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人如花
- 大植物
- 叔叔請放開我
- 2061字
- 2019-10-03 08:45:00
“師兄”
法明站起攙扶著心神未定的法妙,關切道“你沒事吧?”
“貧僧踏入店內,便知道辯經結局,只是心中著了像”法妙看向綠意盎然的花卉,道“在濟安寺內,貧僧也養了很多植物,也算熟悉這些自然之物的秉性,和習性,但花束不及施主的艷麗,草卉不及施主的挺拔蒼翠”
因佛教有五樹六花的規定,意思就是寺院里必須種植五種樹,六種花。
五樹指菩提樹,高榕,貝葉棕,檳榔,和糖棕,六花指何蓮花,文殊花,黃姜花,雞蛋花,緬桂花和地涌金蓮,因為植物獨特自然形態被賦予深厚的佛教內涵。
真實原因是因寺廟大多建于深山老林,蚊蟲蛇鳥眾多,而這些植物都有特定的功效,例如檳榔樹就有殺蟲去積效果,高榕樹對蚊蟲叮咬后皮膚有消腫止痛的能力,對于風濕關節炎也有作用。
而其中六花中的雞蛋花,并非我們平常做湯用雞蛋打出來的花,而是一種真正的花,花朵素雅美麗,香味宜人,在老撾雞蛋花被定為國花,象征幸福,備受國民尊崇,而在寺廟中出現完全是因它解毒,潤肺,曬干可泡茶的功效。
而濟安寺中因法妙性子淡泊,又喜好怡情養性之物,所以打理五樹六花的任務自然而然落在他身上。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只有心無雜念之人才能將花卉養的形神俱佳,精氣神飽滿,施主眼中的世界便是這些花卉,而貧僧卻和施主辯論世界以外的事物,便已經輸了”
法妙曲躬合掌,合掌當胸,掌背為外,低頭弓腰,向安然行了一個禮。
如此鄭重的虔誠問訊,怎是安然受的起,急忙誠惶誠恐的阻止,卻被法妙大師形如蓮花的左手阻擋,道“和施主一番辯經論禪,貧僧受益匪淺,何況達者為師,不為先后,不問出處”。
《差別經》中有云:若有眾生,恭敬合掌,得十種功德,一著得勝福報,二者生于上族。三者得勝妙色……十者得勝妙智。
安然十指豎起,急忙還禮。
“和大師一番言談,無禮小子同樣受益匪淺”
別人以尊敬待之,安然回以誠意。
佛家手掌當胸,表示中道,豎起的十指表示十度:施,戒,忍,進,惠,方,愿,力,禪,智,前五度屬于修福報,后五度屬于修智慧,合起來就是福慧雙修,禪智雙足。
而安然用無禮小子形容自己,更是表達先前不敬的歉意。
“師弟,你總把走萬里路當成磨礪,殊不知路走多了,磨出的永遠是腳下的老繭,總覺得讀書萬卷便能悟道,其實書讀多了只會讓人想得更多,更不切實際,你不如去世間走一趟,去感受花開的芬芳,花謝的落幕”
法妙教訓完連連稱是的法明,端起面前的綠茶,小小綴了一口,贊道“嫩芽香且靈,吾謂草中英。夜臼和煙搗,寒爐對雪烹。惟優碧粉散,嘗見綠花生。”
一首溫庭皓的《茶經,嫩芽香且靈》居然被一位德行崇高的高僧念出,
“大師,這里沒有寒爐,也沒經過煙搗,只有綠花生”
褪去神圣光環,高僧法妙變得真實起來,身上也有了煙火氣。
“寺廟千百座,佛前千萬人,為何偏偏多了大師?”
安然好奇問了一句。
寺廟和尚無數,水縣的一座佛塔內,也有幾十個僧人在修行,但都是朝九晚五,五天八小時的工作僧。
這類僧人在寺廟守清規戒律,出了寺廟脫下僧袍,立馬變回普通人的生活方式。
而偏偏年紀不大的法明修不沾因果的苦行僧,比他大幾歲的法妙同樣如此。
“佛曰七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字不過十三,貧僧占據求而不得,卻又放不下,欲求身體健康又不得三苦,最后一念之差遁入空門”
安然不是刨根問底的人。
何況這世間生活的人,誰沒有一些無法言喻的心酸苦楚,按照佛家偈語,他何嘗不是占了兩苦。
青春年少時雙親車禍死亡,原本以為可以相濡以沫,白頭偕老的戀人,也走著走著就散了。
“其實人就像花”
“嗯?”
“有的種子埋進土壤,會因為光照溫度問題不會萌芽,像是胎死腹中的嬰兒,等抽出嫩芽又要考慮養分的吸收,病蟲害的管理,像孩童補償各種微量元素,接著就是名校,師資隊伍是否有特級教師,居住小區周圍是否存在網吧游戲廳,或者影響較壞的社會不良青年,好不容易鮮花綻放出璀璨的花瓣,又擔心花色品種,這就像到了嫁娶年紀的孩子,長相就是花色,品種就是學歷問題”
“施主比喻的很貼切”
法妙靜靜聽著,深邃的眸間露出詫異神色。
“偶爾靜下心,我又想到人不如花,人永遠想要的太多,覺得得到的太少,路邊被野草包圍的野花從不爭嬌斗艷,土壤肥沃時生長快一些,肥力少時慢一點,快一點慢一點都無所謂,重要的是遇到強風吹落它好不容易鼓起的花骨朵,也從不喧鬧與謾罵,就這么靜靜的花開花謝,不貪求更多,也不執著更少”
綠色茶葉,在透明玻璃杯中伸展著春意,看起來碧綠一片,與植物店里的花卉相連,融為大自然最美的色調。
這一刻法妙起身,就連法明也站起來,心悅誠服的向安然欠身。
“本以為錯過頓悟樹,便與佛無緣,聽完施主的話,才醒悟過來,緣在心中,到哪里都是緣,佛在心中,世間萬物皆是佛,安然小施主,貧僧這一別,三年后濟安寺再會時,你還是原來的你,而我便不是現在的我,我們以另一種方式再見,到那時貧僧會贈一件禮物給你,以報答今日此地的解惑之恩”
說完法妙大師將面前的綠茶一飲而盡,大笑一聲后就帶著法明離開植物店。
“三年嗎?濟安寺再會?”
安然頓時輕笑搖了搖頭,他一個不誦經念佛,不參禪悟道的普通人,朝幾百公里外的寺廟跑干嘛!?
這和尚來時如風,去時如霧,神神道道的讓人摸不著頭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