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榮格的夢理論
在夢的研究中,另一位大師級的人物是瑞士心理學家榮格。榮格釋過數以萬計的夢,對夢有極為深刻的理解,但他的觀點與弗洛伊德的觀點不同,他不認為夢僅僅是為了滿足愿望,也不認為夢進行了什么偽裝。榮格認為:“夢是無意識心靈自發的和沒有扭曲的產物……夢給我們展示的是未加修飾的自然的真理?!痹诟ヂ逡恋驴磥恚瑝艉孟褚粋€狡猾的流氓,拐彎抹角地說下流話。而在榮格看來,夢好像是一個詩人,他用生動形象的語言講述關于心靈的真理。這種夢所用的類似于詩的語言就是象征。
象征不是為了偽裝,而是為了更清楚地表達。這正如我們在給別人描述一個新奇的東西時,為了說清楚,需要利用比喻來加以說明。
夢的基本目的不是經過偽裝滿足欲望,而是恢復心理平衡。榮格將此稱為夢的補償。他認為,如果一個人的個性發展不平衡,當他過分地發展自己的一個方面,而壓抑自己的另外一些方面時,夢就會提醒他注意到這被壓抑的一面。例如,當一個人過分珍重自己的強悍、勇敢的氣質,而不承認自己也有溫情,甚至也有軟弱的一面時,他也許就會夢見自己是個膽怯的小女孩。
他還認為,夢展示出做夢者自己內心的被忽視被壓抑的一面,因此往往可以起到警示的作用。榮格提到這樣一個例子。一個女士,平時剛愎自用、固執偏激、喜歡爭論。她做了一個夢:“我參加社交聚會。女主人歡迎說:‘真高興您來了,您的所有朋友都在這兒等您吶?!缓螅魅祟I我到門口,幫我開門。我走進去一看,是牛圈?!?/p>
由這個夢可以看出,做夢者內心的另一面是謙虛的,它提醒這位女士,你平時的表現就像一頭犟牛。
榮格還有一種觀點,他認為人類世世代代經歷的事件和情感,最終會在心靈上留下痕跡,這痕跡可以通過遺傳傳遞。例如,當一個人想到太陽,他就會想到偉大、善良、光彩照人,如同一個英俊的男子。想到月亮,就會想到溫柔、美好,如同一個少女。這是因為一代代的人都看到太陽和月亮,一代代人對太陽和月亮的情感通過遺傳傳到了每一個人心里。一個現代人想到智者時,很容易在心里浮現出一個白發長須的老者形象,而不太可能浮現出一個活潑的少女形象來,這就是因為在過去的世世代代,最聰明的人是那些飽經滄桑的老人。
榮格把這種遺傳的原始痕跡稱為原型。他說原型本身不是具體的形象,而只是一種傾向,但是原型卻可以通過一種形象出現。在夢里,有時會出現一些奇異的情節和形象,這些東西用做夢者自身生活的經歷解釋不了,那么,這就是表現原型的形象。
有一個10歲的女孩做了一系列夢,夢中有極古怪不可思議的形象和主題。她把這些夢畫成了畫冊,畫冊上畫了這樣一些畫面:
(1)邪惡的蛇樣怪物出現,它有角,殺死并吃掉其他動物。但上帝從四面來到(畫上是4個上帝),讓所有動物再生。
(2)升天,上面異教徒在跳舞慶祝。下地獄,天使們在行善。
(3)一群小動物恐嚇她,小動物變大,其中一個吞吃了她。
(4)一個小耗子為蟲子、蛇、魚和人所穿透。耗子變人。這描繪了人類開始的四個階段。
(5)透過顯微鏡看一滴水,她看到水中有許多樹。這描繪了世界(或者說生命)的誕生。
(6)一個壞孩子拿著一塊土,他一點點扔向過路人,過路人便都變成壞人。
(7)一醉婦落水,起來又成新人。
(8)美國,許多人在蟻堆上滾并被螞蟻攻擊,一害怕,這個小女孩掉到河里。
(9)月亮上有個沙漠。她往下沉,沉入地獄。
(10)有個閃光的球。她碰它,它便冒蒸氣,里邊出來一個人把她殺了。
(11)她自己病危。突然肚子里生出鳥來,把她蓋住了。
(12)大批昆蟲遮住了太陽、月亮和星星,唯一一個沒有被遮蓋的星星落到她身上。
