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孝也跟勸說:“雪珍說得在理,是自家孩子怎能舍送人,我們共同撫養(yǎng)長大,就三個一起帶著,也就苦先前,等大后就好了。”
李賢才搖搖頭說:“這孩子我決定送人,你們不必勸說,人家是大戶孩子過去也對孩子好些,孩子過了好日也對得住他娘在九泉之下。現(xiàn)在光是好文好武已經(jīng)夠折騰的了,我們就專心把好文好武帶就可以了。”
爹的執(zhí)意倆孩子不加勸阻,爹要把孩子送人就由爹做主吧!做為孩子也留不住小嬰兒,李賢才也想留下這個嬰兒,如今婆姨已離去,留下也只給兒媳藍雪珍帶,哪有嫂子哺育小叔的道理,這不就成了笑話嗎?
何況她自己也帶兩個娃娃,都還在哺乳期,又添加一個,可苦了藍雪珍,這些他都想過,還不如送去大戶人家能過個好日子。
要是婆姨還在,那這孩子出生多高興啊!就因這孩子把他飯碗也給砸了,內兄燒兩箱醫(yī)書李賢才不心疼那是不可能的,這些醫(yī)書都是祖先留傳下來給后輩珍寶。
藍雪珍去把孩子抱來吸第一口奶,爾后才交給了爹,這孩子爹要是同意讓她哺育,她很是愿意。
藍雪珍是善良人家女兒,善良的人做事情不會差……
很快又一天過去了,幼嬰自是跟爹李賢才睡,第二天天微亮,等他醒來孩子卻不在身邊,這下慌了神,連忙起來去問藍雪珍,“兒媳,孩子你有抱去喂奶了嗎?”
驚了藍雪珍一陣,她正在做家務呢!“沒有啊!房間里就好文好武睡著。孩子們爹就早早去放水田了,孩子是什么時候不見的。”
這下可把人急死,“昨晚孩子睡好好的,我也就睡著了,醒來就不見了,我還以為是你帶去喂奶呢!”兒媳沒有抱去,也不在他房間里,小嬰兒還能到哪去,難不成飛走了嗎?
剛出生的嬰兒是不可能莫名其妙不見的,明眼人都知道有人抱走,卻不知是誰抱走。倆公媳趕緊找去,跑出家去尋找,見人問人,被問過的人,都沒有誰知道,這下可全亂陣腳。
幼兒跟自己睡一張床卻能消失,別人知道自然覺得好笑,誰都不在李賢才跟前笑出來,等他人一過人們也微微露出笑皮來。
卻忽略一個人,而此時李賢才幼子正在另一個人懷中,坐在合歡珠底下。
這人便是李賢才兄弟李賢德,別人都是把頭發(fā)糾好,用一塊布裹好,把自己收拾干干凈凈。
可李賢德不把頭發(fā)糾起來,隨著年份長久,臟兮兮地披散下來遮住了大半個臉,弄得跟個雞窩沒兩樣,大白天的也如活鬼一般。
夏天打麥子免不了會有麥粒掉在他亂蓬蓬的發(fā)窩里,偏巧又碰上了一場大雨,淋上不久,就在他的頭頂上長出了麥苗;時常見著他頭上也會掛著幾根草或者幾片樹葉……但,無論別人怎樣看他,怎樣說他、逗他、笑他乃至罵他,他全沒有反應,不知他是耳朵真的聽不到了,還是聽到了不理會?說他傻不像真傻,說他瘋卻也不像全瘋,該吃飯時知道吃飯,該干活時也知道干活,只要一沒有事了時常不著家,就來到村中,坐在兩棵大樹底下愣神兒,夜晚經(jīng)常就睡在樹底下。大樹底下自是成了他的棲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