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
創業青年
聚焦千萬當代北京青少年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共青團提出的“提高團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擴大團的工作有效覆蓋面”兩大戰略性課題,全面掌握首都青少年群體的數量結構、區域分布、群體特征和利益訴求,團北京市委自2013年10月啟動了“北京青年1%抽樣調查”,調查歷時一年半,近日圓滿結束。
團北京市委組建了由全市各系統團干部、社區青年匯社工、12所高校的研究團隊、6所青少年研究機構、多個專業調查公司和數據分析公司等組成的5000余人的專業調研團隊,將全市青少年按“全體青年”和“特征及新興青年”兩大板塊,劃分為22類群體,按1%的抽樣比例,共計完成問卷10.8萬份。
其中,按從業及狀態劃分的“全體青年”11類群體包括: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青年、社會組織從業青年、國有企業青年、非公企業青年、農業青年、大學生(含高職)、中學生、小學生、中專中職學生、大學青年教師、中小學青年教師。
群體特征明顯的“特征及新興青年”11類群體包括:外來流動青年、流動人口二代、在京創業青年、外國在京青年、新聞出版行業從業青年、網絡從業青年、“北漂”藝術青年、青年志愿者、殘疾青少年、城鄉貧困家庭青少年、不良行為青少年。
這是相關部門第一次全面掌握北京青少年的結構情況。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6歲至35歲常住青少年約990萬。從戶籍來看,京籍青少年約460萬,非京籍青少年約530萬;從構成來看,學生約230萬,從業青年約67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