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博弈:非訴業務技巧與公司法務精要
- 雷彥璋
- 1998字
- 2019-12-06 17:44:39
初版自序
“我的法律意見不一定不正確,但確實能為公司化解風險找到可行的方案,或將風險控制到公司可接受的程度”。這是我為公司提供法律服務的職業理念,也是切身的感悟。
還是先談談“我的意見不一定不正確”的淵源吧。某年,A集團公司的B機構按照國務院八部委的整體布置將從A集團公司脫鉤,組建成C有限責任公司。基本政策是原B機構的職工須根據自愿原則提出參加B機構改制的書面申請,才能成為C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按照實際工作年齡折算成補償金來完成B機構評估資產的轉換)。同時,所有參加改制的職工與原單位簽訂終止勞動合同協議,同時重新與C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上崗合同。這樣參加改制的職工既是C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也可根據勞資雙方的意愿成為C有限責任公司的員工。
田某是A單位下屬B機構的正式職工。接到通知后,田某向單位遞交了申請參加改制的申請表,并在終止勞動協議上簽字,一式三份,雙方明確約定協議從公證之日起生效。第二天,田某就提出不參加改制,同時當場撕毀了一份,其中二份還沒有加蓋A單位的公章。田某還多次給勞資部門的同志打電話,提出不參加改制,但A單位勞資部門認為田某簽字并提交完全符合合同成立的要素,從而引發爭議。隨后,田某向當地仲裁機構提出勞動仲裁,訴請不參加改制,要求A單位重新安排工作。
針對這一問題,A單位組織相關人員及律師進行討論,本人受邀參加討論,提出雙方簽訂的勞動合同終止協議可以認定還沒有生效。從自愿原則來講,A單位可以讓田某回歸主業,考慮到這屬個案問題,應當不會有大的穩定問題。作為公司聘用的法律顧問,在最后陳述意見時,本人說:“我的意見不一定不正確,供領導決策時考慮。”大家哄然而笑,使原本緊張的氣氛一下子變得輕松起來。此后,只要本人參加案件討論,發表意見后,同行們總要補充一句:“雷律的意見不一定不正確。”“不一定不正確”從邏輯上來講可以理解為可能正確,但從形式上似為一定正確,應當按此意見辦,而這從語氣上緩和了很多。有時法律顧問提出的法律意見雖然正確,但不能要求顧問單位這樣做,同時,作為公司法律顧問還要提醒顧問單位既要尊重法律的權威性,又要考慮個案對同類事務的影響。因為正確的法律意見對個案正確,但對整體來講就不一定都須采納。這是法務人員應懂得的理念,也是實務中值得關注的問題。同樣,本書的很多觀點屬獨家之理念,職業之感悟,個人之言論,不一定不正確,但可供執業律師、法務工作人員、公司職業經理人、公司風險管控人員及諳熟行為經濟與博弈理念的法律人士和經濟學家參考;法律專業學生、司法考試人員、法學實務教師、法律工作者、商務人員等亦可借鑒。
作為一名公司的法律事務工作者,不僅僅是公司維護法律嚴肅性的吶喊者,更是一名自覺依法治企的踐行者。
我個人認為,法務人員的職業魅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有深厚的法理功底
作為公司法務人員,首先就要有深厚的法理功底。其法理功底不能僅憑從學校所掌握的基礎法理知識,更重要的是熟悉立法精神與背景,從中弄清法律變革的路徑,只有這樣才能對法條運用自如,才能應用得恰到好處。
二、有綜合的職業技能
法務人員對具體的法務事務要十分了解,就要有綜合的職業技能,由于每一法務的背景不同,因此所涉及的專業知識也會有差別,因此,在具體的辦案過程中,你不能說不懂就可以不出具法律意見,要出好法律意見,你得熟悉各專業的基礎知識,因此要有綜合的職業技能,你就要“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斷豐富自己的實踐總結案例,注意吸收其他同行的辦案經驗,從而不斷增長自己的閱歷與見識。
三、有良好的道德素養
法務人員不能總是油嘴滑舌,更不能曲于情面,要有基本的道德素養,并能夠始終保持其法律、道德與生活底線。法務人員不能知法違法,更不能鉆法律的空子為己謀取私利,但可以為當事人規避法律、有選擇性地適用有利于案情的法律。這就要求法務人員具有良好的道德素養,能夠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通過自己的辛勞與智慧,換取當事人的滿意與安心。
四、有細致的求真精神
公司法務人員不能為了當事人的利益而顛倒黑白,更不能為了討好領導,迎逢領導而是非不分,要勇于說真話,要依法行事,依法識別與規避風險,讓領導了解事情真相。要通過細致的工作,發揚求真務實的精神,做公司與領導的法律保護神與排雷手。
法務人員的工作能力與權威性需要良好的職業魅力作為支撐,而良好的職業魅力反過來又能促進或影響法務人員求真務實的法務態度與工作作風。
“法學本無止境,法務更無邊際”。本書在寫作過程中吸收了經濟學、心理學、哲學、法學的諸多理念,因此有別于枯燥的純粹的法學,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探索。需要說明的是鑒于實務性書稿創作與總結的需要,本書所編入案例除非特殊說明,其作者所持立場單位都冠以A公司或A集團公司,并對相關事務作了專業技術上的處理,相對方或虛擬對手都以其他英文字母冠名,個人以姓氏冠名。冠名只是一種編排識別的方式,并非特指。
是為序。
雷彥璋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