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聯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適用評釋
- 高旭軍
- 1105字
- 2019-10-18 15:59:59
第17條 要約的終止
Article17
An offer,even if it is irrevocable,is terminated when a re-jection reaches the offeror.
譯文
一項要約,即使是不可撤銷的,于拒絕通知送達要約人時終止。
目錄
1.規范對象
2.要約的終止
2.1 終止的條件
2.2 終止要約的其他因素
2.3 終止的法律效果
正文
1.規范對象
本條主要規范了要約的終止問題。這里的終止是指使要約失去效力。一旦要約失去法律效力,即使受要約人對此表示承諾,合同也不能因此而訂立。這意味著只有在雙方當事人重新啟動要約、承諾程序的情況下,合同才最終得以訂立。此外,本條的調整對象不僅包括可撤銷要約的終止,還包括不可撤銷要約的終止,本條前半句“一項要約,即使是不可撤銷的”這一表述,表明了這一點。
2.要約的終止
2.1 終止的條件
本條規定,“一項要約,即使是不可撤銷的,于拒絕通知送達要約人時終止”。據此分析,終止要約必須具備“發出拒絕通知”和“通知送達”這兩個條件。
第一,“發出拒絕通知”。這是指受要約人可以通過向要約人發出拒絕通知的方式來終止要約。拒絕通知既可以是明示的,例如明確通知對方“對對方的要約不感興趣”,也可以是暗示的,例如,在對方要約內容的基礎上提出新的重要的交易條件。[35]當然,在暗示拒絕時,要考察新的交易條件是否構成《公約》第19條第2款意義上的反要約或承諾。如果屬于第19條第2款規定的例外情形,則這種拒絕通知并沒有起到終止要約的作用;相反,它構成了承諾。[36]對于受要約人發出的通知是否屬于本條意義上的“拒絕通知”,人們必須根據《公約》第8條規定的解釋規則來進行分析。
受要約人不僅可以在其發出承諾之前發出本條意義上的拒絕通知,即使在其發出承諾通知后,也同樣可以發出拒絕通知。當然,只有其拒絕通知先于承諾到達要約人或至少同時到達時,才能起到終止要約的作用。[37]
第二,“通知送達”。上述拒絕通知必須送達要約人,否則,該通知不發生法律效力。至于通知是否送達了要約人,爭議解決機構必須根據《公約》第24條的規定進行分析判斷。
2.2 終止要約的其他因素
除了受要約人的拒絕能導致要約終止外,“其他因素”同樣能導致要約的終止。綜合《公約》相關條款的規定,這里的“其他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內容:第一,要約規定的承諾期屆滿(第16條第2款a項)。即使要約中沒有規定承諾期,在一段“合理的期限”結束后,如果受要約人沒有對此表示承諾,該要約同樣歸于終止(第18條第2款)。第二,要約人根據第16條第1款的規定實施了有效撤銷行為。第三,受要約人根據第19條第1款的規定提出了反要約。
2.3 終止的法律效果
一旦要約被有效終止,相關的要約便會失去法律效力。當然,如果雙方當事人依然有與對方簽訂合同的意愿,他們可以通過再次向對方發出新的要約和承諾來訂立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