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53章 故事連載60 江上筑島

  • 我的三彩人生
  • 信使305
  • 1400字
  • 2020-03-20 06:33:40

故事連載60?江上筑島

我的三彩人生作者:信使

4,江上筑島

在有水的地方總有各種橋梁相伴。鐵路橋和公路橋差別很大。試想想,一輛載重卡車多重?載重不同,充其量也就是5-40噸,一列火車,光火車頭就120噸,一節車箱自重30噸,按載貨60噸,這近百噸的車箱共掛60節,列車通過橋時的整車壓力可想而知!

為使大橋萬無一失,設計師首先測量江河環境,一般選在有山有巖石的地方。打個比方,人要種植牙,必須把牙釘在骨頭上。通常是在頷骨上鉆孔把種植牙用鏍絲固定在骨頭上。

同理,鐵路橋的水泥橋墩要和江底的巖石連接,而不是泥沙!

九站松花江邊有座山叫猴石山,橋墩在江底與延脈巖石相接。這就是設計師的功勞。

南京長江大橋處水深50米,不是采用筑島方式,沉井是在陸地成形,載有吊車的兩條大船,用捲揚機將沉井分段緩緩放入江中。九站松花江水深10米,筑島可以。將裝有沙石的草包裝入幾個木籠,然后用船載吊車緩緩將木籠放入江中,最好呈園周放置,再投入大量沙石草包直到高于江面,架板橋推土筑成小島。根據江寬,共筑三個島。工人就可在島上干活了。當然,第一件事就是在島上由木匠建模。先用大量木板釘成園柱形,大小是橋墩外徑。在里面由木方釘架子,又釘上木板為內徑,內外徑相距一米。不同的是內徑模板不是一直垂直向下,大小不變,而是垂直到高度一半左右,木板朝外方向斜向,使內徑逐漸加大,奔向外徑,即底部內外徑距離只有10厘米左右,這樣的水泥沉井底部如同刀刃一般。可由沉井自重切割地面,自動下沉!模板釘好后,架好鋼筋,為保障質量百年大計,鋼筋為優質螺紋鋼,水泥為高號水泥。工人夜以繼日三班倒澆筑水泥,等水泥凝固后拆去模板,底部帶有刀刃的水泥沉井立于島上!注意用詞!只是立于島上,還沒沉入江中。

后續工作就是工人站在沉井內部開始挖土,井內有一鋼筒,工人把土裝入筒中,由捲揚機拉到井外倒在島上。由于內部慢慢淘空,沉井靠自重下沉。接著又在沉井上立模澆注第二節沉井,第三節沉井…。隨著沉井下沉,里面開始有江水進入。為安全計,井臺上安裝兩臺大馬力抽水機,輪流抽水,始終保持里面只有到腳脖的水流。工人穿的皮衣皮褲和皮靴。孫班長為了照顧我,從不讓我下井挖砂,在井臺上坐著,看著水泵正常運轉。當然我明白,活輕責任重,一旦水泵停轉,江水倒灌,是危害工友生命的,因此全神貫注,不敢怠慢。沉井下沉不是咕咚一下子就下去了,而是緩慢下沉,工友不停的挖泥沙,沉井不停的下沉。幾個月的挖土操作,第一節沉井己接觸到巖石,再也挖不動啦。由于一節上面還有二節,三節沉井,達到橋墩高度要求后,立即架好鋼筋,澆筑水泥。因為水泥澆筑要成為整體,必須抓緊時間,工人三班倒,攪拌機轟隆隆不停轉,小車不倒只管推,把沉井灌滿水泥,一個實心橋墩就這樣屹立于松花江上!工友總算舒了口氣。

52年前由于我參加了九站松花江鐵路大橋建設的全過程,對建橋情有獨鐘。電視報導,2018年10月24日全線通車的港珠澳大橋標志著我國由建橋大國成為建橋強國,支援國外的建橋訂單不斷。被英國《衛報》稱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

港珠澳大橋有海底隧道6.7公里,由33節海底沉管隧道組成,每節沉管隧道長180米,寬3.5米,重8萬噸,這樣的厐然大物在陸地不方便制作,運輸也是問題。為此建了兩個人工島,在島上建設水上工廠生產。

這兩個面積各為10萬平方米的人工島,是用鋼桶焊接成40米長,一個一個轉圈直插海底建成的,成為伶仃洋上固定的航空母艦。這樣的建島方法,世界上也是屈指可數。厲害了,我的國!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城县| 黔西| 拜泉县| 九江县| 桂平市| 萨迦县| 隆化县| 马鞍山市| 长沙县| 资兴市| 凤山县| 湄潭县| 阿合奇县| 进贤县| 兰西县| 肇州县| 虹口区| 紫阳县| 体育| 巩留县| 大渡口区| 阿坝县| 金溪县| 突泉县| 陆良县| 浮梁县| 金秀| 壤塘县| 房山区| 晴隆县| 辽阳市| 额敏县| 开化县| 古蔺县| 张北县| 客服| 保康县| 陇西县| 乾安县| 梁山县| 师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