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暴力情緒產生的根源

受一些電影電視的誤導,現在的很多青少年產生一種錯誤的認識,他們認為那些擁有超強的攻擊能力的人是強者。我們首先要說這種看法是完全錯誤的,真正的強者絕不是濫用暴力的人,約束暴力和攻擊性的人才是強者。

只有內心善良的人才有可能擁有真正的強大。

為了有效地制止暴力情緒,我們有必要了解暴力情緒產生的根源,事實上很多惡性的暴力情緒并非一下子發展壯大的,它是經過發酵醞釀而成的,很多宗教沖突和群體性事件往往最初的起因不過是一些厭惡感。

人類的歷史充滿了殺戮和戰爭。即使是步入文明社會的今天,暴力和殺戮依然沒有削減的態勢,以前大規模的戰爭雖然不存在,但是人們內心深處的狂暴和殘忍并未消失。

20世紀,人類在科學和技術方面取得了空前的發展,然而大概有1.82億人死于戰爭和惡性群體性事件。這不能不讓人懷疑:是不是人真的像希臘神話中的米諾陶斯一樣是半人半獸的怪物?

心理學家把人類表現出來的攻擊性行為分為兩類:一種是敵意性攻擊行為,這種攻擊性行為由憤怒引起,以造成傷害為目的;另一種是工具性攻擊行為,這種攻擊性行為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比如搶劫。

人類的大多數暴力行為屬于工具性攻擊行為,也就是說人類的攻擊行為大都有目的,并不是純粹為攻擊而攻擊。一旦目的達到,攻擊性行為也就停止。而因沖動產生的暴力行為就屬于敵意性攻擊行為,這種行為的產生首先要有一種介質:敵意。也就是說,在這種攻擊性行為中,敵意是暴力的根源。

不同的心理學家解釋人類的暴力行為時有著不同的理論,弗洛伊德認為人類的攻擊行為植根于人類本性深處一種自我破壞的沖動,也就是眾所周知的“毀滅本能”。但德國動作行為專家洛倫茲認為攻擊行為并非來自破壞本能,而是人類的一種適應性行為。但他們都認同,暴力所產生的能量來源于本能,如果這種能量不及時釋放,就會越積越多,最后釀成更大的危害。在弗洛伊德和洛倫茲看來,兩次世界大戰就是攻擊性能量大量蓄積后產生的,就好比天上烏云匯聚,最后下了一場大暴雨一樣。

不過也有一些心理學家不認同人類本性具有攻擊性的理論,因為一個很簡單的例子,為何北美的印第安人在歐洲白人到來之前是一群愛好和平的天使,等歐洲人到來之后,他們就迅速陷入了殺戮和攻擊中。至于洛倫茲認為攻擊行為是人類適應環境所產生的,也有一定的道理,確實,在進化過程中,攻擊性能力越強的人獲得的資源越多,攻擊性越強能夠獲得更多的繁衍機會和更高的地位。

還有一些心理學家認為,攻擊性行為之所以產生主要是因為挫折。

我們不妨來做一個假設,假如說這是一個涼爽的夏夜,經過三個小時的加班后,你踏上回家的路。路上你感到口渴,于是拿著零錢走向一個自動售貨機。你把硬幣投進機器里,急切地想拿到一罐冰涼的可樂。但是,當你按下提貨的按鈕時,機器卻毫無反應,這時候你的心情就出現了不愉快,血壓在上升。你又按了一次,機器還是沒反應。你心里開始窩火了,你于是按下退錢的按鈕,結果發現機器還是沒反應。你終于控制不住了,用力地敲打著機器,可是機器仍然毫無反應,既沒有掉下可樂,也沒有退出你的硬幣。這時候,你已經怒火中燒了,體溫迅速上升。當你帶著這樣的狀態回到房間里,室友一定能感覺到你現在處于易怒的狀態。這時候,他們難免會小心翼翼地對待你,害怕你會拿他們出氣。因為在這種情況下,你更容易說出傷害人的言語。

這就是挫折——攻擊理論的經典例子,換句話說,一個人之所以出現攻擊性行為主要是由于事情不順利,經過了某些挫折,所以急需發泄。如果一個人心態不好,生活中任何障礙都可能演變為挫折。

