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與民族問題相聯系的宗教政策

民族宗教政策主要是為了處理與民族問題相關聯的宗教問題而制定的宗教政策,具有民族問題和宗教問題雙重屬性。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4月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強調:“新形勢下,宗教工作范圍廣、任務重,既要全面推進,也要重點突破。要結合各宗教情況,抓住主要矛盾,解決突出問題,以做好重點工作推進全局工作。”[1]民族宗教問題就屬于重點領域的突出問題,需要重點解決。

民族政策與宗教政策有明顯的區別。民族政策是為了調節民族關系、處理民族問題而制定并實施的,其實質是為了促進各民族的平等團結、發展進步和共同繁榮。宗教政策的實質是為了實現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使公民的宗教信仰得到有效的保護。其政策內容、適用范圍也不同。

民族政策與宗教政策也存在密切聯系。中國歷史上,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都具有相關性和一致性。黨的民族政策與宗教政策在內容上有重合的部分,即民族宗教政策,它既是民族政策的重要內容,也是宗教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二者的緊密聯系。

中國特色的民族宗教政策。一是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二是有關民族聚居、散雜居地區的政策;三是維護藏傳佛教正常秩序,打擊“藏獨”分裂勢力;四是做好新疆伊斯蘭教工作,打擊“三股勢力”。

一、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中國信教群眾有相當一部分生活在民族地區,對于這些地區的信教群眾來說,宗教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宗教對他們的思想、心理、風俗習慣及生活方式等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民族地區的宗教問題具有特殊的敏感性、復雜性及重要性,且往往與民族問題密切地交織在一起。

(一)民族地區宗教政策的落實

在“文革”中,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實踐中遭到了極大沖擊;新時期以來,鄧小平指出:宗教信仰自由涉及到民族政策,特別是我們中國,一般都是少數民族在宗教信仰方面問題最多。我們要實行正確的民族政策,必須實行宗教信仰自由。[2]1979年9月,他強調: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我黨正確處理群眾宗教信仰的一項根本政策。這為新時期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恢復奠定了基礎。

藏區的宗教節日得到恢復。一年一度的雪頓節中的宗教活動及傳統的馬年轉岡仁波齊、羊年轉納木錯湖等宗教活動,以及青海塔爾寺和甘肅拉卜楞寺舉行的大法會等,都得以正常進行,參加的信教群眾數以萬計,并吸引了中外大批游客。藏區人民按照自己的傳統風俗習慣生活和進行社會活動,按照自己的意愿進行正常的宗教信奉、祭祀活動以及參加重大的宗教和民間節日活動。

恢復了藏傳佛教活佛轉世制度?;罘疝D世是藏傳佛教特有的傳承方式,1992年,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批準了第十七世噶瑪巴活佛的繼任。藏傳佛教領袖十世班禪1989年圓寂后,經過6年尋訪,于1995年底進行金瓶掣簽,報國務院批準,完成了第十一世班禪的認定以及冊立和坐床。這些舉措充分反映了藏族群眾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受到尊重和保護,得到了藏區廣大信教群眾的擁護和支持。大活佛轉世經由中央政府批準,是藏語系佛教宗教儀軌和歷史定制,是維護藏語系佛教正常秩序的關鍵之一。

尊重和保護穆斯林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和風俗習慣。穆斯林群眾在清真寺舉行的開齋節及古爾邦節等節日活動,各級黨政領導都會前往祝賀并布施。信教群眾婚喪嫁娶儀式中與宗教有關的習俗都受到尊重,如嬰兒出生后,要為其取經名;穆斯林男女青年結婚,要請阿訇主持婚禮、念尼卡;為尊重穆斯林在飲食方面的禁忌,制定生產清真食品的法規;伊斯蘭教主張土葬,在穆斯林聚居的地方包括城市,政府有關部門專門劃出土地開辟穆斯林公墓。

朝覲是伊斯蘭教五項基本功課之一。1956年,中國伊斯蘭教協會派遣了以包爾漢為團長的中國穆斯林朝覲團赴沙特麥加朝覲。到目前總人數已達14萬左右,是新中國成立前中國穆斯林朝覲總人數的幾十倍。對穆斯林的朝覲,中國政府十分關心和重視,外事、公安、衛生、交通、宗教以及銀行等部門和單位,加強協調,為朝覲者提供接待、機票、簽證、培訓、檢疫等各種服務,受到穆斯林的稱贊。

