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故事連載18 數百“解放”繞春城
- 我的三彩人生
- 信使305
- 1146字
- 2019-10-29 09:19:23
故事連載18 數百“解放”繞春城
我的三彩人生?作者;信使
8,數百“解放”繞春城
解放前的長春汽車很少。我家從九臺回到長春,坐的是馬拉膠皮轱轆大車。那時馬車是允許進城的。需要的是在馬屁股處裝個馬糞袋,不要把馬糞拉在馬路上!那時也有少量四輪馬車,后座坐人,前座比較高,為車老板趕車用。當然也要帶馬糞兜,否則不讓營業。拉客馬車的馬打扮很時髦。頭上戴布花,脖子掛銅鈴,很遠就聽到叮當的鈴聲,一是招徠顧客,二是讓行人讓開,以免挨撞!長春的有軌電車是很多的。長春有人力車嗎?沒有!這與氣候有關。長春冬天很冷,馬路經常是冰雪鋪地。要是BJ的駱駝祥子在長春拉車,由于路滑腳上使不上勁,不但車不走,弄不好還要摔跟頭!1953年抗美援朝勝利后,我國進入全面經濟建設時期。由蘇聯援建的我國第一個汽車廠在長春郊區孟家屯破土動工了!汽車廠名由***主席親筆提名:“第一汽車制造廠”,汽車廠是按蘇聯模式建設的。其各個分廠的設置,街道,職工宿舍都井井有條。由于有動力分廠,廢氣供職工宿舍供暖,因此汽車廠宿舍都是暖氣,熱水和管道天然氣,新中國的汽車工人生活條件是很好的!
第一汽車廠有多大?說不清楚,反正街道都是新名詞,如東風大街,創業大街等。電車站來不及命名,就用數字命名,1站,2站,3站,4站,直到5站才到工廠正門。居民區也用數字,如27街區,552棟等。
有一份現存資料;
長春汽車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汽開區)是經國務院批準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主要承擔加快長春國際汽車城建設、建設長春西部新城區和承接一汽剝離社會職能3項任務。汽開區行政管轄面積110平方公里,管轄2個街道辦事處(12個社區),9個半行政村。建成區面積23平方公里。區內總人口22.3萬人,其中非農人口19萬。全區各類企業3160余戶。建區以來,先后被授予國家汽車零部件出口基地、國家汽車電子產業基地、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等稱號。是東北首家啟動國家級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創建工作的開發區。
63年前,即1956年,被***主席命名的“解放”牌的第一批國產汽車試制成功!為了慶祝第一批國產汽車的誕生,吉林省暨CC市在長春地質宮廣場舉行盛大慶祝儀式。廣場上空飄揚著五星紅旗,大喇叭反復抪放耳熟能詳的50歲老司機歌曲:
五十歲的老司機我笑臉兒揚啊
拉起了那個手風琴咱們嘮嘮家常啊
想當年我十八就學會開汽車呀
擺弄那外國車呀我是個老內行呀可就是呀沒見過呀中國車呀啥模樣啊
盼星星盼月亮啊盼的這國產汽車真就出了廠…!
一輛輛剛剛出廠的嶄新“解放”牌卡車排著整齊的方隊由南向北徐徐駛過主席臺,上萬人手持鮮花,國旗歡呼雀躍,像是天安門城樓的國慶閱車,又像是莫斯科紅場坦克部隊開往蘇德前線,第一批國產汽車將奔向祖國四面八方,為新中國的經濟建設貢獻力量!
第一汽車制造廠,共和國的長子,有義務,有擔當,為祖國的汽車工業做出巨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