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計算機:穿越未來世界
- 李聯寧
- 1803字
- 2019-11-15 20:37:38
1.6 未來世界是量子互聯網的時代
預計2030年前,量子計算機將投入實際應用,解決許多具有重大經濟和社會價值的問題。
1. 量子通信“無條件安全”
2016年8月,中國發射了世界上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并已建成量子通信“京滬干線”,在全球處于領跑地位。據預測,到2030年,量子通信將實現大規模應用。經典通信的硬件設施不會被取代,只需在原有設施上“錦上添花”——在通信發送端和接收端安裝單光子探測器、量子網關等量子加密設備,即可在電話、傳真、光纖網絡等原有通信網絡中實現量子通信,安全性大幅提升。中國正在構建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如圖1-18所示。

圖1-18 中國正在構建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
與經典通信不同,量子通信可以將信息編碼,加載到單個光子的量子疊加態的偏振方向上。單光子是光能量的最小組成單元,不能被再分割,量子狀態無法被精確復制,任何竊聽行為都會對其造成擾動,從而被通信雙方察覺并規避。通過量子態傳輸,通信雙方協商生成量子密鑰,再加上對信息進行“一次一密”的加密保護,真正實現信息在傳輸中的完全隨機、不可破譯,從根本上解決通信安全問題。
2. 量子計算機將“秒殺”超算
利用0+1、0-1等量子疊加態,各國科技人員還在研發量子計算機。隨著可操縱的量子數量增加,量子計算機的計算能力會指數級上升。
指數級上升的威力有多大?印度的棋盤麥粒故事很能說明問題。舍罕王打算獎賞國際象棋的發明人——宰相達依爾,就問他想要什么。達依爾對國王說:“請您在這張棋盤的第一個小格里,賞給我1粒麥粒,在第二個小格里給2粒,第三個小格里給4粒,以后每一小格中的數量都比前一小格加1倍。請您把擺滿棋盤上所有64格的麥粒,都賞給我吧!”國王覺得這個要求太容易滿足了,就命令手下搬來幾袋麥粒。當記數開始一段時間后,國王才發現:就算把全世界的麥粒都拿來,也填不滿這些象棋格子。
同樣道理,當量子計算機可操縱的量子數達到一定級別,它的計算能力將會十分驚人。當計算機發展到50量子比特的時候,就能夠實現“量子稱霸”,對特定問題的處理能力遠超現在的超級計算機。這意味著,許多大規模計算難題能得到有效的解決方案,在密碼破解、氣象預報、藥物設計、金融分析、石油勘探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
3. 中國量子通信技術領跑全球,未來十年擬構建量子互聯網
最開始,人類結繩記事;然后,人們用語言和文字溝通;再后來,手機、網絡成為必需品。信息傳輸,早已從如何傳輸,走入了“如何安全傳輸”的年代。
中國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的發射成功,有望讓量子通信真正進入廣域傳輸時代;其“測不準”“不可復制”等特性,使得其傳輸的信息在理論上永不會被解密。
不過,發射衛星只是一個起點,在“宏偉量子大廈”中,量子“京滬干線”正在飛速搭建,天地一體的廣域量子網絡指日可待,市場應用不斷突破。在第二次“量子革命”中,中國正在領跑。十年磨劍,量子通信從“三點一線”走到“洲際傳播”。
目前,中國工商銀行、北京農商銀行等多家銀行率先試用了量子通信加密技術。從理論上講,通過設備產生量子密鑰,再對數據進行加密傳輸,是不會被竊取的,這對金融數據傳輸是非常必要的。
量子“京滬干線”總長2000多千米,建成后,目標應用于軍事、金融、政務等領域信息的安全傳輸。金融機構、媒體、大型企業,都可以成為量子通信的用戶。
4. 競爭加劇,“第二次量子革命”出現
量子信息技術方興未艾,這一領域的國際競爭也在不斷加劇。2017年以來,歐美紛紛提出“第二次量子革命”計劃,加大基礎研究和產業發展方面的投入。
2017年3月,歐盟委員會發布《量子宣言(草案)》,計劃于2018年啟動10億歐元的量子技術項目。其中,在量子通信方面,規劃5年內突破量子中繼器核心技術,實現點對點安全量子通信。10年內實現遠距離量子網絡、量子信用卡應用等,目標是融合量子通信與經典通信,保衛歐洲互聯網安全。美國更是將“量子躍遷”作為“六大科研前沿”之一,認為人類正站在下一代量子革命的門檻上,量子力學正在導致變革性技術,必須加大投入促進交叉性基礎研究。
2017年5月在荷蘭阿姆斯特丹舉行了歐洲量子會議,這次會議上有參會者明確提出,歐洲要成為世界量子技術發展競爭中的領導者,并提議建設類似于中國量子通信“京滬干線”的項目。
發射全球第一顆量子通信衛星,無疑確立了中國在國際量子通信研究中的領跑地位。根據中國量子通信發展規劃,量子衛星發射及建成量子通信“京滬干線”后,國內初步形成廣域量子通信體系。到2030年左右,中國率先建成全球化量子通信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