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財富自由之路:你的第一本理財書
- 宋瑞云
- 1374字
- 2019-12-05 15:39:57
理財和投資有著什么樣的區別
經典提示
理財比投資更重要。
理財困惑
理財和投資有著怎樣的區別,二者又有著什么聯系呢?
理財智慧
1.理財并不等于投資
理財的目的是增加收入,提倡理性消費和支出,而投資是為了讓錢生錢。
理財比投資寬泛得多。我們不能簡單地將炒股等投資行為等同于理財,而應將理財看作一個系統,炒股、儲蓄、保險等都只是它的一個“器官”,通過多個“器官”互相配合,使系統保值增值,讓自己生活無憂。
如果一個月收入2000元的中低收入工薪階層看不清自己的實力,只看到別人的賺錢神話,于是硬要去炒樓、炒股、炒期貨、炒外匯,這只是一種投機或者賭博,根本不是投資。所以,不要看到房價暴漲、股價暴漲、商品期貨價格暴漲等新聞就憤憤不平,也不要因為那些億萬富翁可以輕松地賺到100萬就心里不平衡。因為他們的100萬是通過1000萬賺來的,這樣算來,利潤也只是10%,而你只是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根本不具備這個資本和能力。
要知道,每一個有錢人都是從最初的一點一滴積累而來的。作為工薪階層,不能好高騖遠,而是要腳踏實地,從一點一滴做起,通過智力投資來實現百萬、千萬的財富夢想,如考研考博考證書,從高位直接切入大企業的中高管理層拿高薪,或直接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去創業,而不要成為一個冒險家。
2.理財比投資更加重要
國家的政策、股市的行情都是無法預測的。所以,從事各種風險投資之前,必須做好虧損的心理準備。很多人把風險投資當成致富的手段,當作家庭理財的主要手段。如果你的收入狀況較好,承受能力較強,并且年輕,還可以一試,但千萬不要把賭注都押在風險投資上。因為理財比投資更加重要,理財是一份規劃,是對未來買房、買車、子女教育、退休養老等方面的財富增值計劃。它不僅要考慮財富的積累,更要考慮財富的保障。
3.不要讓欲望變成失望
開源的途徑有很多,投資只是其中的一種,而且是風險最大的一種。但做決定前一定要慎重,因為投資對于許多人來說,是條不歸之路。投資國債的,很多最終變成基民,很多基民最終又會變成股民,所以要避免踏進金融業的大門成為金融的奴隸。
投資理財的“三三”法則
理財的內容非常豐富,包括儲蓄、國債、股票等,但對每個家庭而言,并不是都需要去嘗試。像炒外匯、炒金、期貨等投資風險極高的品種,不具備專業知識,最好不要去碰,否則容易遭受損失。

由于每個家庭的年齡結構不同,收入情況和興趣愛好也不同,所以,家庭理財也要因人而異。
工薪階層可以大膽地投資,但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借錢,不要抵押,不要典當,不要刷信用卡,不要將全部資產押上。
4.平時要建立應急基金
我們要更好地理財,就要在平時建立應急基金,手上要有現金或者現金等價物,如隨時可以提取現金的銀行卡。不要認為基金或者股票有很好的流動性,就可以等同于現金。
5.要正確運用信用卡
當意外事情發生時,如失業或者疾病,信用卡透支額可以幫你渡過難關,這也正是信用卡最大的作用,千萬不要用信用卡去購買一些沒用、自己無力購買的東西,讓自己背負債務。
另外,中國已經有幾億人在用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方式支付生活消費,它們存取方便,安全性也比較高,還具備理財功能,是普通人理財的一項較好的選擇。
理財鏈接
有些風險是你能承擔的,但有些風險帶來的財務波動太大,是你不能承擔的。在理財時,一定要量力而行,不要把理財變成賭博。
正確使用信用卡,拒做卡奴。
建立好家庭的應急基金,用閑散的資金去投資理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