(二)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

保護少數民族宗教活動場所和正常宗教活動。1979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國家工作人員非法剝奪公民的正當的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數民族風俗習慣,情節嚴重的,處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a href="#zhu3" id="zw3">[3]9月13日,中共中央在批轉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文件《新的歷史時期統一戰線的方針任務》時再次強調:“要以平等態度對待各少數民族,……尊重少數民族的語言文字、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a href="#zhu4" id="zw4">[4]在恢復宗教活動場所方面,1980年7月16日,國務院在批轉國務院宗教事務局等單位《關于落實宗教團體房產政策等問題的報告》時指出,對這項工作,要從政治上著眼,作為特殊問題來處理。

加強與少數民族宗教界的統一戰線。1979年6月15日,在全國政協五屆二次會議的開幕詞中,鄧小平指出,“各民族的不同宗教的愛國人士有了很大的進步”[5],代表黨和政府糾正“文化大革命”時期將少數民族宗教界人士在內的宗教界人士打成“牛鬼蛇神”的錯誤。1980年7月16日,中央統戰部向中共中央上報《關于加強少數民族上層愛國人士統戰工作的意見》,推動了少數民族宗教界上層愛國人士統戰工作,為與少數民族宗教界統一戰線的恢復與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2010年1月,胡錦濤同志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指出,“必須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切實做好民族宗教工作”[6],指明了鞏固和擴大黨同民族宗教界的統一戰線的重要性及必要性。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講話時指出:“要重視培養愛國宗教教職人員隊伍,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宗教界人士素質,確保宗教組織領導權牢牢掌握在愛國愛教人士手中?!?a href="#zhu7" id="zw7">[7]少數民族宗教界人士在少數民族信教群眾中有相當的影響力,他們的政治態度直接關系到這個民族對黨和政府的態度,直接關系到民族宗教問題的解決。只有加強少數民族宗教團體和宗教界代表人士隊伍的建設,才能鞏固和擴大黨同民族宗教界的統一戰線,才能實現凝聚人心、匯聚力量,進而將民族宗教問題解決好的最終目標。

反對歧視和侮辱少數民族,反對傷害信教群眾宗教感情。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央有關部門多次下發文件,要求全國各級各類新聞、出版和文藝、影視部門要充分進行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的教育,自覺地學習和掌握有關民族、宗教方面的知識,樹立尊重少數民族、全心全意為各族人民服務的思想,堅決禁止在新聞、出版和文藝作品中出現傷害民族、宗教感情的內容。如中宣部、統戰部、國家宗教局等5個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對涉及伊斯蘭教的出版物加強管理的通知》,確定了對有關圖書進行審核等一些管理辦法。國家民委、國家宗教局等7個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嚴禁在新聞出版和文藝作品中出現損害民族團結內容的通知》,強調要對各有關方面加強教育和監督。在1997年修訂的《刑法》中增加了相關內容,《刑法》第二百五十條規定:在出版物中刊載歧視、侮辱少數民族的內容,情節惡劣,造成嚴重后果的,對直接責任人員,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嚴肅處理因出版物中出現歪曲、誣蔑伊斯蘭教內容造成嚴重后果的行為。1989年3月處理了《性風俗》一書,1992年8月處理了《腦筋急轉彎》一書,2012年3月處理了鳳凰衛視節目中發生的侮辱伊斯蘭教事件,這些都反映了黨和政府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和風俗習慣的決心。

二、有關民族聚居、散雜居地區的宗教政策

中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多宗教國家,我國民族分布“大雜居、小聚居、交錯雜居”的特點,決定了我國除民族聚居地區之外,其他地方大都是民族散雜居地區。因此,在政策上也有所區別。

(一)民族聚居地區的宗教政策

尊重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和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的統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保障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黨和政府一貫尊重和保護少數民族宗教信仰自由的權利和風俗習慣,“特別注意尊重少數民族的宗教信仰,保護少數民族文化遺產”[8]。同時,政府在民族聚居地區多數群眾信教的地方,還十分注意尊重和保護少數不信教群眾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和合法權益,堅決糾正干涉宗教信仰自由、排斥和歧視不信教群眾的現象,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宗教不得干預少數民族地區行政、司法和教育等。1983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教育部《關于正確處理少數民族地區宗教干擾學校教育問題的意見》強調:必須堅持宗教與教育分離的原則。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9]黨和政府又再一次強調,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國實行政教分離的原則,任何宗教都沒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都不能干預國家行政、司法、教育等國家職能的實施”[10]。1994年通過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事務管理條例》規定,禁止宗教封建特權和壓迫剝削,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安定、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和妨礙國家行政、司法、教育、婚姻等制度的活動。這些規定,對于貫徹落實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方針,促進民族聚居地區的宗教關系和諧具有現實意義。