榮格認為,這些夢的思想帶有哲學概念。比如以上每個夢中都有死亡和復活的主題,這種主題也存在于許多宗教思想之中,而且是全球性的。第四、五個夢包含著進化論的思想,第二個夢反映了道德相對性的思想??偟膩碚f,這一系列夢思考了一組哲學問題,即死亡、復活、贖罪、人類誕生和價值相對性,反映了“人生如夢”的思想和生死的轉化。
那么,一個10歲的女孩子怎么可能懂得這些呢?又怎么會想到這些呢?榮格認為,她能懂,是因為世世代代祖先的思考,已通過原型遺傳給了她。她要想這些,是因為她面臨了這個問題,她可能就要死了。
這個做夢的女孩,當時雖然沒有病,卻在不久后因為被傳染而病故。
在榮格眼中,原型并不是一些固定的形式,而更像一些潛藏在我們心靈最深處——榮格稱之為集體潛意識——的原始人的靈魂。這些原始人在夢中以種種不同的形象出現,當我們遇到難題時,他們幫我們想主意,當我們面臨危險時,他們警示我們。由于他們有幾百幾千代的生活經驗,他們的智慧和直覺遠遠超過我們意識中的思想。
榮格認為“我們心中的原始人”是用夢來顯示自己、表達自己的。我們如果能理解夢,就如同認識了許多“原始人”朋友,他們的智慧可以給我們極大的幫助。
榮格認為,不是所有的夢都有同等的價值,有些夢只涉及瑣事,不大重要,而另一些夢——原型介入的夢——則震撼人心,如此神秘和神圣,如此奇異陌生,不可思議,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這些夢是更重要的。
夢不是愿望的滿足,而是啟示,是對未來的預測或預示,所以,我們應重視夢的智慧。
榮格在釋夢時,非常注意尋找原型。我們要想了解榮格釋夢的方式,就應該對他所說的原型有所了解。
我們知道在潛意識深處,榮格稱為集體潛意識的地方,儲存著大量原型。
原型是人類祖先在千千萬萬年內的生活經歷的產物,也是前人類甚至人的動物祖先的生活經歷的結晶。人以及人的動物祖先一代代經驗相似的東西,比如可怕的雷電,比如溫暖的春風,從而在心靈上凝結成一些“憤怒的雷電之靈”之類的原型。
原型雖然沒有固定的意象,但是卻有形成某種形象的潛質,所以人們可以很容易地把它和一些具體特征結合起來。比如西方有圣母瑪利亞,東方有觀音,這兩個形象雖然不同卻有很多共性,很可能來源于同一原型。這兩個形象的不同是后天文化的影響,而其相同的特質則是各民族人心靈中共有的,而且是一直就有的,是一個原型。
同一個原型的形象雖不固定,但是它給人的感受或它的“性格”卻是較為固定的。正如不論是西方百姓心中的圣母還是東方百姓心中的觀音,都是同樣的善良仁慈。
對每一個人來說,對原型的反應一定程度上是先天的,不需要后天學習。例如人害怕蛇,害怕黑暗,都是生而具有的。就算他從沒有被蛇咬過,也沒有在黑暗中遇到什么可怕的東西,他也一樣怕蛇、怕黑暗。原因是,他的許多代祖先——從動物遠祖開始,到猿人,再到原始人——都被蛇傷過或在黑暗中遇到過野獸侵襲。生活在山洞里的祖先害怕天黑,因為天一黑狼就會來到洞口。這種恐懼進入了集體潛意識,使從來沒見過狼的現代子孫不敢走夜路。當然,如果這個人走夜路遇到過危險,他就會更怕黑,這是后天經歷對原型的強化。
原型會在我們的夢中顯現,當它在夢中顯現時,它會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成為某一種樣子,也許每次的樣子是不同的,但是如果我們熟悉原型,我們就能在變化多端的形象中,識別出它是哪一個原型。
在神話故事中,神仙或妖怪可以變化多種外形,比如孫悟空可以變成小女孩、小妖怪、蚊子和石頭,但是如果你有慧眼,你可以看出這多種東西都是他。原型就如同孫悟空,如同其他神仙、妖怪,在我們的夢中它每次會變成不同形象,但是如果我們熟悉它,我們還是可以知道它是什么。
