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提卡之夜(6-10卷)
- (古羅馬)奧盧斯·格利烏斯
- 642字
- 2019-12-06 18:17:30
第15章
古代習俗如何嚴厲懲罰小偷;以及穆吉烏斯·斯凱沃拉(Mucius Scaevola)[1]關(guān)于某物托人保管或者出借的論述。
(1)拉貝奧(Labeo)[2]在其《論十二銅表法(De Duodecim Tabulis)》[3]的第二卷中寫道,在古時對于偷竊施以嚴厲的判決;還寫道布魯圖斯(Brutus)經(jīng)常說,如果一個人驅(qū)趕牲口所去之處非他所承諾使用的處所,即被判為偷竊,如果他驅(qū)行之距遠于當初他所要求,也是一樣。(2)因而昆圖斯·斯凱沃拉在其所著《論市民法(De Iure Civili)》的第16卷里寫了如下話:“若將受托保管之物予以使用,或者,將借用之物用于非原定用途,則自陷偷竊之罪。”
[1] 昆圖斯·穆吉烏斯·斯凱沃拉(Quintus Mucius Scaevola,?— 前82年),羅馬共和國政治家,對羅馬法進行科學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前95年任執(zhí)政官,前89年任大祭司。他是一套18卷的民法論著的作者,還編著了一本法學手冊。他死于蘇拉和蓋烏斯·馬略的權(quán)力之爭所導致的大屠殺。
[2] 馬爾庫斯·拉貝奧·安提斯提烏斯(Marcus Labeo Antistius,?—公元10或11年),奧古斯都時期的著名法學家,學識淵博,完全的共和派,因而失去了皇帝的歡心。他的法律著作多達400種,部分保留于查士丁尼的《民法大全》(Corpus Juris Civilis)中。
[3] 十二銅表法(Duodecim Tabulae),羅馬法最早的法典,傳統(tǒng)上認為是在公元前451年—前450年編寫而成,公認是應平民的要求編寫而成的,因為這些平民不滿法律被貴族控制。因各表系由青銅鑄成,故習慣上稱作《十二銅表法》。這些法律條文后經(jīng)百人隊大會(Comitia Centuriata)批準,公布于羅馬廣場。這是古羅馬第一部成文法典。公元前390年,高盧人入侵羅馬,在戰(zhàn)火中銅表全部被毀,原文散佚,只能從其他古代著作中略見其梗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