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主宰命運的手

十三條人命,無論是放在千年前的大唐還是在現代,都是一件舉國轟動的大案。

更何況這這件案子還發生在天子腳下。

這無疑是在無視大唐律法的威嚴,挑戰天子的龍威。

在重重的打李二的臉。

這個村子位于長安西邊,歸長安縣管轄。

在里正統計好死亡的人數后,便委托袁天罡擬寫了一紙訴狀,連夜派人送往了萬年縣衙。

知情不報,也是大罪。

里正當然不敢遲疑。

狀紙是由長安縣令的法曹參軍收下的,可這是人命案子,得由縣令親自出面審理,而且一口氣十三條人命,法曹當即明白了事情的緊急性,也顧不得打攪縣令的美夢,拿著狀紙急急忙忙的奔向了縣衙后院。

在一陣不耐煩的叫罵聲后,接著的便是一聲貫穿了整個長安縣衙的驚叫。

然后,整個長安縣衙都熱鬧了起來,沉浸在夢鄉的衙役們全都被叫了起來,在長安縣令的帶領下急急忙忙的隨同那報案的村民一同趕往了事發的村莊。

當長安縣令到了村子了解實情之后,發現這案子的案情遠遠超乎了他的想象,犯人是一群訓練有素悍不畏死的刺客,而刺殺的目標竟然是大唐國師袁天罡。

這件案子,長安縣令已經沒有權限去處理了,必須馬上上報京兆尹。

于是,一封來自長安縣衙的折子很快就遞到了京兆尹的手中。

可當京兆尹看到折子上那刺客與被刺者國師袁天罡之時,手不由的一陣顫抖,險些將手中的折子抖落。

“來人,備馬。”

京兆伊立刻朝外面大喊一聲,前往了大理寺上報此事。

而大理寺在收到京兆伊的報告后,也沒有遲疑,上報給了宰相房玄齡。

層層遞進之下,整個朝野都知道了今夜位于長安縣衙內的一個小村莊內所發生的慘案。

一甘重臣與權貴們一時間心中就有了各自的盤算。

房玄齡倒是比之前看到折子的的官員都淡定,可是當他看到刺客與國師袁天罡后,作為知情人的他不禁聯想到了一個孩童,前太子李建成的兒子――唐不棄。

“該死的,到底是哪個膽大妄為的人做的事,這不是趕著往刀口上送嗎?”

房玄齡抱怨著,一邊在心中猜測著這次事件的幕后主使,一邊坐著馬車趕往了太極宮。

知道這件事情后的李二果然大發雷霆,兩手一揮,摔碎桌上的全部擺設后,才呼呼的吐著粗氣,重重的說了一個字。

“查。”

一場風暴就此開始。

……

路上的積雪早已融化,可天依舊更冷。關內與關外的氣候差異在寒冷上似乎沒有多大的差異,都凍的人受不了。

唐不棄就是在這么一個寒冷的日子里被袁天罡從被窩里生生拽起來的。

唐不棄很生氣,

折騰了一夜的他,好不容易睡了一會就被袁天罡吵醒了。

可是在看到袁天罡那張比他還生氣的臉后,他所有的脾氣瞬間都煙消云散了,老老實實的起床,洗漱,換上了袁天罡為他準備的新衣服。

今天,是唐不棄進宮面見千古明君李世民的日子,也是決定唐不棄命運的重要日子。

當一切準備完畢,外面的天才剛剛破曉,一輪紅日正從東方的天際慢慢升起。

“看來今天是個好日子。”

唐不棄對著那輪紅日不禁暗自嘀咕了一句,可是心情依舊沉重無比,昨夜的悲哀還未淡去。

是不是好日子,袁天罡可不關心,他所在意的是唐不棄。

昨夜的行刺已然讓他聞到了一股不一般的味道,某些人還真是心急啊!

以袁天罡對李世民的了解,恐怕此刻這位李二陛下正在早朝上大發雷霆吧!

