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9章 假古董就是要當真

  • 歷史,不規矩
  • 張鳴
  • 1499字
  • 2019-10-14 18:00:16

《三國演義》問世的時候,遼東的滿人,還是明朝旗下的百姓。遼東的滿人,當然有自己的語言(文字是后來制造的),但由于長期跟漢人雜居在一起,部落上層得懂漢文,下層百姓也能聽得懂漢話。從文學史上講,《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宋元以來,三國故事是民間講史說唱的重頭。茶樓瓦舍,三國爭霸的事兒,百說不厭。有了這樣的基礎,《三國演義》一出世就大賣。可惜當年沒有版權制度,否則作者羅貫中先生,肯定變成富翁,不至于到今天,人們也弄不清他到底怎么個來歷。拍馬屁寫傳的,就不知凡幾。

漢人的通俗小說,對周邊懂漢語的少數民族,一向都有強大的吸引力。滿人接觸到《三國》,應該稍晚一點,但他們對這部小說的熱愛,卻比誰的勁頭都大,甚至超過了漢人。能讀的,直接讀書,當年的小說,都是帶繡像的,影響之下,后來滿人跟明朝鬧翻,自己立朝,寫實錄,居然也有繡像,一個個八旗將士,看上去就像三國的貔貅。不能讀書的,就聽故事,聽人說書。入關之后,閑著沒事,自己說唱,講的也是三國故事。

如果沒有滿人二百多年的統治,三國人物,尤其是關羽,絕不會有后來的地位,成了舉國崇拜的關圣帝君。從南到北,哪怕一個小村莊,也會有座關帝廟,至今香火不斷,讓他的主公劉玄德望塵莫及。皇帝提倡忠義,從來如此,但借助一個小說人物把忠義弘揚起來,還就是愛新覺羅家的人才能干出來。

不過,作為三國迷的滿人,迷小說迷久了,也會走火入魔。很多人會把小說當真,而且一板一眼地當真。滿人出征,經常會流傳關帝助陣的傳聞,動輒就有人說,看見關帝廟里的赤兔馬都流汗了。但凡有了這樣的傳聞,將士的斗志就比較高。反過來,三國故事,也不盡是正能量。比如關羽最后栽跟頭的荊州,就讓滿人有諸多的擔憂。一個滿人貴族,被任命為荊州將軍,嚇得不敢赴任,說是荊州連關老爺都守不住,我怎么守得住?幫助雍正做了皇帝的隆科多舅舅,酒喝多了,總喜歡自比輔佐后主的諸葛亮。雍正知道了,心里就不高興,你成了諸葛亮,我變阿斗了。最后,隆科多舅舅也就栽了。

到了晚清,三國故事魅力不減。說別的滿人也許插不上嘴,說三國,個個興奮莫名。號稱晚清最聰明、也最開明的三個滿大臣之一的端方,對收集古董有特別的愛好。收來的玩意,是真是假,現在不好說了,因為此公死得慘,在四川被隨行的衛隊砍了頭,樹倒猢猻散,家產也就星散了。星散的寶貝中,有一個玩意,是端方的最愛。那是一個石頭的井口,據說,這個井口大有來歷,是當年長坂坡上,劉備的二位夫人之一的糜夫人跳井的那口井的井口。這玩意是怎么被找出來的,我不知道,只知道端方大人相信它是真的。推想起來,大概是井口上被人刻了些紀念糜夫人跳井的字。

端方很在意這個井口,按他的說法,當年趙子龍原本是要讓糜夫人上馬,他保護幼主和夫人走的,但在曹操的百萬大軍中,步行怎么可能走得脫?如果糜夫人不跳井,幼主阿斗就活不了,趙子龍也得死,幼主活不了,趙子龍活不了,諸葛亮也就不用輔佐后主了,后面的故事,就沒有了。所以,蜀漢的成敗,關鍵在于糜夫人得跳井自盡。跳井怎么的得有口井,所以,這口井就成了歷史走向的關鍵。自然,這井口,就太寶貝了。

其實,長坂坡趙云救幼主的故事,只是故事而已。當年劉備在新野撤走的時候,趙云是負責家眷保護來著,但哪里有小說講的那般兇險?哪會有如此神的人,能從百萬軍中單人獨騎逃命出來的道理?三國志上,說后主劉禪當年長坂坡受困,的確是趙云帶出來的,但是跟他的親媽甘夫人在一起,沒糜夫人什么事。

既然糜夫人跳井這事,原本就是故事,那么所謂的井口,頂多是后人(最早也是明朝人)比附出來的假古董。把假古董當真,而且借題發揮,看來,在這塊土地上,很有傳統。假古董當真了,也有好處,可以編出新的故事來。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宝市| 阆中市| 张家川| 扎鲁特旗| 万宁市| 蒙阴县| 滕州市| 米易县| 青河县| 萨嘎县| 文昌市| 青冈县| 方正县| 泰州市| 荣昌县| 盐边县| 桐庐县| 宁夏| 江达县| 茌平县| 广德县| 铜山县| 鄂托克前旗| 金华市| 宜兰市| 郯城县| 师宗县| 高密市| 石屏县| 平谷区| 鹤壁市| 买车| 柳江县| 兰州市| 苍南县| 赣榆县| 伊吾县| 玉环县| 威信县| 兴海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