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習成果認證制度研究
- 王海東
- 1189字
- 2019-10-25 20:10:56
序一
黨的十八大提出了 “兩個百年”和 “中國夢”的奮斗目標,對全國教育戰線明確指出了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大力促進教育公平”等要求。自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2010—2020)》中提出 “構建靈活開放的終身教育體系”“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等任務以來,國務院于2014年發布了 《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2016年教育部又印發了《關于推進高等教育學分認定和轉換工作的意見》。這些重要文件為新時期的考試招生改革、自學考試改革指引了方向。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制度創立于20世紀80年代初期,是解放思想、改革開放的產物。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通過定期組織國家考試來對公民個人自學高等教育課程的成果給予檢驗和考核,并為達到要求者頒發國家承認的學歷文憑,為廣大求學者鋪就了自學成才的光明道路。自學考試制度建立30多年來,適應我國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社會建設和人才需求,為國家培養了數以千萬計的專業人才和高素質的勞動者,在促進教育公平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高等教育從大眾化加快步入普及化階段,自學考試開始面臨諸多方面的嚴峻挑戰。如普通高校招生人數連年增長,各種非全日制學歷繼續教育形式競相發展,信息技術革命的日新月異不斷革新傳統學習方式,以及自學考試自身的局限和問題,等等,使自學考試傳統的制度優勢逐漸褪色,考生規模持續下滑。另一方面,國家著力推進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建設,給包括自學考試在內的各類教育形式帶來了歷史性的發展機遇。因此,適應新形勢、新要求,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全面推進自學考試綜合改革和制度創新,已是迫在眉睫、時不我待。
在教育部的領導下,全國教育考試機構自 “十一五”以來圍繞自學考試的發展目標與定位、專業和課程體系、考試評價方式、學分互認與轉換、學習媒體與支持服務等進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探索。改革和創新實踐離不開大量的政策、理論和技術方面的研究活動作為支撐,特別是學分銀行建設作為構建終身學習體系 “立交橋”的紐帶,尤為重要。以自學考試制度為基礎探索學分銀行建設,既符合國家構建終身教育體系的戰略要求,也是自學考試制度轉型的迫切需要。
王海東同志長期從事自學考試管理和研究工作,對自學考試的改革特別是學分銀行建設工作有著深入的思考。他撰寫的 《學習成果認證制度研究》一書,以自學考試制度創新和推進學分銀行建設的討論為立足點,將自學考試改革放置到國際終身教育體系探索和學習成果認證制度建設的大視野中,并結合我國當前跨系統的學分認定和學分銀行建設的初步探索,對于學習成果認證的理論與實踐問題進行了較為系統而深入的論述,反映了作者在此領域多年的研究和學術積累。相信這本專著的出版,對于推動我國學習成果認證制度的理論研究與實踐,以及進一步推動自學考試綜合改革,必將產生積極的助力作用。
是以為序。
姜 鋼
2017年10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