一般的象征形象和原型顯現出的形象之間并沒有一條截然分開的鴻溝,它們也一樣是可以變化多端的。比如某男子對某個女孩有好感,在每天的夢里,他會夢見不同的女性、不同的小動物,夢見花、溪流、彩云,而他知道這些都象征著她,都是她的形象在夢中的轉化,是這個女孩的象征形象。這些非原型象征形象和原型形象(又可稱原始意象)的區別在于,前者是外界實有的人物的象征,或心中情緒、情結的象征,不是與生俱來的東西,而后者是對內心中與生俱來存在的最深處的精神性存在的象征。
榮格確定并描述過許多原型,它們一次次以各種形態在神話中、在人們的夢中出現。在不出現時,它們也存在著,以潛在的形象存在于人們的心里。它們仿佛構成了另一個世界,一個神秘的鬼神世界。以唯物主義觀點看,它們不是客觀存在。但是,在心理結構中,它們是一種穩定的主觀存在。
我們不妨認識一下它們。
(1)上帝原型。如果你體驗過上帝原型力量的接觸,你會發現這種感受和你以為的有很多不同。你會感到恐懼,這種恐懼十分強烈,但是不含任何陰險、邪惡,舉個不十分恰當的例子,他像冬天凜冽的北風一樣,你竟不敢稱呼他的名字。
他的力量,仿佛無窮無盡;他的威力,仿佛能主宰一切。他以似乎極無情的方式懲惡,而賦予善良者使命,在這無情的背后是他對人的關切。
上帝原型極少在夢中出現,如果他出現,不一定會是人形,他可能顯現為光、雷電等。信仰宗教的人如果夢中有上帝原型形象,他會認為這是圣靈真的來臨。
(2)惡魔原型。惡魔原型體現為一種破壞性的沖動,毀滅的沖動,一種惡的快感。但是我們不能不承認這個原型極有力量,因為他可以和上帝原型的力量相對抗。
惡魔原型體現為一種恐怖的狂歡。惡魔的形象不一定總是猙獰的,有時他的形象會像個高雅的紳士。
下面的這段夢引自我國臺灣王溢嘉、嚴曼麗的《夜間風景夢:一位心理醫生談夢與人生》一書,夢者G是一位年約40的女士。
在這個夢中,雖然“惡魔”原型沒有直接化為一個單一形象出現,但是“性狂歡派對”、“整齊體面”的男男女女、“中年婦人”、用叉子叉女人的“男人”和吃人肉的夢者女友和她自己,都有惡魔原型的影子映現。我們可以由此看到惡魔原型的特質:性狂歡、整齊體面的外表、厲聲令人把男奴丟進地獄的中年婦人的殘忍。男人用大餐叉子叉死女人的野蠻,以及她和女友心照不宣吃人肉,這最后場景實際上是最“惡魔性”的。
原作者的解釋是:“丈夫可能有外遇”的陰霾,在擔心自己已然年長色衰的G女士心中,積壓成充滿懲治與報復的夢。夢里丈夫要秘密進行性狂歡派對,簡直就是她憂心的“外遇”事件之陰影具象化。實際上對丈夫的可能外遇,她除了煩惱,并無計可施。但在由她自編自導的夢境中,她不僅主動介入,意圖干擾,更進一步不讓丈夫出現,甚至,干脆將使她不安、充滿邪淫的性派對“變成”正經的高尚宴會。但這樣的安排,仍無法使她完全擺脫身臨“地獄”(丈夫之不軌意圖,于她猶如地獄之煎熬)的惶恐,于是索性由中年女主人替她將象征丈夫的男奴投進地獄。接著又讓“年輕女人”(丈夫可能的外遇對象,也是她可能的情敵)溺斃水中,并進一步“吃”了她。
“性”與“食”是人類的兩種本能。在夢中,令G女士憂心的“性派對”變成以“吃”為主的宴會,這種本能的“置換”意味著她的心理自衛,也許她在夢中仍無法面對目睹猖狂性派對的沖擊,因此以另一種本能來替代。而她在夢里吃了年輕女人的肉,除了報復丈夫不忠之外,不禁讓人想起某些原始民族,認為吃過世長輩的“肉”,可以獲得這些長輩的經驗和智慧。擔心自己色衰的G女士,或許在夢幻的深層意識中也想借此重拾青春年華吧!
