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口味心理學(第一季):錯亂的精神軌跡
- 張印
- 3957字
- 2019-11-29 20:20:08
第三章 易性癖
——錯亂的性別
大家是否看過金伯莉·皮爾斯執(zhí)導的電影《男孩別哭》?里面的故事曾引起公眾和媒體廣泛關注,成為一時的熱門話題。下面,我們簡單回顧一下劇情。
美國中部內布拉斯加州境內的法奧斯城,因為一個陌生“男孩”的到來打破了平靜。由于純真、帥氣,“他”贏得了很多女孩的愛慕。“他”不僅在這里結交了很多朋友,還成為全城的熱門人物,可是“他”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秘密,不能讓別人知道。
這個帥氣的“男孩”其實是一個女孩。她自稱布蘭頓·蒂納,其實她的真名為蒂娜·布蘭頓。她始終認為自己是一個男孩。為此,她從林肯市搬到法奧斯,期待能像一個男孩一樣生活,更期望著人們能夠接受“他”。
布蘭頓由于聽了新朋友倫尼的告誡——如果一個外鄉(xiāng)人在法奧斯找不到異性朋友就會被看不起,很快“他”成為這個小城的“情圣”,之后與一位單身母親坎德斯住在了一起。一個偶然的機會,布蘭頓認識了一個女孩拉娜,很快兩人墜入了情網,還與拉娜的前男友約翰認識,成為朋友。約翰與他的死黨湯姆總是酗酒、狂歡,兩人都有前科。
可是在布蘭頓交通違規(guī)被捕后,她的秘密終于泄露了。得知真相的拉娜依然愛著布蘭頓,但是約翰與湯姆知道真相后感受到巨大的羞辱,于是將布蘭頓強奸并殘忍地殺害。
大家是不是很難理解布蘭頓的做法。社會上有很多像布蘭頓這樣的人不被大眾所認可,他們其實是患有一種被稱為性別認同障礙的心理疾病——易性癖。
那么什么是易性癖呢?它與同性戀有什么不一樣呢?應該有很多人會對此感到模糊。
易性癖就是一個人對自己應有的性別判斷與自己具有的性別身份相反。也就是一個人從心理上否認自己的性別,不承認自己的性別與外生殖器所顯示的性別一樣,并且強烈地要求變換自己的生理特征。此種病態(tài)行為男女都可見,一般以男性居多,女性只占三分之一。
易性癖與同性戀的區(qū)別就在于易性癖是性別認識錯位的心理障礙,患者對自身的性別是不承認的,總認為自己是異性,而有的同性戀則對自身的性別持肯定態(tài)度。當然,兩者之間會有交叉,易性癖常常伴隨著同性戀行為。
下面我們來看一個“白天男人,夜晚女人”的實例,大家不要迷惑,看了就明白。
帥氣迷人的男孩子小希(化名)于2005年9月考上了市內的一所大學,可是他竟然在學校里悄悄服用雌性激素,也結交了自己第一位同性男友,經常穿女裝與男朋友出去約會。畢業(yè)后,小希在一家百貨商場找到一份化妝品銷售員的工作。為了避免別人的歧視與背后咒罵,他白天西裝革履地上班,同事們也很喜歡他,因為他的服務態(tài)度非常周到,人也長得英俊、帥氣,是個非常陽光的男孩。可是他們并不知道,每當夜晚下班后,小希就瞞著同事與父親,到他的一位女性好友那里換上女裝,化妝描眉,穿得性感迷人,與她一起出去逛街、美容。每當看到那些男人盯著“她”看的眼神,他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滿足感。有一次,他對家里人說出自己的愿望,他要做變性手術,要做一個真正的女人。父母震驚了,父親還多次痛斥他,由于得不到家里的支持,他只好自己攢錢做變性手術。他還透露自己是在幼兒園時開始喜歡穿女孩的裙子的,他內心一直認為自己是一個女孩。
于是,這位“做夢都想變女人”的21歲男孩,每天夜晚長發(fā)飄飄地在街上閑逛,白天西裝革履地勤奮工作,期待著有一天可以攢到足夠的錢,給自己做變性手術。
小希是一個典型的易性癖患者,這樣的患者都否認自己的生理性別,有強烈的改變性別的愿望,渴望以一種異性的性別生活在人群中。
這類患者愛穿異性服裝,就連言談舉止也與異性一樣,還常常去醫(yī)院,請醫(yī)生為他做變性手術。一些男性在青春期時,心理上便認定自己是女性,常常在生活中穿女性衣服,梳女性發(fā)型,抹口紅,描眉,嗓音尖細地說話,模仿女性姿態(tài),使用各種化學制劑脫須,墊高乳房,參加女性活動,喜愛烹飪、縫紉,性欲比較低,等等。很少一部分患者會選擇結婚,結婚后離婚的概率也很大,總是希望通過手術徹底變成一個女性。而女性患者,往往是嗓音低沉,愛穿男裝,言談舉止與男性一樣。
大家看到這里,對易性癖應該有了更多的了解,腦海里肯定會蹦出一個疑問,是什么原因導致他們變成這樣呢?不急,我們看下面的這個例子。
我:玲玲,在這里哭什么呢?