做好民族聚居地區宗教界人士工作。黨和政府主張,“對宗教矛盾采取因教、因事、因時、因地分別對待的政策”[11]。以西藏自治區為例,“任何上層分子只要他們不是頑固的帝國主義走狗或更大的匪幫特務,我們都應該爭取”[12]。西藏和平解放后,在處理達賴與班禪的關系時,黨主張“本著團結的精神協商處理”,體現了黨因“人”制宜,積極做好與民族地區宗教界上層人士工作的政策。新時期以來,針對新疆伊斯蘭教,黨和政府先后制定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事務管理條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宗教職業人員管理暫行規定》《關于宗教人士帶塔塔里甫(滿拉)的意見》《關于加強伊斯蘭教愛國人士隊伍建設的意見》等有關規章和規定。

支持和幫助少數民族聚居區維修宗教活動場所和發展宗教文化事業。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央政府先后撥款用于西藏寺廟的維修和保護。2008年,時任西藏自治區常務副主席白瑪赤林介紹,“十五”期間已經投入了3.3億元人民幣,保護布達拉宮、羅布林卡和薩迦寺。從2008年起,西藏又有22處文物建筑和寺廟將進行維修,包括扎什倫布寺、大昭寺、小昭寺、哲蚌寺、色拉寺等。目前,在西藏共維修開放了1400多座寺廟、文物古跡和宗教活動場所。信眾們可以隨時朝拜,隨時轉經,為全世界祈禱幸福和安寧。青海、甘肅等地藏族自治州的一些著名藏傳佛教寺廟,如塔爾寺、拉卜楞寺等,政府也撥巨資予以維修。

(二)民族散雜居地區的宗教政策

做好民族散雜居地區宗教界人士的工作。民族散雜居地區的宗教界人士所從事的教務活動對當地社會也會產生較大影響,必須依法規范和管理宗教界代表人士和相關宗教教職人員,貫徹落實宗教教職人員認定備案制度。民族散雜居地區的黨政領導要熟悉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掌握當地民族、宗教方面的基本情況,深入研究新形勢下宗教界人士成長的特點和規律,經常聯系民族散雜居地區宗教界的代表性人物,加大培養、選拔、使用的工作力度,對宗教界人士和宗教活動場所負責人的培訓要經?;?、規范化、制度化,努力造就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學識上有造詣、品德上能服眾的合格宗教教職人員隊伍。例如,《浙江省宗教事務條例》就根據本省民族散雜居地區的宗教實際,對浙江宗教事務管理做了一些細化或豐富,涉及該省宗教教職人員的戶籍管理、社會保險、跨區域活動等內容。

促進民族散雜居地區宗教關系的和諧。宗教關系和諧,主要指宗教與社會和諧相處,各宗教和諧相處,信教群眾和不信教群眾和諧相處,信仰不同宗教群眾和諧相處。在中國民族散雜居地區,一般是少數民族眾多,存在多種宗教并且歷史悠久、信徒眾多,但其宗教問題相對于民族聚居地區的宗教問題來說,政治敏銳性相對較弱。因此,在民族散雜居地區尤其是在多數群眾不信教的地方,黨和政府十分注意尊重和保護少數信教群眾的權益,切實尊重和保護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真心實意關心信教群眾特別是生活困難的信教群眾,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堅決糾正干涉宗教信仰自由、排斥和歧視信教群眾、侵犯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合法權益的現象,教育引導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應該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團結信教群眾同不信教群眾共同為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促進了宗教關系的和諧。

堅持黨和政府對民族散雜居地區宗教工作的領導。要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深入開展黨的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的教育,建立健全民族散雜居地區的縣、鄉、村三級宗教事務管理網絡,建立鄉(鎮)、村兩級宗教工作責任制,依法加強對民族散雜居地區農村宗教事務的管理。要大力發展對民族散雜居地區的教育、科技、文化、衛生事業,增強黨和政府在民族散雜居地區信教群眾中的公信力。要在政治上、生活上關心工作在民族散雜居地區基層的少數民族黨員、干部,既要教育他們堅定共產主義信念,不得信仰宗教和參加宗教活動,又要尊重他們的民族風俗習慣,努力使民族散雜居地區的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擁護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熱愛祖國、維護祖國統一、促進社會和諧等重大問題上增進共識,促進民族團結和進步,警惕和反對任何利用宗教破壞各民族之間團結的行為。

