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好工作:個人效能管理精進指南
- 張偉順
- 1649字
- 2019-11-29 20:05:54
別讓固化思維毀了你
曾經聽過這樣一個故事,郭臺銘剛開始創業時,曾受邀到一個學校進行演講。
那時學生們都沒聽過這個名字,誰是郭臺銘?他到底是干什么的?他憑什么給我們演講?結果沒有多少學生去聽,郭臺銘只能對著空空的座位進行演講。
面對這種情況,學校也覺得很尷尬,于是邀請郭臺銘再講一次,并強制要求學生們去聽,還要進行現場點名。學生們被逼無奈,只能去參加。
可是同一天同一時間,另一家大公司的一個小部門經理也來學校進行演講,于是學生們都不顧是否要點名,跑去聽另一個演講了。結果,郭臺銘面對的仍然是空空的座位。
多年以后,這些學生在電視上看到郭臺銘,后悔當年錯過了一次和名人面對面的機會,如果當年去聽演講,并且參加應聘,也許會比現在過得好吧。
這其實就是常見的思維固化的影響。
對照現實來看,如果去看電影,你會選擇比較出名的演員演的電影,還是選擇沒名氣的演員演的電影?去找工作,如果能力允許,你會選擇大的、出名的公司,還是選擇剛起步的、沒名氣的公司?去買書或聽課,你會選擇比較出名的作者、老師,還是選擇沒什么名氣的作者、老師?
圖3-1-1
有人會說,能出名就證明他有本事,我選擇有本事的肯定是比沒本事的好。但是,現在任何東西都講究宣傳包裝,有些東西只是你表面上看起來很好,但當你真正接觸以后,就會發現并不像你想的那樣。
為了名演員去看,看過后才發現是個爛片;努力進了大公司,才發現工作氛圍不適合自己,規章制度壓著自己無法發揮能力;花大價錢報了名師的課,結果除了上課時的慷慨激昂,課后卻沒有多少收獲。
為什么會形成固化思維?主要是受到兩方面的影響,一方面是人,另一方面是周圍環境。
人的影響
每次和老朋友、老同學見面,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都早早結婚生子了。因為人們的固化思維是到了一定的年齡,就必須去做這些事情。
過了25歲,還沒有結婚,就開始著急;到了30歲還沒有結婚生子,就等于人生沒有走上正軌。這個想法從老一輩一代一代傳了下來。
曾經有位同學決定要先立業后成家,但沒過幾年也匆匆結婚了。原因不是因為父母催促,而是因為身邊的朋友都結婚生子了,時間一長就感覺自己先立業后成家的想法是錯誤的,于是放棄了當初的想法,轉而和別人一樣了。
結婚后,自己的事業進展也落后了。自己一個人時,敢闖敢拼,哪怕失敗了也無所謂,于是很能把握時機。而結婚后,需要對家人負責,在做決策時,不敢冒進,要先想好退路,害怕失敗,結果錯過了很多好機會。
別人都在做,我也應該去做,這也是一種固化思維。
環境影響
之前在一家公司待過,在這家公司,第一次參加會議時就遇到了很尷尬的情況。
郵件上通知的是下午3點鐘開會,2點50分左右我就到了會議室,卻發現一個人也沒有,覺得有可能大家3點才到。結果到了3點,會議室仍是空蕩蕩的,難道是會議改時間了,可沒接到通知啊。
又過了五六分鐘,組織這次會議的人來了,看到我還很驚奇,問我怎么來這么早?不是3點開會嗎?他告訴我,公司一直都是這樣,通知幾點,到了時間人肯定到不齊,都需要等半小時左右。
一開始我還不相信,但后來自己組織了幾次會議后,發現這個問題確實存在。整體工作環境是這樣,人的思維已經固化,通知幾點開會一定要晚到,反正早到了也沒用。
這樣的思維方式,對整個公司的效率也有負面影響,僅憑一個人的力量是無法改變的,需要有嚴格的制度和人員的配合才能有所改變。
另外,還有公司強制要求加班,不加班就不是好員工,同時第二天上班還不能遲到,遲到就扣錢。在這樣的環境下,員工就會卡點來上班,反正早來了也不能早走,時間久了,思維也會固化。
其實早一點到公司,哪怕只是早10分鐘到公司,可以把今天要做的事情整理一下,能夠讓自己一天處于有條不紊的工作狀態也是不錯的。
改變固化思維,首先要自己意識到,其次要減少周圍人的影響,少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同時還可以學習一些思維方式,擴展一下自己的思路。
接下來給大家介紹幾種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的思維方式,可以提高解決問題的結構化思維,提高分析問題的金字塔思維,提高會議效率的六頂帽子思維,提高工作管理的流程化思維和提高文案寫作速度的三角對標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