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開幕。習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報告中提出了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要論斷,尤其提出“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一方面表明面對新時期經濟發展戰略的調整、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契機,另一方面也體現出在新經濟宏觀背景下人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構成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建設則是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的重要手段。我們要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充分發揮中華民族強大的文化創造力和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作用,進一步推動文化建設各項工作的開展,以文化的繁榮興盛助推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時,文化及文化產業再次被作為重要議題寫入規劃中,規劃提出“加快文化改革發展”“豐富文化產品和服務”“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雙輪驅動”等,并確立十三五時期“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的發展目標。回顧“十二五”時期,我國文化事業建設、文化產業發展成績斐然。截至2015年,全國公共圖書館、群眾文化機構、博物館服務人次分別達到5.89億、5.48億和7.81億,年增長率均在10%左右;全國藝術表演團體演出收入達到93.93億元,比上一年增長24.1%;8家文化企業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首發融資額共計80.62億元,19家上市文化企業實現再融資,共募集資金506.30億元。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2015年達到3.97%,相比2010年的2.8%提高了一個百分點,北京、上海、江蘇、廣東等省市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2015年已超過5%,如此來看,在“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即在2020年,我國文化產業極有希望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5%,從而實現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的發展目標。“十二五”的圓滿收官為“十三五”時期文化事業建設、文化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全力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也將成為“十三”時期經濟發展的主旋律、創新創業的新動力,而推動文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文化消費活力、推行“文化+”的融合發展模式將成為“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的主要著力點。

文化是區域的靈魂,區域是文化的載體。中華傳統文化有五千多年的歷史,博大而精深,豐富而厚重,在歷史長河中所形成的精神信仰、倫理觀念、處世哲學等文化精髓,對推動區域發展依然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價值。中華文明不僅是我國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主要內容、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源頭活水,在文化與政治、經濟相交融的21世紀,它更是影響區域發展最為深遠的內在要素。從區域文化的產生與人類文明的發展歷程來看,二者相伴而生,文化的力量熔鑄于區域的生命之中,塑造區域的魅力,引領區域的發展,推動區域的進步;與此同時,區域也在歷史演進中實現了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延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國際競爭的日益激烈,文化發展在區域建設中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以文化為核心的軟實力正日益成為國際舞臺上各區域乃至各國角逐的焦點。我們也應該清晰地認識到,我國區域文化建設還存在較大的有待繼續完善和改進的空間,尤其在與世界發達區域的比較中,我國區域文化發展水平差距較大,尚未在國際市場上形成明顯的競爭優勢。隨著世界各國文化大交流時代的來臨,中國文化在文化全球化中如何提高地位以及如何影響其他國家的人民,是值得我們深思的重要議題。

與文化產業迅猛發展的形勢相呼應,學術界圍繞文化議題的研究也是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學者基于不同學科、不同視角對文化發展問題進行多角度的研究和探討,并形成了很多有意義的研究結論。通過對相關文獻進行梳理,我們發現,現有研究成果的不足之處主要是:理論探討較多,實證研究較少;基于全國層面的研究較多,區域層面的研究較少,以區域文化為研究對象的實證研究更少;研究視角、研究維度、研究方法等都有待拓寬,研究內容和體系仍需豐富和完善。

基于上述思考,文化力發展指數課題組(以下簡稱本課題組)搜集和整理了2015年我國地級及地級以上城市文化相關數據,借助一定的統計分析方法,對我國區域文化發展水平進行測算和評估,揭示我國區域文化發展的客觀現狀,理清區域文化發展中的不足和薄弱環節,為探索推進區域文化建設、促進區域文化發展提供了客觀科學依據。本書第一章由王琪延、王博、田童執筆,第二章至第七章由王博執筆。在此謹對本課題組成員以及所有關心本課題的專家學者深表謝意。

由于我國區域文化統計工作尚不完善,在各區域年鑒中對文化指標的統計及統計口徑上并沒有保持完全的一致性,尤其是一些偏遠的、發展較為落后的區域,文化統計嚴重滯后,一些較為重要的文化發展指標或未做數據統計,或存在年份上的數據缺失,對課題研究的順利進行形成很大的阻礙。我們在對個別區域指標數據缺失的處理上,一方面,運用統計方法進行推算、插補或近似替代;另一方面,將指標數據缺失過于嚴重的區域予以刪除,最后僅保留了236個地級市作為研究樣本。此外,區域文化發展指數理論評價體系中一些重要的文化指標,由于數據很難獲取而未能納入實證評價體系中。數據獲取與處理等問題的存在,使本書的研究難免存在疏漏,有待我們在后續的分析和研究中加以補充和完善。書中也難免存在錯漏之處,懇請各位讀者批評指正。

王琪延

2017年12月于中國人民大學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容城县| 临猗县| 永川市| 彰化县| 广灵县| 德清县| 江西省| 瑞昌市| 社旗县| 乐业县| 中方县| 阿克苏市| 玉环县| 大港区| 海阳市| 芦山县| 黄陵县| 潮安县| 阜阳市| 碌曲县| 辉南县| 阳朔县| 淄博市| 台中县| 南安市| 梁山县| 山丹县| 兴海县| 高碑店市| 乌兰察布市| 平顶山市| 五常市| 昌图县| 汉沽区| 攀枝花市| 宣城市| 乌兰县| 岢岚县| 临桂县| 磐安县| 合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