這一解釋很好,在一個層面,這是個完全正確的解釋。但是,在更深一層,實際上夢者心里的“惡魔原型”被喚醒,夢者心中的惡魔不是那個可憐無助的被欺負的女人,而是一個帶著一種邪性的歡樂欣賞并卷入地獄的魔鬼。與其說她恨丈夫和情敵,不如說她不恨,她和他們一同進行這個“狂歡”,厲聲令人扔男奴進地獄、叉女人、吃肉都是一種狂歡,而夢中的被虐者也是狂歡者,雙方共同進行虐待和被虐的狂歡。
這就是惡魔原型。
惡魔原型還有一個變化的形態,就是誘惑性的魔鬼,他外表漂亮、聰明,會給你你所要的一切,但奪走你的靈魂。
(3)智慧老人原型。在以后談象征時,我們將詳細講解智慧老人的形象。智慧老人原型是原始智慧和直覺智慧的形象化。在夢中,他常常是以一個清癯的老人形象出現,往往有長胡須,并且手上常有拂塵、扇子之類的東西。
(4)大地母親原型。這一原型在夢中以夢者母親的形象出現或以一個慈愛老婆婆的形象出現居多。體現出的主要性格是:包容、慈善、關懷。她像大地一樣胸懷寬廣,像大地養育萬物一樣充滿母性。
大地母親原型也會以大地(或包含巖洞)的形象出現,大地中的巖洞代表母親的子宮。夢見進入巖洞沒有性的意義,而是代表回到子宮的安寧中。
(5)英雄原型。英雄原型是一個英勇無畏、力大無窮的英雄,他光彩奪目,會創造奇跡般的成就。
在各民族都有傳說中的英雄,如猶太人的參孫、我國藏族的格薩爾王、《荷馬史詩》中的阿喀琉斯。這些傳說中的英雄類似于這一原型。
在實際歷史人物中,有岳飛等人們心目中的英雄原型。
在文學人物中,約翰·克利斯朵夫接近英雄原型。夢中出現英雄原型時,顯現的形象多為英雄、江湖好漢、大將軍之類的人物。
英雄原型的一個特有形態是“英雄少年”,他往往年紀很小,外表不強壯,但是出人意料地擔起了一個極大的責任。這一原型的例子有打敗巨人的大衛、少年時的亞瑟王等等。
(6)阿尼姆斯原型。他是每個女人心中都有的男人形象。這一原型是女人心靈中的男性成分。
心理學指出,每個人都有一些異性的特征。女人身上的男性氣質就是她的阿尼姆斯。阿尼姆斯也是祖祖輩輩的女性對男人的印象的累積。
阿尼姆斯一般體現為英勇無畏、智力發達、有藝術氣質等特點,有時也和控制和權力相結合。女人喜歡的有男子氣的男人,往往符合其心中的阿尼姆斯形象。有些女人喜歡控制、征服甚至輕微地傷害她的男性,也正是因為她心中的阿尼姆斯除了有正性特點外,還有控制、權力、征服甚至適度粗暴的一面。
女人崇拜的明星往往有接近其心中的阿尼姆斯的地方。
由于不同女人身上的男性特質不盡相同,她們心中的阿尼姆斯也不盡相同,她們在生活中喜愛的男性也就不同。
阿尼姆斯形象在夢中有時以夢者生活中認識的某男性形象出現,有時是一個陌生的男性。
(7)阿尼瑪原型。她是每個男人心中都有的女人形象,是男人心靈中的女性成分。
阿尼瑪身上有男性認為女性好的特點,比如溫柔、善良、純真、美麗等等。但是也包含女人的愛好虛榮、軟弱、變化無常、狡詐等特點。盡管后一些特點不被看作優點,但是如果一個男性的阿尼瑪有這些特點,他對這些特點就會感到一種喜愛。正如《卡門》中的唐·豪塞認為卡門是個放蕩的女性,但是他卻仍忍不住被她吸引,這就說明卡門和唐·豪塞心中的阿尼瑪原型較相似。金庸小說中常有一些調皮、刁鉆甚至狠毒和帶有邪氣的女人,如殷素素、趙敏、阿紫等人物。但是主人公卻愛她們,這也說明她們是主人公——或是金庸的阿尼瑪。
不同男性的阿尼瑪也是不同的。男性心中的阿尼瑪和他自己的性格常常很不同,卻又相互吸引。他們的關系很像《倚天屠龍記》中的張翠山和殷素素。
在男性遇到一個像他自己的阿尼瑪的女性時,他會體驗到極強烈的吸引力。
(8)陰影原型。陰影原型代表著人心中的被壓抑而沒有顯示出的部分,包括人的動物性。陰影原型是不馴服的、危險的、不受一般道德束縛的,有極強大的力量、激情和創造力。如果一個人的陰影被壓抑從不出現,他將膚淺而缺少生命力。
人在接受他的陰影時,會感到充滿力量;當人壓抑陰影時,他將缺少活力而且潛伏著危機,因為陰影會以破壞性的形式出現,而且變得兇狠殘暴。榮格指出,基督教國家的人們要求自己善良,強烈壓抑自己的獸性陰影,時間長了,陰影就會反撲,所以“世人從未目睹過比基督教國家之間的戰爭更為殘酷的戰爭”。
