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舊故事 親兒背母去北山
- 人間白發對誰輕饒
- 末世盛傳
- 3447字
- 2019-10-30 20:00:00
王二順閉著眼睛,聽了半天了,事情咋回事,心里多少已經有脈胳了。
睜開眼,眼前已經有六七顆人頭晃動,王二順一只手掛著吊針,用另一只手指了指口。
說來昏睡中營養可以通過輸液來維持,但醒過來之后,真是口渴得厲害。本以為會是哥哥王大全遞水過來,沒想到一個中年婦女把哥哥往旁邊一擠,端了一杯水遞過來。
那婦女衣著樸素,頭發斑白,面上皺紋已生,王二順見了微微一愣,眼中有淚再無聲淌落。
這是姑來看自己了。說來小時候,每年寒暑假,便跑姑家去住一段時間。此刻自己重病,再見到姑姑,由不得滿臉淌淚。
果然姑姑一見,馬上哎呦叫了一聲,把哥哥王大全拔到身后,喊道:“這天殺的醫院啊,看把順子給欺負的。哎,先來喝點水。”
王二順將杯中的水一飲而盡,感覺喉嚨好受了一點,低咳兩聲,緩緩開口向眾人打招呼:“舅爺、叔、舅、姑、表兄你們都來了。”
現在開口,依舊感覺頭腦暈暈的,他說完話之后,再閉上眼睛定了定神。
耳聽到舅爺開口道:“順子啊,你這回病得可真不是時候。那醫院可把你給欺負慘了,不過你別怕,咱們一大家子親戚,都會幫你做主的。現在法治社會,他們沒王沒法了,你花的錢咱讓他們還!”
王二順微微搖了搖頭道:“舅爺,其實那個趙主任在檢察院有人,你想想縣醫院在縣里能沒靠山背景,咱們去鬧,越鬧越吃虧,算了,見好就收吧。”
舅爺氣得將手杖一頓,嘿了一聲:“順子你這孩子咋就恁怕事呢?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那你是想咋辦?”
王二順道:“舅爺,我媽的事,就按政策上辦吧。這幾年政策不同了,縣醫院背景深的很,一不小心就進局子里了。我不能為那錢,讓大家擔這么大的風險。先這樣吧。”
舅爺氣鼓鼓道:“行吧。你娃子不把錢當錢,誰能有啥辦法呢。”說完拐杖一攤,坐在一旁的病床上。
王二順說完幾句話之后,又感覺腦袋暈暈,他長吸一口氣睜開眼,拿起手機,將當時借各位親戚的錢記錄明細發到哥哥王大全手機上,之后轉帳4500過去,請他將錢依次還回去。
做完之一切之后,又感覺困頓非常,便瞇起眼睛沉沉睡去。
等再醒時,已是黑夜,王二順感覺精神好了許多。轉目四望,自己竟然是獨立的一間病房,哥哥王大全躺在另一張床上,已經呼呼睡去,床頭擺著一碗小米粥。
王二順感覺腹中肌餓,拿起一口喝盡。
再拿起手機一看時間,才九點多,說來SZ這個時候夜生活才剛剛開始,老家這會兒,人都睡了。
王二順喝完粥之后,感覺精神好了許多,緩緩下床輕輕活動,感覺并沒有異常。
看來只是這幾天精神緊張加上驟然聽到母親去逝,心理受的打擊太大,所以昏過去,身體上沒有啥大問題的。
看了手機時間,是9月4號,原來只過去一天時間。
前一天還在為母親治病的事情,四處奔波,今天卻感覺一切都放下了,即輕松了,又似沒有了根。
王二順鬼使神差般,再走向原來母親的病房,剛走到門口,忽然那病房門一開,正是秦三先生。
王二順忙打招呼道:“秦三先生。”
秦安邦見到他之后,臉上倒是喜色一閃道:“剛好,我正要去看你呢。快進來吧。”
王二順聞言點頭,這里熟門熟戶,當下他便邁步進入。
到得病房,本以為秦老先生已經睡去,沒想到此老這個時候竟然精神正旺,躺在床上看書呢。王二順現在已經知道這位老人,可不是“在縣里干過活”這么簡單,當下也打了聲招呼。
說來之前跟秦老先生一個病房半個多月了,這家人雖然對人客氣,但明顯有著疏遠感。只是這會秦老先生見到是他,卻笑呵呵地放下書,回應道:“是小順啊,坐吧。”
王二順再回到之前母親的病床旁邊,挨床坐好之后秦老先生卻率先發話了:“小伙子,說來我該先向你倒歉?”
王二順聞言一愣:“什么?”
秦老先生道:“我前段時間也是昏昏沉沉的,在同一個病房里,竟然沒有注意到你們的困難,不好意思。”
他自嘲一笑道:“說來我還一直把你當成是不愿意贍養老人、不愿盡孝的孩子,一直到看見你在醫院門口求助,我才知道錯了。說來知見障,真是可怕。”
王二順聞言醒悟,他之前穿一身牌子衣著,用水果筆記本和手機,在這位老人看來,那就是個有錢人了。
再加上母親住院期間,自己因為籌錢,臉色多不大好,怕真要被人誤解為心疼錢,不愿意繼續為老人看病的這群人了。
王二順當下苦笑道:“說來也難怪老先生誤會。我在外面打工時,掉到消費陷阱中,以為買一身名牌服飾,用上輕奢飾品,就是所謂的精英人士了。現在想來,真是害人不淺。”
他再補充:“再加上我不愿母親擔心,在她面前一直強作堅強,難怪老先生誤會了。”
秦老先生嘆息連連:“小伙子,小時候有沒有聽說過孩子把母親背去丟到老黑山的故事?”