哼,咎由自取的蠢貨!

陛下的心意豈是爾等可以隨意揣測的,自以為是的行為,只不過是觸怒龍顏罷了。

唐不棄再次坐上了馬車,不過這次感覺卻好了很多,至少沒有再暈車。

這次,袁天罡只帶上唐不棄一個人,唐小小被袁天罡甩手交給了徒弟李淳風,現在估計還在床上呼呼大睡。

至于小灰,唐不棄本想帶著一起進宮的,但是被袁天罡無情的拒絕了。

理由很簡單,你以為太極宮是什么地方,是能溜狼的場所嗎?

老道士的脾氣瞬間就上來了,開始了喋喋不休的勸誡。但看到唐不棄那一臉毫無反應的表情,他就感到一陣的鬧心。

整個村子如今都被金吾衛團團圍著,進出都必須經過金吾衛嚴格的盤查。

事情真的鬧大了。

但袁天罡和唐不棄的馬車再經過村口時,卻并沒有受到金吾衛的盤查,一路暢通無阻。

這讓唐不棄明白了端坐在身旁的老道,在這大唐所擁有的身份與地位,非同一般。

“長安城到了。”

一路上,兩人都很沉默,低著頭,各懷心事,直到車外傳來駕車馬夫的聲音,兩人才抬起了一直低著的頭,露出了各自的神采。

唐不棄望著那高大的城墻以及那墻體正中鐫刻的“長安南門”,他知道自己未知的命運就此來臨。

在袁天罡掏出了他的腰牌后,馬車很輕松的就從南門中門進入了城內,一路暢行無阻,行走在了通往皇宮的朱雀大街的街道上。

長安城規模宏偉,布局嚴謹,結構對稱,排列整齊。外城四面各有三個城門,貫通十二座城門的六條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干道。而縱貫南北的朱雀大街則是一條標準的中軸線,它銜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城的明德門,把長安城分成了東西對稱的兩部分,東部是萬年縣,西部是長安縣,東、西兩部各有一個商業區,稱為東市和西市。城內南北十一條大街,東西1十四條大街,把居民住宅區劃分成了整整齊齊的一百一十個坊,其形狀近似一個圍棋盤。

在擁擠的車流中,唐不棄所乘坐的馬車顯得格格不入,可以說是簡陋的可憐。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唐不棄終于發現了自己暈車的另一個原因:別人都是坐著高檔的七香車,自己呢?充其量也就比驢車好一點。

這就是檔次。

當然,這是唐不棄冤枉了袁天罡。在古代,階級等級地位森嚴,坐什么樣的車往往是有規定的。袁天罡也想坐好車,可是他沒錢。

隨著馬車的繼續前進,路上的車輛也越來越少。在馬車進入承天門后,便停了下來。

接下來的路,得唐不棄和袁天罡自己走了。

太極宮內,現在正是一片熱鬧的景象。

在李世民宣布退朝后,一眾大臣三五成群的魚貫而出,嘴里面說著,心里想著的都是昨夜發生在長安縣內的命案。

十三條人命?要不是牽扯到國師袁天罡,能驚動到皇上?早就結案,成一紙卷宗堆放到大理寺了。

袁天罡對大明宮自然熟悉,他可以算是常客。

接引的內監對袁天罡也算是認識的,但是對袁天罡身旁所帶著的唐不棄卻是頭一回見。

那一身藍色比甲,粉雕玉琢的小娃娃著實吸引人的目光,惹人憐愛,尤其是他的那雙眼睛,清澈明亮,仿佛有著穿透人心的力量。

一陣好奇涌上心頭,但是接引的內監是不敢多嘴的,只能將心中的好奇壓下去。

這就是他們該遵守的本分。

唐不棄現在就如同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對這太極宮左顧右望,一幅沒見識的粗鄙嘴臉。