如果你也是壓抑陰影、過分要求自己無獸性的人,在夢中,陰影將會以各種危險可怕的形象出現,如怪獸、惡鬼、邪惡的人等等,陰影使你的夢極為恐怖,陰影也會以“危險而神秘的黑衣人”面貌出現。陰影化出的夢中人幾乎永遠是穿黑衣服的。
(9)人格面具原型。人格面具是人在公眾中展示的形象,是人的社會角色的形象。
人格面具原型是一個扮演者,他往往按照別人的希望來扮演角色。人格面具過強,人就會迷失自我,把自己混同于自己扮演的角色。在夢中,人格面具會以演員等形象出現。
(10)自性原型。自性原型是一個人集體潛意識的中心,如同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這一原型是人的真正的我。夢中這一原型較少出現,只有心理極健康、心理發展很完善的人才能經常夢見這一原型。
有時夢中的自性原型以太陽的形象出現,有時以佛、菩薩的形象出現,有時以一座莊嚴的神廟形象出現,有時以類似曼達拉(壇城)的形象出現,也有時以一種寶物如鉆石或寶石的形象出現。
不論它以什么形象出現,夢中都有一種安寧、平靜、神圣的感受。
除了這些原型之外,還有許多原型,比如武器的原型,自然力如風、雨、云的原型等。并且,有時兩個或更多的原型會結合在一起,構成一些很典型的形象。這種形象的身上往往有兩個或多個原型的特點。
例如,巫術原型和阿尼瑪原型結合就成為了神秘女人的形象:她既有女巫的神秘,也有頑皮女孩的可愛,而且有一種激情。墨西哥電影《葉塞尼亞》中的女主人公就有些類似這一種女性的形象。
還有如太陽王子。這一形象是太陽原型和阿尼姆斯原型的結合,被現代女性稱為白馬王子,他年輕、英俊瀟灑,性格充滿光明。
女孩子請注意,你也許會幸運地在夢中見到他。但是不要以他作為擇偶標準,因為在現實生活中能接近這一形象的男性太少太少了。如果你認為你的男朋友就是接近這一形象的人,那么,你很可能是被愛情沖昏了頭。你在男朋友身上看到的優秀品質,實際上不是他所有的,而是你自己心目中的王子所具有的,你只是把心中的形象(像放幻燈一樣)投射到了男朋友身上。你是昏頭了,但是,這種昏頭是難得的、幸福的。
請看以下榮格釋的一個夢。
一個病人來找榮格。他40多歲,出身寒微,靠奮斗當了一所學校的校長。近來他患了一種病,感到眩暈、心悸、惡心、衰弱無力,類似瑞士的高山病。他說他做過三個夢。第一個夢是:他夢見自己身在瑞士的小村莊里。他身穿黑色長袍,顯得莊重嚴肅,腋下夾著幾本厚書。有幾個孩子是他的同學。孩子們說:“這家伙不常在這兒露面?!?/p>
按榮格的解釋,夢說的是:不要忘了你已從小村莊走到了校長位子。有如一個登山者,你一天爬到了海拔6000英尺(1英尺約合0.3米),已經累壞了,不要想再“往上爬”了。榮格說:你產生高山病癥狀也正是由于這個原因。
校長的第二個夢是:他急于出席重要會議,但衣服找不到了。好不容易找到衣服,帽子又找不到了。找到東西出門又忘了公文包,等他取了公文包跑到火車站,火車剛剛開出。他的注意力被引向鐵軌。他處在A處,心想:“司機如果聰明,機頭到D處時不要加速,要不然他身后處于拐彎處的車廂就要出軌。”機頭剛到D處,司機就全速行駛。果真火車出軌了,于是他大叫一聲醒來。
榮格說他夢中的阻礙是自己的內心。內心提醒他不要急著上火車。火車司機就是他的理智,司機看到前邊的路筆直,就急于加速,正如他急于追求更大的成就。但是司機卻忘了火車尾巴,正如他忘了他的心靈的另一部分——無意識。
他的第三個夢是:出現了一個怪物,半像螃蟹半像蜥蜴。他用竹竿輕敲怪物的頭,把它打死了。
榮格說這個夢反映了夢者的“英雄主題”,他與怪物的搏斗,是英雄與龍搏斗這種神話的變形。這個怪物又是腦脊髓系統和交感神經系統的象征。夢再次提醒他:如果再這樣下去,你的身體要和你做對了。
三個夢都是要警告他,不要繼續拼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