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英雄成長路
青海長云暗雪山,
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
不破樓蘭終不還。
——(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

▲努爾哈赤畫像
1559年,努爾哈赤出生在建州赫圖阿拉城(今遼寧省新賓縣)。努爾哈赤的祖輩都非等閑之輩,從六世祖猛哥帖木兒開始,他的家族就受到明朝廷冊封。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克世的官職都是建州左衛指揮,母親喜塔臘氏則是建州衛都指揮使王杲的女兒。
由于出身顯貴,兒時的努爾哈赤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飽讀詩書,還努力練習騎射,練就了一身好武藝,稱得上文武雙全,因此深受父母寵愛。年少的他在父母呵護下度過了一段幸福時光。
10歲那年,努爾哈赤的命運發生了轉折。母親去世,父親不久就給努爾哈赤找了繼母。父親對貌美的繼母寵愛有加,逐漸冷落了努爾哈赤。
后來,努爾哈赤帶著弟弟投奔任建州衛都指揮使的外祖父王杲。此時女真各部之間征戰不斷,明朝廷也參與其中。1574年,由于王杲叛明,遼東總兵李成梁起兵討伐王杲。王杲兵敗后帶著全家逃到了哈達部,后被李成梁誅殺。
知識鏈接 滿族文字的創立
金滅亡后,通曉女真文的人越來越少,女真文到明代中期已經逐漸失傳。努爾哈赤興起后,建州與朝鮮、明朝的往來公文由一個名叫龔正陸的漢人用漢文書寫,向女真人發布軍令、政令則用蒙古文,一般女真人既看不懂也聽不懂。1599年,努爾哈赤命額爾德尼用蒙古字母拼寫滿語,創制無圈點滿文,皇太極時改進為有圈點滿文。滿文是東北亞地區文化人類學的珍貴資料,成為滿漢、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橋梁。
王杲被明軍殺害后,他的兒子阿臺決心起兵反明,李成梁決定采取鐵腕手段徹底消滅阿臺,出兵圍困了阿臺的根據地古勒城。由于阿臺是努爾哈赤祖父覺昌安的孫女婿,所以覺昌安得到消息后,決定帶著努爾哈赤的父親塔克世和努爾哈赤進城,勸說阿臺放棄反明的打算。可是覺昌安不曾想到,這一去便踏上一條不歸路。

▲努爾哈赤御用佩劍
就在努爾哈赤一家在城中勸說阿臺之時,建州蘇克蘇滸部的圖倫城主尼堪外蘭引領李成梁的明軍沖入古勒城,與阿臺展開激烈巷戰,戰亂之中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都被明軍誤殺,只有努爾哈赤僥幸逃脫。祖父和父親的死對努爾哈赤來說簡直是晴天霹靂,他將這筆賬記在了明朝廷頭上,立志國恨家仇一起算。
而就在此時,明朝廷為了安撫努爾哈赤,宣布為其冤死的父親和祖父平反,并讓努爾哈赤擔任建州左衛都指揮使一職。可明朝廷的安撫無法平息努爾哈赤心中的怒火,反而為努爾哈赤送去了復仇的資本。從這之后,努爾哈赤踏上了復仇的征途。
雖然有了一定的資本,可此時的努爾哈赤與明朝廷相比仍然是微不足道,他沒有能力在短時間內一雪前恥。于是,努爾哈赤將復仇的第一個目標指向了間接的殺父仇人尼堪外蘭。
知識點思考 努爾哈赤在清朝建立的過程中起著怎樣的作用?
努爾哈赤在清朝建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他把當時分散得亂七八糟的女真族部落一一收入帳下,最終達成統一,之后又興兵伐明,大敗明軍于薩爾滸,攻取遼沈地區,建立了強大的后金國,創建八旗制度,促進滿族形成。可以說,他是滿族和大清國的始祖,在清朝建立的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