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民族規矩
- 護士的學生時代
- 愛.柚子
- 2079字
- 2019-11-07 20:21:47
“看來檸檸挺適合我們這里的,有好多人吃不慣喝不慣的”伯母笑著說。
“我是大老遠聞著奶茶香過來的”,芯檸打趣道。
“哈哈哈”眾人笑道。
芯檸觀察了一下這個餐館,除了人都是民族人的臉孔(但是分不出是哪個民族的),一些器皿用具都帶有那么一點點民族特色外,其他的和內地的一些小餐館一樣。不知道為什么伯母伯伯大力推薦這里。
接著小一送上來四塊熱毛巾,每人擦拭了一下手。
“擦完了手就不要亂摸東西了啊,一會兒要用手抓餅的”,伯伯笑呵呵的提醒道。
“菜來嘍,老板娘親手做好的花花菜”,蔡師傅說著,端上來一盤菜。
芯檸觀察著這盤菜,是用韭菜、青椒、紅椒、胡蘿卜、芹菜等各色蔬菜切絲做成的,“這包括的蔬菜種類也太多了吧,顏色也是各種各樣的,怪不得叫花花菜呢,肯定特別好吃,看著就有食欲”,芯檸說。
“這道菜清淡爽口,營養豐富,是這里的民族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肴。”伯母說
“這其實就是某些少數民族過冬時腌制的咸菜”,哥哥說,“民族語咋說來?”,望向伯伯。
“哈吐渾雪克”,伯伯說著。
“餅來嘍”,蔡師傅端著一盤餅出現。
這有什么特別的嗎?芯檸好奇,但沒有動。一道菜就和民族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她覺得既然今天是來吃餅的,肯定會有所不同。既然不知道,就等等看有什么說道。
果然,伯伯開動了。
他把餅撕開四份,然后說,“檸檸你看,這餅上是有花紋的,大花紋的一面要朝上,小花紋的一面朝下。”
“奧,一定要這樣嗎?”芯檸接過伯伯遞過來的一塊餅,好奇的上下打量著,看上去就是一塊直徑三四十厘米,厚一厘米左右的發面餅,但是就那么讓人敬重。
“是的,上代表著天,下代表著地,天地不可顛倒,這是民族習慣,我們吃人家的東西,就要守人家的規矩,這就是西疆三十多個民族能夠團結在一起的原因,就要互相尊重。要學習的東西還好多呢,呵呵呵,慢慢來”,伯伯耐心的解釋著。
“嗯,好的”,芯檸為自己的孤陋寡聞有點不好意思,手里拿著餅也不敢吃,生怕哪一步再做錯了,讓少數民族人感到不高興。
“吃的時候呢,也要天包地。”,伯母接著說。
芯檸把眼神望向哥哥,示意他起個帶頭作用,做給自己看。
哥哥意會。拿起餅,用筷子夾了一口花花菜放到餅里,芯檸注意到,是用底下那面裹得菜,放菜的時候,大花那面貼在手心里,小花朝上裹得菜。
“新鮮辣醬來嘍”,隨著蔡師傅一聲吆喝,小一端上來一小盤辣椒醬,芯檸看了看,里面是辣椒段和韭菜段放一起用熱油澆制而成的吧。這種做法做成的辣醬,肯定又香又辣。
作為一個女孩子,對廚藝有所研究,終歸是好的。不只是見過,而是鉆研過,芯檸曾在自己家的時候親眼看到過嫂子這么做辣醬,味道真的是太香,又香又辣。
芯檸用勺子挖了一點辣醬蘸在大餅里,又夾了一點花花菜放在里面,閉上大餅,咬上一口,味道真的是太好了。
松軟清香的面餅就著味道刺激的辣醬和清爽可口的花花菜,是怎樣一種味蕾上的享受,只有吃過的人才知道。再加上這種虔誠的態度,不自覺的讓人堅信這就是人世間最好吃的大餅了吧。
“嗯嗯,真好吃”,芯檸不停的夸贊,“這民族飯讓我大開眼界啊,增漲了好多知識”,芯檸說。
“嗯,有收獲就好,哈哈哈”,伯伯也非常開心。
“看我們檸檸吃的挺開心”,伯母說道。
“辣子雞來嘍”,小一學著蔡師傅的吆喝聲自己吆喝道。
辣子雞?應該不是民族人特有吧,這應該是一道川菜吧。
果然,這道菜伯伯沒有說介紹了。
被辣椒段覆蓋住的雞肉少的可憐,還好盤子夠大,估計肉應該也不會少吧,就是辣椒太多了。
芯檸看著辣子雞,辣椒醬,花花菜,好像哪一個菜都沒有離開辣椒呢。又想了一下昨天晚上的大餐上,魚,肉,菜,好像每道菜也都有辣椒呢。幸虧自己吃辣,不然讓那些不吃辣的同學來,可尷尬了。比如說付勇,他可就吃不了一點辣。可能自己真的適合這里?芯檸邊吃邊想邊笑。眾人還以為自己說的話搞笑。
吃飽后,芯檸覺得很佩服伯伯,這頓飯不僅讓人吃著舒服,又不貴。可謂是經濟又實惠。像芯檸這樣從大老遠過來的客人,又不能讓芯檸花錢,但是花錢多了,芯檸心里也過意不去。所以,這頓飯吃的很舒服。
在伯伯眼里,并非考慮吃飯經濟問題,他是偶然的機會才認識到蔡師傅,從而吃到地道的民族大餅的。這些規矩都是許多年前蔡師傅親手所教。既然侄女來到了這塊大地上,就應該讓她吃到地道的民族飯,體會到民族人對自己信仰的虔誠。從而注意到民族禮儀嘛。
所以這頓飯無論是主還是客,心里都舒服。
吃過飯,伯伯和蔡師傅道別,然后一家人開車又繼續去了縣城。
在一家有著清朝建筑風格的建筑門前停下來,芯檸下車后抬頭看到門前的大扁上寫著“##族博物館”。
芯檸帶著虔誠的心踏入這道大門,雖然博物館不大,但是能親身到此一游,芯檸還是覺得很幸運的。
之前在帝都的民族中華園內芯檸記得也有一處這樣的建筑,到此一游才發現原來真的有一處一模一樣的。
正房,東廂房,西廂房,儲存室,都是清代保存下來的,而帝都民族中華園內的不過是仿制的,不過仿的好像也挺像。
還有一處小小的院落,在院子的另一頭有幾個箭靶,這頭則有幾彎弓和十幾把箭,箭頭是用臘做的。
“這個少數民族的箭法很厲害的,現在有兩名本族姑娘在國家隊服役呢,上個月還有一個孩子在國際上獲獎了呢”,伯伯自豪的說著,那些姑娘爭光,家鄉人都覺得爭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