三、維護藏傳佛教秩序,打擊“藏獨”分裂勢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必須全面正確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加強民族團結,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13]。20世紀50年代之前,西藏處于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統治之下,神權至上,官家、貴族、寺院三位一體,牢牢控制著西藏的資源和財富,人民災難深重,毫無自由可言。新中國成立后,西藏歷經和平解放、民主改革、自治區成立、改革開放等階段。黨中央一貫認為西藏工作在黨和國家戰略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做好西藏宗教工作,有利于鞏固民族區域自治,有利于打破境外勢力“西化”“分化”中國的政治圖謀,有利于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一)維護藏傳佛教正常秩序

正確看待藏傳佛教,充分認識到藏傳佛教工作重要性。2015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堅持黨的治藏方略,把維護祖國統一、加強民族團結作為工作的著眼點和著力點,堅定不移開展反分裂斗爭,堅定不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堅定不移保障和改善民生,堅定不移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確保國家安全和長治久安,確保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各族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確保生態環境良好?!?a href="#zhu14" id="zw14">[14]中央已于1980年、1984年、1994年、2001年、2010年和2015年召開了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中央認為,“宗教工作在西藏工作中具有特殊重要性,必須加強黨對宗教工作的領導”[15],要“積極、慎重、穩妥地做好宗教工作”[16],要求“無論從事哪方面的工作,都要高度注意民族問題和宗教問題,關心、支持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使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以及國家的有關法律在西藏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各項工作中都能得到認真的貫徹和體現”[17]。黨和政府負責宗教事務工作部門還專門下發文件強調:“各級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同志都重視藏傳佛教工作,采取特別慎重、‘十分嚴謹’、‘周密考慮’的態度和實事求是、深入、細致、踏實的工作作風,做好宗教工作?!?a href="#zhu18" id="zw18">[18]黨和政府對藏傳佛教工作的高度重視,為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保證。

深入開展藏傳佛教寺廟愛國主義教育和法治宣傳教育。包括進行維護祖國統一的教育,進行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教育,進行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的教育,進行民族團結教育和民族、宗教政策教育。教育中始終突出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倒退這個主題,揭露達賴政治上的反動性和宗教上的虛偽性,形成了強大的輿論攻勢,打破了不能公開揭批達賴的禁區,為從思想上政治上清除達賴集團的影響創造了有利的社會環境。中央在不同時期都對此特別強調。如1984年的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談會就提出,要加強對愛國宗教人士的愛國守法教育。2010年的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也強調,要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教育,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普及科學知識,使各族干部群眾不斷增強中華民族意識、國家意識、法治意識、公民意識。近年來,西藏自治區政府組織開展“弘揚歷代高僧大德愛國愛教、遵規守法、棄惡揚善、崇尚和諧、祈求和平”為主題的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組織高僧大德宣講藏傳佛教積極的教規教義,正本清源,組織部分高僧和僧尼深入邊遠寺廟開展講經活動。通過教育,一定程度上確保了“寺廟的領導權掌握在愛國進步的宗教人士手里”。

依法搞好藏傳佛教寺廟民主管理工作。一是加強寺廟民主管理委員會建設。各大藏傳佛教寺廟始終堅持把建設愛國進步民管會班子作為首要目標。二是注重對僧人的教育管理,激發僧人的愛國熱情和大局意識。三是加強對活佛轉世的管理。加強對新轉世活佛的培養教育,妥善安排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堅決排除達賴集團對活佛轉世工作的干擾破壞,穩妥處理未經政府批準的“轉世活佛”。2007年7月,國家宗教局頒布了《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對活佛轉世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應當具備的條件、應履行的審批手續及相關的法律責任等做了明確的規定。四是建立健全寺廟各項規章制度。各大寺廟依據《宗教事務條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如《寺廟民管會成員職責》《財務管理制度》等。

充分尊重西藏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堅持各宗教、各教派一律平等,依法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寺廟學經、辯經、晉升學位等傳統宗教活動有序進行,藏傳佛教特有的傳承方式得到充分尊重。國家累計投入超過10億元,修繕了布達拉宮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扎什倫布寺、薩迦寺等重要宗教場所。自治區將全區核定員額內僧尼全部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保護和發展西藏的優秀傳統文化,藏語文得到廣泛學習和使用,成為中國第一個具有國際標準的少數民族文字?!洞蟛亟洝返确鸾痰浼ⅰ陡袼_爾王》等優秀民間文化藝術遺產得到大規模的系統收集整理和出版,大批珍貴文物得到保護,獨具特色的藏醫藏藥走向世界,藏族眾多的傳統節日得到保留和繼承。

