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許多痛苦,其中“生長的痛苦”其實就是喜悅。
我們經濟開發的速度很快,其他方面趕不上,以致社會上有很多現象不相調和,恰似孩子在發育期間穿著擠痛了腳的鞋子、緊身的衣服。我們可以隨手舉一兩件眼前的小例子。
公務機構發出來的表格,住址一欄又窄又短,寫不下填表人的詳細地址。所以然之故,是因為這些表格沿用多年前的老樣子反復復制,不加調整。可是都市建設突飛猛進,許多人的住址在街巷之外有了弄、號、幾號之幾,再加上一個括弧注明幾樓。這一串數字又長又啰嗦,當年的那個小格子如何裝得下?
辦公務的人也明明知道大家的地址變復雜了,可是總忘記把那個小格子放大。蓋公寓的人也知道今天的人郵件多了,印刷品的體積大了,可是仍然照十年前的尺寸做信箱。其實今非昔比的景象觸目皆是,舉例言之:從前詩人的感傷由于“物是人非”,而今則由于“人是物非”。從前是“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現在是“桃花不知何處去”,人面仍在原地,種桃花的地方蓋了保險公司大樓,“人面”在六樓辦公。切勿再等因奉此陳陳相因。把嬰兒時期的鞋子丟開吧,高高興興地丟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