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編常用企業管理制度全書:行政管理、財務管理、人力管理、營銷管理、企劃管理、品質管理:權威實用版(增訂3版)
- 肖勝方
- 1371字
- 2019-11-29 20:46:15
五、員工撫恤辦法
員工撫恤指企業對死者家屬或傷殘職工的幫助。根據法律規定:工人、職員因工負傷被確定為殘廢時,完全喪失勞動力不能工作,退職后飲食起居需人扶助者,發給因工殘廢撫恤費,至死亡時止。工人、職員因工死亡時,按其供養的直系親屬人數,每月付給供養直系親屬撫恤費,至受供養人失去受供養的條件為止。
員工撫恤辦法范本
第一條 本公司正式員工不能參加勞工保險或人壽保險者、因公死亡或在職死亡者,其撫恤依本辦法執行。
第二條 本細則除長期受雇在本公司的從業人員外,其他的臨時、特約顧問、特聘等人員均不適用。
第三條 凡因執行職務而致工傷,一時不能工作者,在其醫療期間,按月發給全部薪金但以24個月為限。
第四條 因公死亡是指有以下情形之一者:
(一)因執行職務發生危險,以致死亡;
(二)因出差遇險或疾病,以致死亡。
第五條 員工因公死亡或在職死亡,除依本公司員工儲蓄及退休福利基金計劃的規定辦理外,并按其年資與現支基本薪資數分別核給一次撫恤金,其支給標準如下:
(一)服務未滿1年者,給予1萬元;
(二)服務1年以上未滿2年者,給予2萬元;
(三)服務2年以上未滿3年者,給予3萬元;
(四)服務3年以上未滿4年者,給予4萬元;
(五)服務4年以上未滿10年者,給予5萬元;
(六)服務10年以上者,給予6萬元;
(七)基本薪資數(基數)而后每滿一年加發半個基數,但最高以30個基數為限。
第六條 凡員工因下列情形之一,而致傷死亡者,除照第五條規定的標準給恤辦理外,還需由直屬主管,敘明事實,呈報總經理核定,另行酌給特別撫恤金,酌給3~10個月以內基本薪資的特別撫恤金:
(一)明知危險而奮勇搶救同仁或公物者;
(二)不顧危險盡忠職守,抵抗強暴者;
(三)于危險地點或危險時期工作盡忠職守者。
第七條 因逾病假期限而受停薪留職期間內病故者,依因公或在職死亡的規定請恤,但在停薪留職后6個月內為限。
第八條 遺族請領撫恤金及喪葬費時,應檢附員工死亡的證明文件及除戶籍謄本,填具申請書層轉總經理核發。
第九條 撫恤申請表應由人事、會計兩單位審查簽證后呈奉核準后發給。
第十條 領受撫恤金及喪葬費的遺族,以本公司登記有案或經確實證明者為限,除遺囑別有指定外,受領撫恤金的順序如下:
(一)配偶及子女;
(二)父母;
(三)兄弟姊妹;
(四)祖父母;
(五)孫子女;
(六)同父母的兄弟姊妹。
第十一條 死亡者如無遺族或遺族居住遠方,不能趕到,無法親臨埋葬時,由公司指定人員代為埋葬,其費用在應給的撫恤金內支用。
第十二條 請恤及請領撫恤金權利的時效,自請恤或請領事由發生的次日起經過5年不行使而消減。但因不可抗力事由,致不能行使者,其時效中斷者,自中斷的事由終止時,重新起算。
第十三條 本細則呈奉董事會核定后施行,修正時亦同。
制作提示
1.明確制度的適用范圍。如規定本公司正式員工不能參加勞工保險或人壽保險者、因公死亡或在職死亡者,其撫恤依本辦法執行。參見上文第一、二條。
2.明確撫恤金的支付標準與條件。如規定員工因公死亡或在職死亡,除依本公司員工儲蓄及退休福利基金計劃的規定辦理外,并按其年資與現支基本薪資數分別核給一次撫恤金。參見上文第三、四、五、六、七條。
3.明確撫恤金的領取手續等事項。如規定遺族請領撫恤金及喪葬費時,應檢附員工死亡的證明文件及除戶籍謄本,填具申請書層轉總經理核發。參見上文第八、九、十、十一、十二條。
4.明確施行時間。參見上文第十三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