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坑人的愛民之舉

第四十一節(jié)(上):劉玄德攜民渡江

王夫之論劉表,“表出自黨錮,固雍容諷議之士爾”。黨錮清流,是他從中央政府空降荊州的政治資本,赤手空拳,苦心經(jīng)營,從漢獻帝初平元年(190)起,到漢獻帝建安六年(201)收留劉備時,十多年間,荊州在劉表治理下,儼然亂世中的一塊樂土,“沃野千里,士民殷富”,“帶甲之士十余萬”。統(tǒng)治幅員之廣,南延交趾;管理狀態(tài)之佳,倉實廩足;文化教育之盛,人才濟濟;著書立說之多,文華一方,這也是劉表倚以隔岸觀火的資本。說明他并非如《三國演義》形容的那樣優(yōu)柔寡斷、懦弱滯暗。他敢容納劉備,他敢得罪曹操,所恃者,就是他的實力。另外,時稱“八俊”的劉表,有其虛榮心和求名欲,這也是很多大人物的通病。因為劉玄德奉詔討賊失敗,來投奔他這個正經(jīng)八百的宗室,拒之,則陷自己于不義,黨錮清流這招牌打出來,名聲在外,卻對一位向往他的反曹義士關(guān)上大門,天下人會不笑之嗎?雖然他夫人、他幕下、地方實力派,大加反對,但他能夠頂住阻力,說明那時的他尚未完全受操縱、受控制,是大權(quán)在握的。

劉備之錯,就是到了新野,待了好幾年,竟未能使劉表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傾斜,而是聽由他一步步落入蔡氏、當?shù)睾雷搴偷胤絼萘Φ陌鼑校K于不能自拔。自然,劉表永遠也不會把屁股坐到他這一方面,但任何集團都非鐵板一塊,更何況處于弱勢地位的劉琦,是其天然同盟軍,而諸葛亮出主意使其求為江夏太守,離開襄陽,實非良策。劉琦一走,他們對于襄陽的大小動靜,一無所知,更別說加以提防。

事見《后漢書》:“琦不自寧,嘗與瑯邪人諸葛亮謀自安之術(shù)。亮初不對。后乃共升高樓,因令去梯,謂亮曰:‘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亮曰:‘君不見申生在內(nèi)而危,重耳居外而安乎?’琦意感悟,陰規(guī)出計。會表將江夏太守黃祖為孫權(quán)所殺,琦遂求代其任。”《資治通鑒》漢紀五十七,漢獻帝建安十三年(208)所載文同,只是文前加了個“初”,說明與這一年的劉玄德攜民過江無關(guān)。但《三國志》著者陳壽,顯然認為諸葛亮未出山前,身在茅廬,交游廣闊,授意劉琦,當系這一年的早些時候,或更早以前發(fā)生的事。無太多歷史意義,遂不載。《三國演義》故意忽略《資治通鑒》的“初”,據(jù)《后漢書》進行藝術(shù)夸張,模糊時間,便與大撤退混為一談。但由此得知,劉備在新野近八年(201—208),連近在咫尺的樊城,都始終未在其控制之下,這既可說明劉表對劉備的防范,夙夜匪懈,也可說明劉備對劉表的統(tǒng)戰(zhàn),根本不做為。這哪是一個政治家的所作所為啊!

劉備的失敗,一敗于他沒有好好經(jīng)營這塊根據(jù)地,并進一步加強與劉表親善。二敗在他一誤再誤,瓜熟蒂落,當摘而不摘,未能及時拿下荊州,以致錯過了大好時機。三敗于他小勝以后,掉以輕心,沒有估計到曹操的反撲,也沒有估計到劉表去世所帶來的政治變化,更未能及早做出撤退準備。而實行的攜民渡江的大逃亡上,他的仁義道德,是以新野、樊城兩地人民的生命,和他的一支部隊潰不成軍為代價而得來的,這美名究竟有多少含金量呢?

這種看起來愛民,而實際上害民的決策,最為坑人了。但寫書的人,未嘗到苦頭,所以能夠輕松地張開大嘴巴,為既救不了百姓,也救不了自己的劉備,大唱贊歌。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泗洪县| 贵德县| 商南县| 闽侯县| 阳原县| 曲沃县| 西平县| 镇原县| 邢台县| 新蔡县| 京山县| 宜黄县| 包头市| 乌兰察布市| 都匀市| 宁强县| 花垣县| 长垣县| 仁布县| 南澳县| 西贡区| 武汉市| 马龙县| 天峻县| 抚远县| 林州市| 名山县| 托克逊县| 偏关县| 台北县| 玉屏| 家居| 兰州市| 晋州市| 平凉市| 石台县| 汉沽区| 西充县| 卢湾区| 光山县|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