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訴訟筆錄(現當代外國文學系列)
- (法)讓-馬·居·勒克萊齊奧
- 949字
- 2019-09-29 15:58:46
我暗中有兩個抱負。其中之一,就是哪一天寫出這樣一部小說,如若主人公在結尾一章死去,或至少患上帕金森綜合征,謾罵的匿名信會劈頭蓋臉沖我飛來。
就此角度看,我知道,《訴訟筆錄》并未完全成功。它有可能失之于過分嚴肅,矯揉造作,啰唆累贅;該書所運用的語言由冒牌的現實主義對話體漸變為古董學究式的夸張筆觸。
不過,我并未放棄希望,日后將完成一部真正的虛構小說:類似柯南·道爾天才之作的東西,針對的不是讀者真實的旨趣——大致為心理分析與闡釋——而是讀者的感覺。
我似乎覺得其中有著廣袤的處女地需要勘察,那是作者和讀者之間相隔的遼闊的冰凍區。這種勘察應借助于從幽默到幼稚在內的各種形式的感應,而不應該借用準確性。敘述者與聽話者之間有著一個信賴感逐漸明確、成形的時刻。這一時刻也許就是“主動式”小說的關鍵時刻,此類小說的基本要素是某種逼迫感。在這一時刻,文本以淡淡的軼事和通俗色彩發生作用。就像面對一幅漫畫,面對長河小說,面對廉價報紙刊載的電影小說,任何一位姑娘都不禁會發出“啊”的贊嘆,以此方式填補在此之前語句之間存在的空白。
依鄙人之見,所謂寫作與交流,就是有辦法能讓任何人相信任何事。而只有通過連續不斷的,一連串的冒昧之筆觸,方能最終動搖讀者冷漠的城墻。
《訴訟筆錄》敘述的是一個不甚清楚是從軍營還是精神病院出來的男子的故事。因此,我一開始便存心提出了一個微不足道而又抽象的論題。我很少顧忌現實主義(我越來越感到現實并不存在),我希望我的小說被當作純粹虛構的東西,其唯一的價值就在于在閱讀者的腦中引起某種反應(哪怕瞬息即逝)。此類現象為偵探小說迷等所熟悉。這就是人們至少可稱為游戲小說或積木小說的東西。當然,所有這一切似乎并不嚴肅,倘若別無長處的話,那么,使文筆輕快,給對話增添些許主動性,避免充滿積塵味的描述和散發著哈喇味的過時的心理分析,就不是最微不足道的一點了。
我抱歉如此拼湊了幾條理論,這是當今一種有些過分時髦的追求。我也預先請諸位原諒,盡管我做了校改,文中可能還存在用詞不當與打印錯誤(我本該親自打自己的書稿,可我只會用每只手的一個手指打字)。
最后,我冒昧地告知諸位,我已著手創作另一部小說,它涉及的面要廣得多,并將以盡可能簡潔的手法敘述一位年輕姑娘死后第二天所發生的故事。
致以
崇高敬意
馬-讓·居·勒克萊齊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