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效行動:執行落地,全新零秒工作法
- 陳乾
- 1276字
- 2019-11-29 20:31:43
第三節 用碎片時間來整理思路
時間碎片
近年來,碎片化時間被廣泛提及,有些論點甚至夸大了碎片化時間的作用,如主張成功者都善于利用碎片化時間。實際上,碎片化時間是短暫的,不適合用于學習、書寫整體報告、專研某項技術、編制某個制度等需要較長時間完成的事情。但碎片化時間可以為這些事情做鋪墊,它有搭建信息網、篩選有效因素、整理思路、捕捉靈感等積極作用,利用好這些時間可以大大提高處理事務的效率。
那么,什么樣的時間屬于碎片化時間呢?我認為,20分鐘以內的零散時間就是碎片化時間。我舉一些例子會更具體形象,如等公交或在公交車上的時間;開車上下班路上的時間;約見等待的時間;午餐后的休息時間;會議中場休息時間等。這些看似不起眼的時間可以做很多事情,其中整理思路是最具價值的用途之一。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有思路,不然走一步停下來,走一步退回一步,走一步問詢一步,將造成很多反復、倒退,浪費時間沒有效率不說,還容易搞砸事情。這類事情很多人都曾經歷過。比如,上級領導交代去采購辦公用品,你去了,到了文具批發店發現品種繁多,你忘了問規格,打電話問規格,領導告訴你規格,你放下電話發現忘了問采購價位的控制范圍,于是又打電話問,領導告訴了你價格控制點,你又忘了問采購數量。這樣一來領導很可能厭煩,并質疑你的工作能力。如果你事先有了思路,問清楚這個辦公用品去哪里買,什么規格,買多少,價位控制在什么范圍,是否要求送貨上門,是否還可以通過網絡或其他渠道購買等,再去做這件事就會順利很多。
顯然,整理思路并不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或者說不需要集中大量時間進行,我們就可以通過碎片化時間進行思考。
當然,整理思路也有一些技巧可用,我來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如何整理思路。
首先要清楚,碎片化時間的特點是比較短暫,所以思考的事情不宜太復雜、體系太龐大,最好是需要解決的單一事件;如果確實有一件放不下的重要、繁雜的任務,那么可以一次只思考一個環節,之后再整合。例如,上面采購辦公用品是需要解決的單一問題,在一小段時間內尋找到思路,之后一次性與領導敲定。而繁雜的事情,如構建公司流程管理體系,這個體系涉及很多部門,不是十幾分鐘內就能全面厘清的事情。這時候我們不妨給自己分解一下,先確定框架,哪些流程通用,哪些流程部門使用,之后有時間時再思考:通用流程如何建立,部門流程又如何建立等。當然,這時候需要配備筆和紙,如果沒有,可以用手機記事本功能記錄,之后再整理。
接著,我們就要根據具體事情來確定目標,確定相關信息。比如,我們的目標是購買辦公用品,那么,就要確定購買辦公用品的品種、規格、價位等信息。
在確定目標(最好是單一目標)之后,我們要思考怎樣達成目標,需要什么渠道和方法。比如,辦公用品的采購可以通過淘寶、京東網,或者實體店、批發商送貨到門等方式完成。
之后,進行信息的搜集和選擇。結合任務要求的時間節點、價格、質量要求選擇實現渠道。需要注意的是,這里只是選擇,而非實施行為,是利用碎片化時間整理思路。
思路整理好后形成簡單方案與上級領導溝通,領導贊成哪個方案再去實施。
我把上述方法總結到下面的圖形上,以便于大家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