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道德與中華人文精神
- 肖群忠
- 366字
- 2019-10-25 16:41:45
第六章 處人論
中國文化的整體性與道德性的價值取向使中國人特別重視人際關系,所謂“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孫丑下》),體現了民眾對人際和諧的重視。人必然要與他人打交道,但人又是最復雜的動物,所謂“知人知面不知心”,連在中國文化中作為智慧象征的諸葛亮尚且因不能準確知人而“揮淚斬馬謖”,更何況一般人呢?可見知人之難。知人后如何待人,不僅是一個價值觀的選擇問題,也體現出我們的人品和修養。中國文化倡導德善待人,追求和為貴的人際價值觀。
處人論本身不涉及非常具體的人際關系,也不涉及非常具體的人際交往之道,而是一種與人相處的基本態度和一般原則。在這方面中國傳統哲人給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思想與智慧。他們認為識人知人是與人相交甚至是用人的思想前提,以道德和善意待人是中國傳統道德對人的基本態度,而人際交往是以追求“人和”為價值目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