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章 從要素投入增長模式向創新驅動增長模式的轉變

內容摘要 從長三角的經濟增長歷程來看,鄉鎮經濟的崛起突破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邁出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的第一步。其多樣化的發展模式在激活長三角地區資源稟賦的同時,也塑造了早期的國內市場經濟環境。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提高,長三角不斷改進傳統的增長模式,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以外資和外需為動力,推動區域經濟快速增長,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知識經濟時代,傳統的要素投入增長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時代的發展要求。為了應對全球化競爭、追求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長三角必須注入新的發展動力,創造新的發展優勢,構建以創新為內生驅動力的經濟增長模式。該模式要求:利用技術和產業創新引領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轉變出口方式,利用國際資源,加快開放型經濟的轉型升級;注重創新要素流動,促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加強創新型經濟的制度保障。因此,長三角必須面對創新要素分布不均勻、缺少符合自身產業特色的創新網絡平臺、未能形成驅動經濟增長的整體合力等現實情況,在全球視野下不斷探索創新驅動增長模式的升級路徑,即依托地方產業集群,加快構建區域三層網絡互動式創新支持系統,多層面培育和提升區域創新能力以及長三角創新型產業集群獲取價值的能力,從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性轉變。本章在分析長三角要素投入增長模式的歷史演變的基礎上,著重探討了長三角地區創新型經濟發展的現實狀況、發展基礎和基本特征,并對未來長三角創新型經濟發展的支持系統進行了研究。

長三角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快的區域,這主要是得益于它在過去的發展中抓住了兩個機遇:一個是發展鄉鎮經濟,在這一階段,長三角地區鄉鎮企業充分抓住了短缺經濟下的市場機遇,利用毗鄰上海的區位優勢,積極引進技術,獲得了較快的發展,實現了農村的工業化;第二個是發展開放型經濟,在這一階段,長三角地區抓住國際產業轉移的機遇,加快了對外開放的步伐,先后建立了大批的工業園,瞄準國際一流技術,積極引進外資企業,并利用低成本優勢承接國際產業轉移,實現了經濟的國際化。但是,隨著上述兩個方面的發展勢頭已經擴展到全國,國家給沿海地區提供的優惠政策也逐漸擴展到其他地區,長三角上述兩個發展經濟的優勢不再明顯,需要尋求新的發展動力,創造新的競爭優勢。這個新的動力、新的優勢就是創新型經濟。因此,長三角在經歷鄉鎮經濟帶動經濟增長模式和外向型經濟推動經濟增長模式之后,正逐步由要素投入型增長模式向創新內生驅動型增長模式轉變。

主站蜘蛛池模板: 舟山市| 沐川县| 讷河市| 桑日县| 灵武市| 淄博市| 武乡县| 南充市| 双江| 炎陵县| 准格尔旗| 延川县| 顺义区| 牟定县| 尤溪县| 甘洛县| 柳林县| 梨树县| 礼泉县| 汝阳县| 科技| 宁乡县| 嵊州市| 九江市| 宣化县| 股票| 惠水县| 永昌县| 黎平县| 衡阳市| 仁化县| 泰顺县| 汾阳市| 寿光市| 甘德县| 土默特左旗| 辽宁省| 边坝县| 汾阳市| 徐水县| 阜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