(二)有關藏區政教分離政策的特殊規定

從公元10世紀至20世紀中葉,西藏地方政權逐漸構建了典型的政教合一制度,隨著民主改革的完成,西藏政教合一制度結束,實施政教分離,僧人干政的特權和制度保障不復存在,但是政教合一制度的影響并沒有徹底消除。在藏區,藏傳佛教的影響仍然很大,達賴集團利用宗教的滲透一刻也沒有停止,黨和政府專門制定了適用于藏區的政教分離政策。

轉世活佛不能恢復封建特權。歷史上形成的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的宗教儀軌和歷史定制,是藏傳佛教的特征和組成部分,是藏傳佛教特有的一種宗教首領傳承方式,是中央政府管理西藏地方和藏傳佛教事務的重要舉措。西藏民主改革前,活佛既是宗教領袖,也是世俗地方政權的領袖。達賴集團叛逃后,出于其在政治上的需要,不停地干擾和破壞正常的活佛轉世。為保證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的有效性和純潔性,國家宗教局頒布實施的《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第二條規定:“活佛轉世尊重藏傳佛教宗教儀軌和歷史定制,但不得恢復已被廢除的封建特權?;罘疝D世不受境外任何組織、個人的干涉和支配?!敝赋鲛D世活佛僅是宗教首領,不能恢復已被廢除的封建特權,體現了活佛轉世制度的政教分離原則。

藏傳佛教寺廟不得恢復已被廢除的宗教封建特權,不得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等。西藏民主改革前,藏傳佛教寺廟享有私設法庭、監獄、刑罰,委派土官、寨首的政治特權和派烏拉(差役)、派款、放高利貸等經濟特權,具有特殊的地位。據統計,西藏上層反動集團發動叛亂后,約半數寺廟參叛??梢哉f,“寺廟是維護封建農奴制的堡壘,是策動與組織叛亂的禍根子”[19]。在平息叛亂和民主改革的過程中,參叛寺廟遭受沉重打擊,母子寺關系(宗教聯系掩蓋下的政治關系)被廢除。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宗教局頒布實施了《藏傳佛教寺廟管理辦法》,第五條規定:“寺廟不得恢復已被廢除的宗教封建特權和壓迫剝削制度,不得恢復寺廟之間的隸屬關系。”第七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利用藏傳佛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以及其他損害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和公民合法權益的活動。寺廟事務不受境外任何組織和個人的干涉和支配。”藏傳佛教寺廟不得恢復舊有的封建關系,不得妨礙國家教育制度,體現了政教分離的原則。

(三)打擊“藏獨”分裂勢力

清醒認識并揭露達賴集團的本質。十四世達賴是圖謀“西藏獨立”的分裂主義政治集團的總頭子,是國際反華勢力的忠實工具,是在西藏制造社會動亂的總根源,是阻撓藏傳佛教建立正常秩序的最大障礙,是披著宗教外衣,禍藏亂教的政客。[20]“從根本上說,達賴集團代表的是腐朽沒落的舊制度,與時代進步是格格不入的,與西藏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截然對立的?!?a href="#zhu21" id="zw21">[21]我們同達賴集團之間分歧和斗爭的實質,根本不是自治與不自治的問題,不是信教與不信教的問題,而是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分裂的嚴重政治斗爭。“在這一個大是大非問題上,一定要做到認識不含糊、態度不曖昧、行動不動搖。全區各族干部,不管來自哪個民族,都是黨和國家的干部,都必須把維護祖國統一、反對民族分裂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神圣職責?!?a href="#zhu22" id="zw22">[22]徹底揭露達賴集團的本質,團結和動員廣大佛教徒同達賴集團利用藏傳佛教進行分裂祖國的行徑做堅決斗爭,維護西藏及藏區的穩定和藏傳佛教的正常秩序,是當前藏傳佛教工作的主要任務。

黨和政府對達賴的一貫政策。1959年4月15日,毛澤東提出,如果達賴“愿意回國,能夠擺脫那些反動分子,我們希望他回國”[23]。后又在不同場合多次傳遞這一信號。1979年2月28日,鄧小平在會見達賴的代表時表示:“歡迎達賴喇嘛回來,回來以后還可以出去。”2008年5月4日,胡錦濤接受日本16家駐京媒體集體采訪時指出:“我們對達賴的政策是一貫的、明確的,對話的大門始終是敞開的?!钡_賴必須真正放棄“西藏獨立”主張,停止分裂祖國活動,公開解散“流亡政府”,公開聲明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公開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央隨時歡迎達賴和他的代表同中央對話。

