個琢磨新學思想,燭光搖曳,心意相通。

政變開始,風聲鶴唳。

林月因散發傳單被通緝畫像。

趙風當機立斷,利用家族人脈,巧妙的將林月送出了京城,隨即辭去太醫院職務,對外宣稱游歷行醫。

兩人隱姓埋名,一路西行,最終尋得一山清水秀之地落下腳來。

趙風懸壺濟世,深受鄉民愛戴。

林月則開辦新式學堂,啟迪民智。

他們遠離政治旋渦,在亂世中耕耘出一片充滿希望與愛的凈土。

閑暇時,趙風教林月辨識百草,林月為趙風讀報講天下大事。

戰火離亂,卻未曾侵擾他們的家園。

……

西湖湖畔,龍井飄香。

陳氏與鄭氏,為兩大茶商世家,因祖上爭貢茶結怨,勢同水火。

陳家少爺陳風,灑脫不羈,厭煩家族爭斗,常獨自上山巡防野茶。

一日,春雨初霽,他在獅峰山腰,遇見一位正在采摘明前嫩芽的少女。

她動作輕盈,笑臉嫣然,與山間云霧好似融為一體。

“姑娘采茶手勢極妙,可是鄭家‘雀舌’的傳人?”

陳風忍不住上前搭話。

少女正是鄭家千金,鄭月。

她聞聲抬頭,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和警惕,隨即落落大方:

“公子眼力不錯。陳家‘旗槍’亦是名品,何故來此?”

陳風坦言只為尋訪好茶,不論門戶。

兩人從茶經陸羽聊到炒青火候,竟越聊越投機,一時忘卻了家族恩怨為何物。

此后,陳風經常“偶遇”鄭月于茶山,交流制茶心得。

鄭月發現陳風并非紈绔,對茶道也見解獨到;

陳風則傾慕鄭月的靈秀聰慧和對茶葉的赤誠之心。

紙總歸是包不住火的,兩人的私情終還是被家里發現。

兩家震怒,勒令二人斷絕往來,并加緊為二人各自安排婚配。

眼看鴛鴦即將遭遇棒打,陳風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

他主動邀請,鄭家家主品茶論道,席間,他獻上自己精心研制的、融合兩家之長的新茶——

茶湯清碧透亮,香氣馥郁悠長,入口甘醇鮮爽,回味無窮。

“此茶何名?”鄭父問。

“尚未取名。此茶生于獅駝,采于明前,融陳、鄭兩家工藝所長。晚輩斗膽,想請世伯與家父共品,并為此茶賜名。”

陳風不卑不亢。

鄭父細品,眼中精光閃爍。

陳父亦被茶香吸引。

一場本該劍拔弩張的會面,竟在氤氳茶香中變得緩和。

陳風借機坦言心跡,愿以新茶制法作為聘禮,求娶鄭月,并承諾兩家共享此茶之利,化干戈為玉帛。

新茶的魅力與陳風的誠意,加上鄭月非君不嫁的堅持,最終打動了雙方家長。

那款融合了兩家心血與一對璧人愛情的新茶,被命名為“風月同天”,成為貢茶新寵,也徹底化解了兩家的百年積怨。

陳風與鄭月婚后琴瑟和鳴,共同經營茶莊,將“風月同天”發揚光大。

他們走遍名山大川,尋訪奇茶,著書立說。

西湖邊,常能看到他們攜手賞月的身影。

……

臨安城,西湖畫舫,絲竹管弦。

落魄書生陸風,才情橫溢,卻屢試不第,常于湖畔賣字畫為生。

歌女秦月,色藝雙絕,尤擅歌詠柳詞,一曲《雨霖鈴》唱得哀婉動人,是畫舫上的明珠。

陸風為生計,常替畫舫抄寫曲譜歌詞。

一次,秦月演唱他新填的詞作《水調歌頭·秋思》時,聲情并茂,觸動人心,贏得滿堂喝彩。

秦月好奇詢問新詞作者,得知是艙外那位清貧卻氣質卓然的書生。

她主動尋去,兩人在船尾清風明月下,談詩論詞,相見恨晚。

陸風欣賞秦月的靈性與對詞曲的深刻理解,秦月則仰慕陸風的才華與風骨。

身份云泥,情愫暗生。

畫舫主人覬覦秦月美色,欲強納為妾。

陸風憤懣卻無力阻止。

秦月不愿屈從,更不忍連累陸風,心生絕望。

轉機出現在一場文人雅集。

某位致仕高官,在雅集上聽到秦月演唱陸風新詞,對陸風的才學格外賞識,大為贊賞。

聊天之下,得知二人困境,這位開明的老者當即出手相助。

他認秦月為義女,脫其樂籍,又資助陸風安心讀書,并為其引薦名師。

而陸風也不負眾望,在幾年后高中狀元。

他第一時間趕回臨安,不是為了彰顯自己變得高貴的身份,只為迎娶秦月。

在秦月義父的主持下,早就私定終身的兩人,終成眷屬。

此后,陸風為官清正,秦月則在家相夫教子,閑暇時教習歌樂。

陸風一生寫下無數詩詞,其中最美的篇章,皆為秦月所作。

晚年致仕歸隱,兒孫繞膝。

秦月在滿院桂香中對陸風說:“風郎,這一世,幸遇貴人,得脫樊籠,與你詩酒唱和,平安終老。愿生生世世,我名中有月,照你詞中之風。”

陸風握緊她的手,笑容溫潤:“月兒,你我風月相依,此心永契。”

……

將軍府侍衛長風,與絲綢之路上來的胡姬舞女阿史那月,在熱鬧的西市相遇。

她的胡旋舞如月下精靈,他的英武沉穩讓她心安。

沖破文化偏見,長風放棄軍職,與阿史那月遠赴西域,在敦煌附近綠洲定居。

他守護商隊,她教授舞藝,將不同的文化交融在舞步和生活中,恩愛到老。

……

一世一世又一世,天涯海角會相遇……

-----------------

梨園燈火映水袖,你眼底落滿星斗

那夜林蘭沾露,悄悄叩醒我心頭

戲文里唱盡離合悲歡

卻不敢問,這一折能唱多久?

……

你掌心藏江南的溫柔,說天涯帶我同游

可亂世如茶苦,沉浮間燙痛咽喉

若下一世你忘了回眸,

誰為我續,這半盞涼透的愁?

……

風啊,慢些走——

別讓輪回吹散相扣的雙手

月啊,替我留——

照他眉間那道熟悉的溫柔

百世不長,我卻怕弄丟

你長衫上那縷春雪初融的皺

……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桓……”

……

風啊,別回頭——

我怕淚痕洇開你畫的春秋

月啊,葬我眸——

化作他杯中最后那抹溫柔

若再相遇,請讓月光,

先吻上你,再請風兒吻我顫抖的眉頭……

……

啊——

茶煙繞指柔,戲臺落雪厚

我們啊……還能否再白頭?

《月的獨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县。| 建湖县| 永平县| 崇州市| 蒙城县| 景洪市| 柘荣县| 盈江县| 望都县| 嘉鱼县| 新津县| 临汾市| 犍为县| 盐山县| 阜宁县| 保康县| 江达县| 临城县| 忻州市| 建湖县| 固阳县| 武定县| 南澳县| 鹿邑县| 平潭县| 保康县| 延庆县| 白银市| 晋中市| 习水县| 弋阳县| 高邮市| 乐东| 古丈县| 澎湖县| 瓮安县| 绥芬河市| 轮台县| 五莲县| 武功县| 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