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序言 生活中的經濟學

我們每個人從呱呱墜地,到垂垂老矣,一生當中,始終都在面對一個基本問題——我們應該怎樣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認,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已經徹底被“經濟”所“挾持”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與所作所為,全都與經濟活動有關,我們在學習經濟學之前,對現實中的一些經濟問題確實不甚了解。

用利潤最大化原理淺析身邊的現象。身邊的任何一件小事,即使是很普遍的一件生活瑣事,也可以嘗試從經濟學的角度對其進行剖析。

例:我家住在三樓,一樓有一對老夫妻,生活過得很滋潤,也很讓人羨慕,白天出去散散步,去菜市場轉轉,晚上也很充實,在廣場跳交誼舞。五樓的王叔叔則是個上班族,只有在早晨和傍晚時才會碰見他。有時我跟媽媽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就會遇見一樓的老奶奶和五樓的王叔叔,但他們買菜的方式卻有著天壤之別。老奶奶買菜一般是先把菜市場逛個遍,察看不同攤位的蔬菜質量、價格,最后擇優而買,有時甚至不惜走一段路到其他市場去買。王叔叔則簡單得多,碰到合適的就買,很少花時間去逛菜攤和進行比較。那么,老奶奶的這種做法是否比王叔叔的實惠呢?在學習經濟學之前,我會覺得老奶奶更節儉、更聰明,因為畢竟在比較了多家攤位之后,會知道去哪家買更便宜,得到的消費者剩余更多。但是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我的觀點并不正確,因為他們的行為方式都是理性的。

就像企業家在進行經濟決策時,在選擇生產一種產品的時候,他所放棄的是用同樣的生產要素生產其他產品所帶來的利潤。老奶奶逛完菜市場之后,會得到有關商品價格的信息,然而獲得信息是有代價的,需要付出金錢時間,這是尋找信息的成本。信息會帶來收益,有更充分的信息就可以作出更正確的決策,這種決策會使經濟活動的收益更大。老奶奶逛菜攤就是一種尋找信息的活動,所用的金錢(如修補磨損鞋子所需的支出)和時間就是成本,由于了解各個攤位蔬菜質量與價格信息而買到更好、更便宜的菜就是收益。但是人不可能得到完全信息,因為得到完全信息的成本高到不可能實現。所以,人無法作出完全理性的決策。如果你在作出決策時不去尋找信息,那么隨機決策失誤的概率很大。但如果你用過多的金錢與時間去尋找信息,搜索信息成本大于收益,那么你的行為也是非理性的。如果我們把多尋找一點信息所增加的成本稱為邊際成本,把多獲得的信息所增加的收益稱為邊際收益,那么,尋找信息時達到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就實現了經濟學家所說的最大化。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買菜方式正在于他們的搜尋成本不同。如前所述,搜尋信息的成本包括實際支出(鞋子磨損或坐車費)和時間。假設實際支出可以忽略不計,搜尋成本可以用尋找信息的機會成本代表,機會成本是為尋找信息而消耗的時間的其他用處,或這種用處帶來的收入。因為一樓的老奶奶已退休,頤養天年,無事可做,她的機會成本幾乎為零,即為尋找信息而花的時間并沒有其他用處。當然,如果花的時間太多,影響了做家務、其他活動,或引起疲勞,則成本就不為零了。所以,在一定合理的范圍內,老奶奶逛菜攤買到物美價廉的菜是一種理性行為。也許,逛菜攤、討價還價還會給老奶奶帶來無限樂趣呢!

上班族則不一樣了,假設王叔叔上班每小時可得收入20元。如果他逛菜攤買到的菜比不逛菜攤買到的菜便宜20元,那么,多逛1小時菜攤,邊際搜尋成本為20元,邊際收益為20元,他用1小時逛菜攤尋找信息就是合理的。但是,現實中,逛1小時菜攤的收益并沒有這么多,那他逛菜攤就是非理性的。所以,他總是就近隨便買一點。所省下來的時間能帶來的收益大于逛菜攤的收益,當然也是理性的。

通過學習經濟學便可以理解老奶奶和王叔叔的行為。

隨著經濟學的日漸成熟和發展,這門學問中的理性也滲透到我們的生活和人生當中,讓我們有了一個全新的看待問題的視角。無論多深奧的理論,如果透徹地理解它,必定可以還原為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從上例便可看出。個人認為,經濟學就是一門關于個人選擇的科學,學習經濟學有助于人們作出更好的決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川县| 高陵县| 景德镇市| 海林市| 莱芜市| 师宗县| 柳林县| 马鞍山市| 舟山市| 永川市| 石泉县| 芒康县| 清苑县| 阿瓦提县| 高台县| 横山县| 崇阳县| 自治县| SHOW| 澄城县| 普格县| 永川市| 绩溪县| 南宫市| 志丹县| 石渠县| 郑州市| 讷河市| 理塘县| 唐山市| 内丘县| 乌审旗| 光泽县| 定结县| 株洲县| 合江县| 秀山| 茌平县| 囊谦县| 宣武区| 垣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