持續深入開展反分裂斗爭。切實加強黨委對反分裂斗爭的領導,重視發揮人大、政府、政協、人民團體和社會各方面的作用,齊心協力做好這項工作。在各級黨員干部中進行馬克思主義民族觀、宗教觀和黨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宣傳教育,提高對宗教問題的認識,提高對反分裂斗爭重要性的認識,增強處理宗教問題的能力,提升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水平。深入揭批達賴在政治上的反動性和宗教上的虛偽性,鞏固和發展寺廟愛國主義教育的成果,堅決反對達賴集團利用宗教進行分裂祖國的活動。對于達賴集團利用宗教進行違法犯罪活動和分裂祖國活動,依法予以嚴厲打擊,真正做到維護法律尊嚴,維護人民利益,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對任何打著民族和宗教的旗號分裂祖國、破壞社會穩定的行為,只要一露頭,就堅決消除在萌芽狀態。在對達賴集團的斗爭中,始終把教育、爭取和團結廣大信教群眾的工作放在一個特別重要的位置。重視做好宗教界上層人士的工作,通過細致的、經常的、耐心的思想工作和教育培訓,幫助他們提高認識,站穩立場,發揮作用。下大氣力抓中青年教職人員的教育培養,解決好藏傳佛教愛國愛教后繼人問題。繼續依法管理好藏傳佛教寺廟,切實加強寺廟民管會的思想、組織和制度建設,認真解決活佛轉世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使寺廟的領導權真正掌握在愛國宗教人士手中。

四、做好新疆伊斯蘭教工作,打擊“三股勢力”

伊斯蘭教于公元9世紀傳入新疆地區,至16世紀,伊斯蘭教已在天山南北盛行。新疆解放初期,維吾爾等7個民族幾乎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約有393萬人。經過宗教制度民主改革,新疆實現了政教分離,但伊斯蘭教在新疆的影響仍很大。根據新疆的歷史和現實情況,高度重視做好新疆的伊斯蘭教工作,堅決打擊新疆“三股勢力”,對維護邊疆穩固、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社會穩定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做好新疆的伊斯蘭教工作

充分認識新疆伊斯蘭教工作的重要性。伊斯蘭教對維吾爾等各族穆斯林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共同心理素質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對他們的教育、語言文字的影響也是十分明顯的。新中國成立60多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政府十分重視做好伊斯蘭教工作,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取得了顯著成效。廣大穆斯林群眾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擁護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投身于社會主義兩個文明建設,為維護新疆社會穩定、促進新疆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2010年8月,賈慶林在新疆和田與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談時對新疆的宗教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長期以來,自治區各級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宗教政策,重視宗教界人士的教育和培養,關心宗教界人士的生產生活,支持宗教界深入開展伊斯蘭教解經工作,鞏固了黨同宗教界的愛國統一戰線,宗教領域保持了和諧穩定的局面。”[24]

充分尊重和保護穆斯林的宗教信仰。自治區政府也十分尊重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的飲食習慣和喪葬儀式,制定生產清真食品的法規,開辟穆斯林公墓。近年來,司法機關依法審理了有關出版物嚴重傷害穆斯林宗教感情的案件,維護了穆斯林的合法權益。目前已發行了維吾爾、漢、哈薩克、柯爾克孜等文字的《古蘭經》《布哈里圣訓實錄精華》《〈古蘭經〉注釋》《臥爾茲選編》等宗教經典、宗教書籍和漢、維吾爾文版的《新編臥爾茲演講集》系列及《中國穆斯林》雜志,達到100多萬冊。新疆大量的清真寺被列入國家、自治區、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支持宗教界舉辦解經和講經活動。自治區伊斯蘭教協會的解經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有力地弘揚和發展了伊斯蘭教教義中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積極思想。2014年6月28日,中國伊斯蘭教協會門戶網站維吾爾文版(www.chinaislam.net.cn/uyghur)在北京開通。通過這一平臺,使用維吾爾語言文字的穆斯林將更加方便快捷地學習宗教政策和宗教知識,擴大解經工作覆蓋面,拓寬了服務穆斯林的渠道和方式。