玲玲:我爸爸媽媽又罵我了,我要死給他們看,省得管我。
我:咱倆是好長時間的朋友了,能和我說說嗎?大家都叫你“假小子”,都是哥們兒了,有什么不能說的呢?
玲玲:我知道,我爸媽這樣狠心管我,就因為我是一個女孩。爸爸和媽媽都是“老古董”,他們都有重男輕女的思想。
我:他們管你是應該的,因為你是他們的女兒。只是他們的思想很難改變。
玲玲:就是,就是。你知道嗎?他們管我管得太嚴了。初中的時候,有男孩子喜歡我,我也喜歡他們中的一個,被我媽發(fā)現后,她把我大罵了一頓,還逼著我寫那討厭的保證書。爸爸媽媽還請我的班主任吃飯,讓班主任看緊我,不讓我與男生交朋友。班主任竟然當著全班人說我長得難看、學習不好,想起這些,我就恨她。
我:那你之后還有喜歡的人嗎?
玲玲:有啊,到了初三的時候,與一個女孩特要好,我們經常在一起。
我:女孩?為什么喜歡她呢?
玲玲:咱倆是哥們兒,今天對你說的話不許對別人說哦。
我:嗯,我保證。
玲玲:就是想體驗一下親吻的感覺,我們就試了試,感覺很舒服。我抱著她時,能感覺到她的乳房很大、很有彈性,就摸了一下,沒想到她渾身發(fā)抖,她說有種特別的感覺,還說我如果是男孩子,就嫁給我。我就記住了,我便說那我就當男孩,不做女孩了。
我:嗯。
玲玲:我是認真的,你看我現在剪了短發(fā),穿上男裝,還不是嗎?以前看到一篇報道,說可以通過手術變成男人,我也想去做手術。
我:再然后呢?
玲玲:我父母看到我的變化,就不擔心我與男生談戀愛了。直到高中時,我遇見小穎,她一下就喜歡我了,當時她不知道我是女孩,我也喜歡她了。之后我們就戀愛了,也在一起了。
我:她難道感覺不出來嗎?你們發(fā)展到了什么程度呢?
玲玲:哦,我們在一起時也和別人戀愛一樣,親吻擁抱。
我:然后呢?
玲玲:我就非她不娶,時間一長她知道我是女孩子后,就要和我分手,我對她做了一個承諾,說我能變成一個男人,通過變性手術就可以了。
我:我承認可以,但是你想清楚了嗎?手術可是需要很多錢啊!
玲玲:是呀,所以煩。我和我爸說了,可他根本不相信,之后,我好多次和他們要錢,他們才相信是真的。他們就每天罵我。
我:你又做了什么呢?
玲玲:我就和他們鬧,他們越罵我,我就越要做,自殺、吃毒藥、割手腕,都試過了,他們被我嚇怕了。我只是嚇嚇他們,給我錢就行,沒想死。
我:你這是斗氣,然后呢?
