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精神崩潰
- 沒有個性的人(套裝上下冊)
- (奧)羅伯特·穆齊爾
- 1568字
- 2019-09-18 16:27:09
瓦爾特和他,在最近的世紀轉折點之后已被遺忘的時代里,都曾年紀輕輕的;當時許多人便以為,這個世紀也年輕。
那個已被埋葬的世紀在其下半葉沒顯出多大的特色來。它在技術上、商業上以及研究上是明智的,但是除了這些焦點問題以外,它寂靜和虛假得像一片沼澤。它像古希臘羅馬人那樣畫畫,像歌德和席勒那樣作詩并用哥特式和文藝復興的風格蓋了自己的房子。崇高目標的要求以一個警察局的方式支配著生活的各個方面。但是由于那個秘密的法則,那個不把模仿和夸張聯結便不許人模仿的法則,當初的一切都被做得十分合乎藝術規律,這是那些受到欽佩的榜樣們永遠也不曾做到的,這樣的痕跡人們甚至今天還能在街道上和博物館里看到,而且,不管這一點和這有沒有關系,那個時代的既貞潔又膽怯的婦女們不得不身穿從耳根一直拖垂到地面的衣服,卻要同時顯現出一個隆起的胸脯和一個豐滿的臀部來。此外,出于種種的原因,人們對以往的任何一個時代所了解的情況都沒有像對處于自己二十歲和父輩們二十歲之間的那三十至五十年所了解的情況那樣少的。所以這可能有用,人們不妨記住,在惡劣的時代里那些糟糕已極的房屋和詩歌都是按照和在最好的時代里完全相同的美好原則制造出來的;所有參與破壞以前美好時期的成果的人都覺得是在改善這些成果;一個這樣的時代的無血色的年輕人像所有別的時代的新人一樣都對自己的青春朝氣感到十分自負。
在一個這樣的平平淡淡、漸漸沉沒的時代之后,突然來一個心靈的小小高潮,每一回這都像是一個奇跡,當初便發生了這樣的事。一種催人奮進的激情突然在整個歐洲從十九世紀最后二十年那油亮光滑的精神中崛起。沒有哪個人明確知道,什么東西正在成形之中;沒有哪個人說得清楚,這是一種新藝術、一個新人、一種新道德呢,抑或也許只是一種社會階層的改組。所以每一個人都在說些合自己心意的話。但是到處都有人奮起,為反對舊事物而斗爭。到處都有適當的人突然出現;至關重要的是,有求實的進取心的人和精神上有進取心的人聚集在一起。從前被扼殺了的或者根本就不曾參與過公共生活的才干施展出來了。它們異彩紛呈、各不相同,而它們的目標的對立是不可超越的。超人受到愛戴,低等人受到愛戴;健康和太陽受到崇敬,患肺病的姑娘們的柔情受到崇敬;人們傾心于英雄信條和阿勒曼尼[17]信條;人們既虔信又抱懷疑態度,既自然主義又矯揉造作,既強健有力又孱弱病態;人們憧憬古老的宮殿林蔭路、秋天的花園、清澈的池塘、鉆石、大麻、疾病、魔力,但也憧憬北美洲中部大草原、寬闊的視野、憧憬鍛造和軋鋼車間、赤露的戰士、苦役勞工的起義、人的原始交配和社會的分裂。誠然,這是矛盾和極其不同的交戰喊殺聲,但是它們有著一種共同的氣息;人們若剖析過那個時代,就會發現這荒誕無稽得像一個有棱角的圓,它自稱由木制的鐵組成,但實際上一切都已融合成一種發出微光的意識。這個幻覺體現在世紀轉折的神奇日期中,它是如此強烈,致使一些人興奮地沖進這個新的、還未被利用的世紀,而另一些人則還像在一所人們反正就要遷出去的房屋里那樣迅速地在這個舊的世紀里過把癮,他們并沒有感覺到這兩種態度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人們不愿意,那么也就不必過高估計這個過去的“運動”。它反正只在那個稀薄的、多變的知識分子階層中進行,這個階層受到那些今天謝天謝地又振作起精神來、有著牢不可破的世界觀的人——盡管這種世界觀有種種區別——一致的蔑視,而且它不對大群的人起作用。但是不管怎么說,即使沒有成為歷史性事件,它也不失為一個小小的事件,而瓦爾特和烏爾里希這對朋友在年輕時恰好還浮光掠影般經歷了這個小小事件。當初某種東西貫穿著這雜亂無章的信仰,猶如許多樹在一座樹林里彎下,一種教派的和改良者的精神、一種心安理得的開端和覺醒、一種小小的新生和改革,這樣的事只有在最好的時代里才有,如果人們當初走進這個世界,那么在第一個街角就會感覺到這股精神氣息撲面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