看的袁天罡,嘴角又不自覺的抖動了起來。

原來這就是古代的宮殿,確實挺壯觀的,這就是唐不棄現在的心聲。

正在仔細欣賞古代建筑雄偉的唐不棄自然沒有可能發覺,他自己的這一行為已經被袁天罡在心中狠狠的鄙視了一番。

如果唐不棄知道了,一定會如此回答,你見過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嗎?你見過橫跨大江大河的鋼鐵大橋嗎?你見過現代都市那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花花世界嗎?你一個連磚瓦房都沒見過的臭老道士,竟敢還好意思鄙視起小爺我。

當然,這一切都不過是唐不棄的臆想而已,唐不棄現在很緊張,緊張的忍不住想上廁所。

此刻,唐不棄正站在雄偉的太極宮前,等候著通傳。

一想到歷史中的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即將活生生的出現在自己的面前。

唐不棄還是感覺到了那么的一絲不真實,如夢如幻,前一刻還是山中無聞的少年郎,后一刻便已然進了太極宮面進圣上。

“宣火山令袁天罡及童子唐不棄覲見。”

在一聲內監的尖銳嗓音中,袁天罡趕緊牽起唐不棄的手走進了太極殿。

一身龍袍的李世民正端坐在龍椅上,俯視著來人,帝王威嚴無需多言,便以展現的淋漓盡致。

“你就是唐不棄?”

袁天罡此刻早已跪下作揖,對李世民突兀的發問來不及做任何反應。

唐不棄則傻愣愣的站著,望著高坐的李世民出神。

也沒有像后世描述中的那樣英姿勃發,雄偉不凡嘛!

果然,歷史都是由勝利者撰寫的。

跪拜?

唐不棄可從來沒學過唐朝的禮儀,更何況他擁有的現代靈魂也覺不允許的。

“好高傲的孩童,你難道不怕朕嗎?”

李世民再次發問,語氣也變得更加凜冽。

袁天罡現在很害怕,他行禮完后,急忙伸出手拉了下唐不棄的衣袖,示意他也下跪行禮。

可是唐不棄卻甩開了他的手,向前走了一步,直視著李世民緩緩開口說道。

“小子姓唐名不棄,余杭城唐家堡人。怕天,怕地,更怕死,唯一不怕圣上。”

“哈哈”唐不棄的回答擲地有聲,引的李世民一陣大笑,一連說了三個很好。

“很好,很好,很好!”

跪坐在地的袁天罡在此刻終于松了口氣,他知道唐不棄這一句話一出口,便已經注定了結局。

“朕到是很想聽你說說,為何唯獨不怕朕?”

李世民饒有興趣的打量著堂下的唐不棄,嘴角帶著一絲笑意。

“世人皆知圣上愛民如子,能發出‘民為水,君為舟’朗朗之音的一代明君,又豈會為難我一小小稚子。”

“賞。”李世民怕打著雙手,一下子就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在留下這一個字后,大笑著轉身離去。

李世民在一眾內監和宮女的擁簇下,經后殿,去往了長孫皇后的寢宮。李世民很高興,他迫不及待的想和自己的妻子分享自己內心喜悅,最重要的,還是向自己的妻子詢問如何安置唐不棄。

當袁天罡和唐不棄走出承天門的時候,兩個人都不約而同的回頭張往了一眼身后的朱紅色宮門,深深的透了口氣。

今日,總算是過去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剑阁县| 遵义县| 双流县| 青海省| 秭归县| 弋阳县| 云和县| 宣威市| 敦化市| 左权县| 东安县| 夏津县| 如东县| 静乐县| 黔南| 岗巴县| 即墨市| 岳池县| 龙泉市| 喀什市| 郯城县| 阳朔县| 汽车| 普安县| 科尔| 武夷山市| 保亭| 虹口区| 共和县| 万荣县| 临安市| 扎囊县| 临夏县| 丽水市| 延寿县| 庐江县| 霞浦县| 崇义县| 信阳市| 饶平县| 夏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