玲玲:爸爸死活不同意,再過兩天要帶我去看心理醫(yī)生。煩。
玲玲的父母對于異性交往過分介意,所以對她進行了封閉式管理,讓玲玲只能與女孩交往,而她在與同性的交往中體驗到了性沖動,同時伴有對同性的性好奇,便在性體驗中形成了易性取向。
還有另外一個例子,大家接著看:
小丘是一名大學生,他很希望自己能夠像女孩那樣撒嬌、任性、受寵愛,而不用像男人這樣總是要在生活中做一個強者,活得太累。他希望自己是一個女人。一場大病在他初三時降臨了,加深了他做女人的想法。那場病是睪丸炎,導致他只有一側睪丸生殖功能正常,這讓他非常自卑,身上的男子氣質也逐漸消失,他甚至有過徹底切除生殖器的念頭。進入高中后,他喜歡上一個男生,經常和他在一起,但沒告訴對方他的隱私,只是和對方保持著普通朋友的關系。有一些男生也想和他在一起,被他拒絕了,因為那些男生是同性戀者。
上了大學后,小丘變得越來越女性化,身上戴著女生的手鐲、項鏈等飾物,還噴香水,也不自覺地學女生的聲音,舉止神態(tài)也一直在模仿女生。其他同學經常開他玩笑。
他看過一些變性手術的報道,想到社會輿論的壓力就感到恐怖,更不敢讓父母知道。他怕別人知道他內心的隱私,只好想著以后到國外去做這樣的手術,現在只能不斷地克制自己。他經常幻想能像一個女人一樣結婚,在家盡一個妻子的本分,好好對待丈夫。他內心也渴望得到男性的愛。
他喜歡一個高大、健美的男生,非常愛那男生,投入了自己的全部感情,后來也告訴了那男生自己內心的隱私。兩人在一起同居,小丘不愿意裸露自己的身體,他們只擁抱、親吻、性愛撫。那男生對此產生了不滿,與他保持著若即若離的關系,而后又經常挖苦、諷刺他。他感到很痛苦,長期失眠,也難以集中注意力,天天生活在痛苦中,甚至還想過自殺。
對于易性癖產生的原因,目前科學界還不十分清楚,很多學者認為可能和患者幼年時期的生活經歷有關。比如,父母想要女孩,卻生了一個男孩,于是就按照自己的意愿給孩子打扮、教育孩子,從而讓孩子的性別認知心理發(fā)生扭曲,形成易性癖;還有一種說法,是先天易性癖,也就是胎兒的母體孕期內激素分泌不當,孩子出生后易形成易性癖。目前國外的科學界發(fā)現易性癖的傾向也與大腦組織結構有關。
大家可能會問,是不是易性癖只有做變性手術才能解決問題呢?當然不是只有這一種方法,還有很多人主張以性心理治療為主。
心理醫(yī)生在與患者建立了良好的醫(yī)患關系后,慢慢地引導患者說出內心的痛苦,并表達自己的理解與關懷,給予其一定的支持。易性癖是一種性別識別障礙,所以醫(yī)生要用準確的分析讓患者能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真正的身份,從而幫助患者渡過心理上的危機。
以下簡單介紹幾種心理療法:
認知領悟療法:讓患者認清自身的問題,接受自身的現狀,然后把患者長期以來所有的壓抑情緒全部釋放出來,調整好患者的心態(tài),最后改變患者的認知,讓患者接納自己的身份,消除其內心積壓的自卑感。
疏導療法:告訴患者易性癖形成的原因及它的危害性,提高患者對自己性別的認識,從而接受自己的身份,將患者從痛苦中解救出來。教給患者一些治療措施,增強患者矯正易性癖行為的勇氣和信心,從而讓患者性心理得以恢復正常。
變性手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讓患者的心理獲得平衡,但根據調查情況,有一些人在手術后會感到后悔,認識到這是一個錯誤。所以在做手術前一定要慎重對待,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