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信息法對信息行為的強制性調控

現代社會強調法治,法律是最重要的行為規范系統。同時,現代社會又在日益走向信息化,信息的開發、傳播、管理與利用,特別是數字化信息的無孔不入,正在成為現代社會最引人注目的特征。在現代社會,人的活動領域被越來越多地打上信息的烙印,人的行為也越來越明顯地演化為信息行為。法律作為現代社會中最重要的行為規范系統,不能無視社會的信息化趨勢,因此,信息法的產生就成為歷史的必然。

從法學的角度來看,信息是一種特殊的財產,具有知識產權的性質。按照法學關于一般財產所有權的分析,所有權包括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這四項權能。但就信息這一廣義的財產而言,比較確定的權能只有三項:信息的占有、信息的使用(或稱利用、運用)、信息的處分。信息的占有是指信息的采集或獲取,以及信息的持有和保留;信息的使用包括信息的加工、處理、傳播等;信息的處分包括決定信息是公開傳播還是予以貯存、保留、不予公開等。一般財產權中的收益權能,在信息財產中要視具體情況而定。這是因為,有些信息是不能或不應以營利為目的的,故在信息的使用過程中,信息既可能被有償使用也可能被無償使用,從而存在信息使用有收益和無收益的情況。在信息使用有收益的情況下,信息被作為商品,通過有償轉讓、許可使用等方式取得收益;在無收益的情況下,信息被作為共享資源或公共物品而為公眾使用。就一般情況而言,信息占有關系、信息使用關系和信息處分關系,都是在信息活動中產生的社會關系,它們都是信息法的調整對象;調整上述三類信息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就是信息法。張守文,周慶山.信息法學[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5:34-35.

一、信息法的作用

信息法一旦創立,就可以發揮其在信息活動領域中的獨特作用,可以將信息法的這種作用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規范信息行為。信息法是專門為信息行為設定的行為規范。有了明確的信息法的規定,信息行為就有章可循。對于什么是正確的行為、什么是錯誤的行為,人們往往會有一些相互矛盾的看法。沒有專門的信息法,人們在判斷信息行為正確與否的問題上就可能表現出不同偏好之間的沖突。而信息法則為人們提供了這一問題上的統一的判斷標準,提供了做還是不做某種信息行為的法律理由。

第二,保護信息權利。信息行為主體亦是權利主體,擁有不容侵犯的信息權利。但任何權利都不是無限的,而是有著確定邊界的。信息法確定這種邊界,使信息行為主體的信息權利有了明確的法律界定。因為有了信息法的明確界定,信息權利在法理上的不容侵犯性才可能轉化為事實上的不可侵犯性,信息權利才可能得到法律的確切保障,而侵犯信息權利的行為就會受到法律的嚴厲制裁。

第三,調整信息關系。信息行為主體之間的關系實質上是一種利益關系。各個信息行為主體的活動都與自己的切身利益有關。而利益與利益之間并非總是自然協調一致的,可能發生這樣那樣的矛盾。如果單純從各個信息行為主體的自身利益出發,那么信息行為主體之間的關系就難以融洽。有了信息法,各個信息行為主體遵循最具權威性的法律準繩,就可以協調彼此間的利益矛盾,就可以將信息行為主體之間的關系納入良性發展的軌道。

第四,穩定信息秩序。任何社會、任何領域的存續,都要以一定的秩序為基礎。沒有一定的秩序,任何社會、任何領域都會陷入混亂狀態。信息化社會、信息活動領域也是如此,應避免陷入惡性的無序狀態。秩序以規范為依據,只有依據一定的規范,才可能建立起一定的秩序。在信息化社會、信息活動領域,信息行為主體的活動只有遵循確定的規范,才能形成有序化狀態。信息法作為信息化社會、信息活動領域中最強有力的規范系統,是形成信息秩序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從社會信息化的現實狀況來看,信息活動領域確實離不開信息法的獨特作用。近些年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危害社會的行為有明顯增加的趨勢。特別是在互聯網上,形形色色的丑惡現象不斷滋生且迅速蔓延。對于這樣的行為和現象,唯有訴諸法律,訴諸信息法的強力作用,才可能遏制其生長和蔓延。信息法與其他法律一樣,其本質是國家意志的體現,并且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國家意志是一種不可抗拒的集體意志,國家強制力是最具剛性、最有效的強制力。因此,通過貫徹國家意志,借助于國家強制力,信息法才得以實現對信息關系的強制性調控。信息行為主體如果有足夠的守法自覺性,行為符合國家意志,與信息法的調控方向相一致,那么就不會受到國家強制力的懲處,并且自己的權利還可以得到信息法的強力維護。信息行為主體如果不能自覺守法,行為與國家意志相沖突,那么就會受到信息法的強制調控。以國家強制力為后盾的信息法,迫使這樣的信息行為主體不得不收斂自己的違法犯罪行為。

二、信息法的不足

雖然信息法是強有力的,對于信息業的發展、信息秩序的維系來說是不可或缺的,但僅有信息法卻是遠遠不夠的。這是因為:

第一,信息法所規范的信息活動的范圍是有限的,有些信息并未受到法律的保護,人們圍繞這樣的信息所進行的信息活動就不能通過法律得到保護或支持。從法律事實的角度來看,只有那些可以成為法律事實,能夠引起信息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信息活動,才承受信息法的規范作用,而不能作為法律事實的信息活動則沒有進入信息法的調控范圍。

第二,一般而言,立法程序具有一定的滯后性,即通常是先有某種行為,然后才可能有針對這種行為的立法。立法的這種滯后性尤其明顯地表現在信息活動領域之中:信息活動領域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各種各樣的新的信息行為層出不窮,故就目前的情況而言,信息立法從世界各國來看都是滯后的。因此,若以信息法為唯一的調控手段,則尚未有相應的法律進行規范的信息行為就會完全失控。

既然僅靠信息法的作用還不夠,那么,對于那些在信息法調控范圍之外的信息行為,那些尚未有相應的法律進行規范的信息行為,又依靠什么手段來加以制約?人們知道,倫理與法律一樣,是社會控制的一種重要規范手段。因此,對于信息法鞭長莫及的那些信息行為,人們就可以訴諸倫理的規范力量。這樣,信息倫理便應運而生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闵行区| 宿州市| 太仆寺旗| 嘉兴市| 墨竹工卡县| 和政县| 宜都市| 马公市| 淮滨县| 辽源市| 聊城市| 南澳县| 潮安县| 全州县| 内乡县| 五华县| 印江| 彰武县| 会东县| 饶阳县| 偃师市| 永新县| 克拉玛依市| 扬中市| 蒲江县| 新宁县| 淮南市| 阳新县| 晋州市| 根河市| 当雄县| 苍南县| 双峰县| 珲春市| 内丘县| 庆阳市| 长岛县| 湘西| 武冈市| 新源县| 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