有一篇雜文就寫了一個故事,講述的就是挫折——攻擊理論的現實形式,當一個人經受挫折的時候,他不會直接朝導致他受挫折的那個源頭去發泄,尤其是這個源頭遠遠比他要強大時。一個公務員上班時受到領導的羞辱和謾罵,為了飯碗,他忍氣吞聲,回到家里,將憤怒轉移到妻子身上,妻子受了冤枉氣,但不敢得罪丈夫,于是將怒火發泄到兒子身上。兒子莫名其妙被訓斥,心里也很不爽,但也不敢頂嘴,于是一腳踢向家里養的小狗。怒火就像多米諾骨牌一樣,一級一級地傳遞下去。

實驗心理學家通過觀察和研究發現,一個兒童一旦成功使用暴力脅迫了其他兒童,那么他在成長過程中就會越來越傾向于采用攻擊性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那些在童年時經常受到父母體罰的孩子也更容易產生攻擊性行為,此外,兒童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如果他生活在一個充滿暴力的環境里,更容易模仿暴力行為,長大后更容易成長為一個具有暴力傾向的人。

暴力行為就像一團火焰,它不可能起到真正的宣泄作用,相反會刺激更多的暴力想象和行為。一個兒童如果很早就目睹了大量的暴力行為,這對他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因為暴力行為會誤導他。

所有暴力情緒的產生幾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主體感覺不適,身心失調。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暴力情緒也是企圖重新矯正身心的一種嘗試,但事實上往往收到完全相反的效果。

人之所以在遭遇挫折后容易產生暴力情緒,就是因為經受挫折后如果沒有及時調整,身心會呈現出不適的狀態。

人類,包括動物在內,一旦處于非常糟糕和痛苦的境地,攻擊性行為發生的概率就要遠遠高于正常情況。有人做過這樣一個試驗,將兩只老鼠關在籠子里,用電流刺激它們產生痛感,結果兩只老鼠像發瘋一樣,互相撕咬著對方。金庸在《笑傲江湖》中描寫了一個場景,岳不群將各門派的高手引誘到華山的山洞里,然后再將巨石推下,完全堵死山洞。結果山洞里面的豪杰沒有來由地自相殘殺,這就是人在不適或驚恐的狀態下出現的暴力行為,不適本身會激發出暴力行為。

由此可見,不愉快的情緒體驗也會喚醒暴力沖動。當動物在不適時,不要說看到動物,就是看到一根樹枝也要咬。

天氣和體溫過高也會引發人的攻擊性情緒,因為這種情況下人感到不適。處于戰爭中的人總是狂熱的,為什么一定是狂熱的?如果一個人心里清涼,你說他能拿起殺人的武器嗎?科學家經過試驗發現,在炎熱的房間里,人們的攻擊指數明顯上升。

人與人的距離過近也會引發身心的不適,比如說你在火車站里等車,人山人海,你的心里一定很煩躁,在這種情況下,人的體溫會升高,攻擊性也會增加。

暴力情緒產生的根源其實是身心的不適,一個身心完全舒適的人是不可能產生暴力沖動的。我們的思想不能走入一個誤區,一個人過于興奮其實也是一種不適,因為過于興奮的人也會做出攻擊他人的事情。真正的舒適是清涼恬淡,無欲無求,自我感到非常滿足,大喜大悲都是一種不適。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認為瘋狂的快樂就是很舒適。

了解了暴力情緒產生的根源,那我們就知道如何對癥下藥,控制這些不好的情緒了。當你感覺不好的情緒產生時,盡量讓自己心里不要煩亂,保持清涼淡然的心態,這樣身心就會慢慢舒適,不好的情緒也就會慢慢消失。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夏市| 周至县| 舟曲县| 沙田区| 阿鲁科尔沁旗| 清流县| 四平市| 湾仔区| 平罗县| 民和| 磴口县| 罗山县| 利辛县| 黄陵县| 阜新市| 册亨县| 贺州市| 偏关县| 邵阳市| 景泰县| 杭锦旗| 耒阳市| 阜康市| 广饶县| 灵寿县| 莆田市| 嘉义县| 海城市| 上高县| 南京市| 都匀市| 基隆市| 苍山县| 木兰县| 丽水市| 且末县| 西盟| 分宜县| 博爱县| 仙桃市| 灵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