有序處理伊斯蘭教朝覲事務。朝覲是伊斯蘭教的五大功課之一。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穆斯林渴望赴沙特朝覲。由于朝覲涉及眾多穆斯林,且朝覲屬于跨國的大型涉外活動,其影響已超過了宗教活動本身,日益成為復雜的社會和政治問題。同時,境外宗教極端組織、反華勢力千方百計對我朝覲人員進行蠱惑、煽動,灌輸宗教極端思想、民族分裂主義思想,進行拉攏策反活動。為規范朝覲活動,使之得以有組織有計劃地進行,借鑒一些國家“公開報名、排隊朝覲”的做法,國家宗教局頒布實施了《中國穆斯林出國朝覲報名排隊辦法》,統一報名排隊、統一收費標準。2004年,國家宗教局還設立了朝覲辦公室,改進了對朝覲事務的管理和服務,以防止朝覲活動被不法分子所利用,進而成為危害國家安全、民族團結、社會政治穩定的因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5年《宗教事務條例》實施后,自治區在積極落實“信仰伊斯蘭教的中國公民前往國外朝覲,由伊斯蘭教全國性宗教團體負責組織”這一朝覲政策的同時,依法制止零散朝覲,保護正常合法的朝覲活動。一是實行朝覲報名排隊辦法。2007年3月,制定下發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實施〈中國穆斯林出國朝覲報名排隊辦法(試行)〉細則》,增強了朝覲工作透明度。二是逐年增加有組織朝覲名額。自治區為做好服務,開展了如下工作:一是自治區專門成立朝覲工作領導小組,朝覲辦具體負責日常事務。二是自治區每年都要專門召開由多個部門參加的朝覲工作會議,周密安排部署年度有組織的朝覲工作,加強對重大問題的指導與協調,為做好朝覲工作提供組織保障。三是各級政府每年劃撥大量專項資金,確保朝覲人員順利完成朝覲功課。四是加大培訓力度。目前,新疆朝覲人數超過3萬,有關部門也提供了各種服務,受到穆斯林的稱贊。

加大宗教界人士的教育培養力度。舉辦愛國宗教人士培訓班是自治區黨委、人民政府加強愛國宗教人士隊伍建設、推進自治區宗教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這項培訓自2001年啟動以來,已連續開展了13年。僅自治區一級就培訓愛國宗教人士2.4萬人次。目前啟動的第四輪培訓將持續到2016年底。新疆伊斯蘭教經學院使用維吾爾語等少數民族語言授課,為全疆各地培養伊瑪目、哈提甫或宗教學校教師。從2001年開始,為了培養高層次的伊斯蘭教教職人員,新疆先后選派47人赴埃及、巴基斯坦等伊斯蘭國家的伊斯蘭教高等學府留學深造。[25]

(二)堅決打擊“三股勢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年4月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特別強調:“要堅決抵御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防范宗教極端思想侵害?!?a href="#zhu26" id="zw26">[26]宗教極端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和暴力恐怖勢力這三股勢力,特別是“東突”暴力恐怖勢力,利用宗教進行分裂祖國的違法犯罪活動,是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

清醒認識“三股勢力”的真實面目?!叭蓜萘Α蓖蛑诮痰钠焯栠M行分裂祖國、危害社會的犯罪活動。他們一方面以狹隘的民族主義為號召,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分裂;另一方面又打著宗教旗號,披著宗教外衣,煽動民族分裂。他們把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和暴力恐怖活動與伊斯蘭教緊緊捆在一起,為違法犯罪活動披上伊斯蘭教神圣的外衣。宗教極端主義的“極端”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思想極端,把某些伊斯蘭思想極端化,宣揚只服從真主,蔑視政府;二是政治上極端,宣揚宗教激進主義的極端思想,認為只有建立在伊斯蘭教法基礎上的政權才是合法的,主張政教合一;三是手段上極端,主張用“圣戰”即暴力恐怖手段來實現目的。宗教極端主義與民族分裂主義合流,宗教極端勢力與民族分裂勢力勾結,民族分裂活動日益猖獗,不僅具有極大的欺騙性,而且愈來愈具有恐怖暴力傾向。

要充分認識打擊“三股勢力”的嚴峻形勢和重要意義。民族分裂勢力及其活動是影響新疆社會穩定的主要危險,新疆地區存在的分裂和反分裂斗爭是長期的、復雜的、尖銳的,有時甚至是激烈的。我們一定要做好進行長期斗爭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27]“反對民族分裂、維護國家統一和國家安全,始終是維護新疆社會穩定的主要任務。要旗幟鮮明地反對和打擊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暴力恐怖勢力,堅持標本兼治、重在治本,全面做好防范和打擊工作?!?a href="#zhu28" id="zw28">[28]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總目標。必須把嚴厲打擊暴力恐怖活動作為當前斗爭的重點,高舉社會主義法治旗幟,大力提高群防群治預警能力,筑起銅墻鐵壁、構建天羅地網。要并行推進國內國際兩條戰線,強化國際反恐合作。”[29]

