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格律詩詞常識、欣賞和吟誦
- 呂君愾
- 466字
- 2019-10-18 19:50:42
第二節 樂府與歌行
樂府與歌行,其實也屬于古詩范疇。樂府是古代官府負責管理音樂事務的專門機構,漢武帝時擴充并完善其功能,廣采民間歌謠,或創新歌詞配樂,以供祭祀禮儀或外交、娛樂之用。樂府詩都有題,配有專門的樂譜作背景音樂,作者據題意撰歌詞,取其樂以配襯,漢武帝年間,增添了歌體和行體兩個品種,標示出樂曲的分類。此舉極大地豐富了樂府的音樂庫存,也擴闊了創作者的選擇余地。樂府、歌、行既同為歌詞體,故雜言便是其最明顯的藝術特色,在句式的長短、用字的平仄、用韻的寬窄上,都比較寬松、自由和隨意。
幾百年以后,不知是什么原因,樂府的樂譜竟然失傳了,到六朝時,只留下文字曲目等資料,六朝人和唐人只好據留下的標題創作一些仿古的作品,再無合適的音樂與之匹配了。雖然樂府、歌行體與格律詩具有完全不同的風格,但寫作時都講究氣韻渾成,句式流暢生動,詞語華麗高雅,既可豪歌激蕩,亦可綺語纏綿,因此詩句在吟誦時同樣突顯了聲調的樂感。這種文字版的自由體裁詩并未式微,故在格律詩漸成主流的唐代,仍有仿古體和律化古詩被詩人們采用,在流行的《唐詩三百首》選本中有大量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