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維斯王朝
- 約翰·羅斯柴爾德
- 1732字
- 2020-08-13 19:30:47
譯者序:一生杠桿戴維斯
這是一本關于一個家族祖孫三代的投資故事。投資界有一個如雷貫耳的名詞— — 戴維斯雙擊(Davis Double Play),就出自戴維斯家族。
《戴維斯王朝》是我翻譯的第四本有關投資的書。翻譯投資經典、撰寫專欄文章,這些并非我的主業。之所以工作繁忙之際還做這些,是因為這符合我“邊際成本增量不大”的原則。翻譯不但可以促進自己的學習、思考,還可以分享知識、澤被他人。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隨著讀者的日益增多,在被稱為“投資界寫文章最好的人”之外,我又有了一個新的稱呼:“被投資耽誤了的翻譯家”。
十多年前,當我第一次讀《戴維斯王朝》時,最吸引我的地方是該書所覆蓋的宏大歷史畫卷。該書記錄的戴維斯家族投資歷程,經歷了2次漫長的牛市、25次調整、2次嚴酷的熊市、1次大崩盤、7次溫和的熊市、9次衰退;第二次世界大戰、冷戰、人類登月、石油危機、“漂亮五十”的崛起與崩潰;1次總統遇刺、1次總統辭職、1次總統遭到彈劾;34年的利率上升和18年的利率下降……
戴維斯家族打破了“富不過三代”的魔咒,歷經經濟的盛衰興替,股市的牛熊起伏,屹立華爾街50年而不倒,的確值得我們認真研讀。
在人們的印象里,美國股市一直很規范,似乎應該到處都是“巴菲特”。以至于我20年前在洛杉磯遇見的一位來自北京的朋友竟天真地抱怨:“不都說美國股市規范嗎,怎么我買了美股也虧錢啊!”
當我們有機會讀完《戴維斯王朝》這本書后,認真的讀者至少會得到一個印象:沒有誰的成功是容易的。如果我們覺得別人的成功是容易的,那是因為沒有看到別人背后的付出。
戴維斯1909年出生于一個普通家庭,后來與企業家的女兒凱瑟琳結婚,以女方5萬美元嫁妝做投資本金,在其85歲離世時創造了9億美元的財富。歷時47年,年化復利回報達23.18%。
家族第二代謝爾比掌管的基金,20年中有16年戰勝標普500指數,累計收益37.9倍,年化復利回報19.9%,超越同期標普指數4.7%。
家族第三代克里斯掌管的基金,1995—2013年年化復利回報11.95%,同期標普表現為7.61%。
眾所周知,股價(price)=每股盈利(EPS)×市盈率(PE)。在不同的市場階段,投資人會給出不同的估值水平(PE)。對于同一個標的,熊市中人們或許只愿意給10倍PE或更低的估值,而在牛市中卻愿意給出20倍或更高也無所謂。
所以,如果伴隨著公司盈利的提升,恰好又遇見牛市中信心的提振,股價就會出現正向戴維斯雙擊效應。例如,每股盈利1元、PE為10倍的股票,價格為10元;當公司盈利提升到2元,正好遇見牛市,PE估值提升至20倍,此時的股價會達到40元。即在盈利上升100%的情況下,股價可以上升300%。這就是著名的戴維斯雙擊理論。
但當遇見公司盈利下滑,同時遭遇熊市時,就會出現極其慘烈的反向作用,可以稱為“戴維斯雙殺”。老戴維斯正是靠著雙擊的絕技,以保險股為母礦,積累了巨額財富,投資對象包括巴菲特的伯克希爾以及很多日本保險公司。他之所以投資金融類股票,根本的原因是“金錢永不過時”。
戴維斯家族極其注重節儉,甚至引發兩代人之間的紛爭。一天小孫子跟著老戴維斯上街溜達,想向爺爺要1美元買個熱狗吃。爺爺嚴肅地說:“如果你將這1美元進行投資,每5年翻一番,等你到了我的年紀,50年之后,這1美元就會變成1024美元。你現在有這么餓嗎?”克里斯多年之后回憶,這個1000美元熱狗的故事教會了他三件事:(1)金錢的價值;(2)復利的價值;(3)自己有錢的重要性。
書中還披露了很少有人留意的一點,在貫穿戴維斯一生的投資生涯中,幾乎始終保持一倍的財務杠桿,也就是有100萬美元時,持股200萬美元;有1000萬美元時,持股2000萬美元。
使用杠桿投資可以說是雙刃劍,一直是個廣受爭議的話題。2018年7月美國科技股巨頭臉書因成長未達預期,股價一天大跌20%,蒸發1200億美元;過去半年,騰訊市值也跌去1萬億港元(約合四分之一市值)。遇見這樣的大跌,杠桿的使用可能導致投資爆倉的致命危險。
在戴維斯的投資生涯中也屢遭這樣的打擊,例如他擔任美國駐瑞士大使期間,遭遇了70年代初的慘烈熊市,財富縮水嚴重。但盡管如此,整體而言,杠桿的運用對于戴維斯奇跡的產生有著不可忽視的巨大作用。
看到這里,一定會有人跳出來大聲叫道:“戴維斯根本就不是一個價值投資者!”如果戴維斯還活著,或許會云淡風輕地來一句:“到底是投資成功重要?還是成為一個價值投資者重要?”這倒是更值得深思的一個話題。
楊天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