同“三股勢力”開展反分裂斗爭。對“三股勢力”的分裂破壞活動,黨和政府堅決依法進行打擊,毫不手軟。2014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處理宗教問題的基本原則,就是保護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極端、抵御滲透、打擊犯罪?!?a href="#zhu30" id="zw30">[30]中央要求依法加強對伊斯蘭教活動的管理,積極引導伊斯蘭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加快培養愛國愛教的年輕一代宗教教職人員,高度警惕境外勢力利用伊斯蘭教對新疆進行滲透破壞活動,加強打擊“三股勢力”的國際合作,為新疆的長治久安而奮斗。


注釋

[1]習近平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強調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 全面提高新形勢下宗教工作水平.人民日報,2016-04-24(1).

[2]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鄧小平思想年譜(1975—1997).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134.

[3]《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四十七條(1979年7月1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綜合研究組,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政策法規司.新時期宗教工作文獻選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9.

[4]新時期黨的民族工作與宗教政策(1979年9月13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綜合研究組,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政策法規司.新時期宗教工作文獻選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11.

[5]鄧小平.新時期的統一戰線和人民政協的任務(1979年6月15日)//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86.

[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與發展大事記.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1:545.

[7]習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 團結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新疆.人民日報,2014-05-30(1).

[8]中央外宣辦,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中國政府西藏工作白皮書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60.

[9]教育部關于正確處理少數民族地區宗教干擾學校教育問題的意見(1983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綜合研究組,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政策法規司.新時期宗教工作文獻選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81.

[10]江澤民.論宗教問題(2001年12月10日)//江澤民.江澤民文選: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385.

[11]李維漢在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的發言(1957年4月4日)//歷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概況和文獻.北京:檔案出版社,1988:325.

[12]石山.宗教制度改革:藏傳佛教的歷史性變革.中國民族報,2004-01-20(3).

[13]習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 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人民日報,2015-08-26(1).

[14]習近平在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 加快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人民日報,2015-08-26(1).

[15]江澤民.促進西藏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2001年6月25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西藏工作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556.

[16]中共中央關于印發《西藏工作座談會紀要》的通知(1984年4月1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西藏工作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367.

[17]江澤民.圍繞發展和穩定兩件大事,開創西藏工作新局面(1994年7月20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西藏工作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460.

[18]中共中央統戰部、國務院宗教事務局《藏傳佛教工作座談會紀要》(1992年12月5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西藏工作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447-448.

[19]中共西藏工委關于貫徹執行工委“關于在當前平叛工作中幾個問題的決定”和中央對這一決定的批示的指示//西藏自治區黨史資料征集委員會.西藏的民主改革.拉薩: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115.

[20]王作安.中國的宗教問題和宗教政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273.

[21]胡錦濤.西藏廣大干部要在促進發展和維護穩定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2001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西藏工作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596-597.

[22]胡錦濤.西藏廣大干部要在促進發展和維護穩定中發揮模范帶頭作用(2001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西藏工作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597.

[23]毛澤東.關于西藏平叛(1959年4月15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區委員會.西藏工作文獻選編.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5:216.

[24]賈慶林在新疆和田與宗教界代表人士座談時強調 扎實做好新形勢下的宗教工作 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人民日報,2010-08-22(1).

[25]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疆的發展與進步(2009年9月)//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811.

[26]習近平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強調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宗教理論 全面提高新形勢下宗教工作水平.人民日報,2016-04-24(1).

[27]胡錦濤.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201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707.

[28]胡錦濤.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推進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201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委員會.新疆工作文獻選編(1949—2010年).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719.

[29]習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 團結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新疆.人民日報,2014-05-30(1).

[30]習近平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強調 堅持依法治疆團結穩疆長期建疆 團結各族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新疆.人民日報,2014-05-3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宾阳县| 博乐市| 冀州市| 石台县| 威海市| 泉州市| 特克斯县| 晴隆县| 鹿邑县| 望江县| 若尔盖县| 靖安县| 通山县| 监利县| 舒兰市| 甘孜县| 临安市| 来安县| 兴山县| 习水县| 胶南市| 陕西省| 太谷县| 潼关县| 香格里拉县| 赞皇县| 聊城市| 兴国县| 同德县| 武冈市| 鲜城| 和田市| 葫芦岛市| 林周县| 梁平县| 温宿县| 吴桥县| 遂平县| 海淀区| 宁远县| 广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