當然聽過。王二順點頭。
秦老先生接口道:“說一下我聽聽。”
王二順清了清嗓子道:“說的是幾十年前,那會兒家里窮啊,糧食的產出也不多,大家天天都是餓肚子。”
“當時也是有一位老太太重病在床,干不了活還需要人照料著。當時家里實在太窮了,揭不開鍋,所以兒媳婦就鬧啊,要不扔了老太太,要不就帶著孩子跟男的離婚。”
這個故事留傳太廣了,估計秦老先生聽的時候,也是“幾十年前”,秦老先生這會兒瞇著眼,手指頭有規律地打著節拍。
王二順接著講:
“那男的衡量了半天,最終還是決定放棄重病的母親。他給母親準備了幾個饅頭,兩件衣服,便在半下午騙母親說是去看醫生,背著母親往老北山去了。”
王二順講到這里,不由微微一頓,忽地想到自已帶母親見去看醫生時,母親也是一臉的驚慌,一路上抓著自己的手,不愿意分開。
到了王廠的三輪車上之后,又閉上眼睛,一副認命的樣子。這個故事的危害,竟然這么大嗎?難道當時母親是在懷疑自己要把她丟棄?
怪不得當時村里那么多的人前來問詢。
王二順只感覺心寒齒冷,終于明白為什么有人講,“老年人宜靜不宜動”。
秦老先生見王二順講不下去,便接著道:“老母親明知道兒子是要遺棄她,還是興高采烈地換上新衣,拿著饅頭,只是堅持裝了一小袋紅豆要帶上。”
王二順聽了感慨萬千,接口道:“是啊。兒子背著母親往北山趕去,路上感覺母親骨瘦如柴,骨頭胳得自己肩頭疼,心酸得不住淚流。但想到家里實在沒有多余的糧食,在老婆和老娘之間不斷的權衡,最終還是狠狠心,背著老媽一直往北山去。”
“到了半路上,老母親遇到岔路口,就抓一把紅豆,撒在地上,一直到天麻麻黑的時候,快到北山了,兒子還是見到母親到岔路口就撒紅豆,忍不住開口問道‘媽,你撒那豆在地上,又出不了芽,不是白白浪費了嗎?’”
秦老先生忍不住再接口道:
“老母親回答:‘孩子,撒一點豆,你回去的時候知道哪條是來時的路,不會迷了路啊。’”
秦先生這次不讓王二順接口,隨即又說:“兒子聽了伏地大哭,痛悔前非,想到母親已經知道要被自己遺棄,要被自己扔到北山喂狼,還一心為兒子著想,不由感動非常。他痛哭一場之后,還是無法忍心將母親遺棄,又把母親背了回來!”
王二順點頭連連:“是啊。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又護花。老話春蠶到死絲方盡,老人真的將一生都奉獻給了子女。子女哪怕壓力再大,也不該遺棄老人啊。”
他跟秦老先生你一言我一語,述說同一個故事。這個故事在老一輩或者鄉間流傳,秦三先生卻沒有聽過,在旁邊聽得若有所思。
秦老先生等王二順感嘆完,不接話了,一雙眼睛灼灼地盯著王二順問:“后面的故事,你還知道嗎?”
王二順搖頭,兒子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對母親盡了孝道了,難道還有下文?
秦老先生嘴角微微泛微笑意:“兒子回家很孝順母親,過了沒兩天,已經幾年沒有音信,在外地做大生意的的舅舅回到家里認姐姐來了。姐弟兩個抱頭痛哭,舅舅對兒子的孝順大為感動,給兒子留了足夠他花幾輩子的錢,要讓他一輩子享福。”
秦老先生感嘆連連:“故事的最后,兒子不再窮困,跑了的媳婦也帶著孩子回來了,夫妻兩個一道供養老人至百年之后。他們的兒子,在他們老了之后,也很孝敬他們。”
“想想有時候,真的是一念興家,一念滅門。你想如果他不孝敬母親,他舅舅回來知道了,能饒得了他?有時候真提一念成神,一念墜魔啊。”
這秦老先生難不成也看網絡小說?連一念成神,一念成魔都出來了。
王二順轉眼又一想,卻明白了,這個梗幾百年前就有了。
以前的忠臣、孝子,那可不管他生前過得多凄慘,死后可都是能封神的。至于做壞事,那當然就是魔頭了,哪怕生前得意,死后也是要到地獄受苦的。
王二順嘆息一聲:“生活不是故事。沒有那么多有大能耐的舅舅。有時候如不放手,也只能是與之同墜,沒有那么多的翻轉。”
他話說完,忽然間一醒,忙不說話。
這時聽到秦老先生狠地一拍書本:“現實中也沒有那么多孝子!久病床前無孝子!”
這位老人不像身上有病,倒像是心里有病了。王二順也不跟他爭執,只靜靜地坐在一旁。
這時秦三先生到老先生旁邊,輕語安慰幾句。
他之后抬起頭一問王二順:“母親重病花了所有的積蓄,現在還是過世了,你有沒有后悔這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