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這樣確定以后,諸位先生,我們在考察這個定義的各部分的時候,可以看出前一部分是主要的,后一部分是附帶的。一切藝術都要有一個總體,其中的各個部分都是由藝術家為了表現特征而改變過的;但這個總體并非在一切藝術中都需要與實物相符;只要有這個總體就行。所以,倘若有各部分互相聯系而并不模仿實物的總體,就證明有不以模仿為出發點的藝術。事實正是如此,建筑與音樂就是這樣產生的。一方面有結構的與精神的聯系,比例,賓主關系,那是三種模仿藝術需要復制的;另一方面還有兩種不模仿實物的藝術所運用的數學的關系。
我們先考察視覺所感受的數學關系。——大小物體可以構成一些由數學關系把各部分聯合起來的總體。一塊木頭或石頭必有一個幾何形,或是立體,或是圓錐,或是圓柱,或是球體;每個形式外圍的各點之間都有一定的距離關系。——其次,木石的大小可以構成相互關系,比較簡單,一見便明。比如高度是厚度或寬度的二倍四倍,這是第二組的數學關系。——最后,木石可以疊置,可以并列,按照由數學關系聯系的角度與距離,排成對稱的形式。——建筑便建立在這種由互相聯系的部分所構成的總體之上。建筑師心目中有了某一個主要特征,比如在希臘與羅馬時代的寧靜,樸素,雄壯,高雅等,在哥德式時代的怪異,變化,無窮,奇妙等,他就可以把各種關系,比例,大小,形狀,位置,總之一切建筑材料的關系,也就是某些大小的關系,加以選擇,配合,來表現他心目中的特征。
在肉眼看得見的大小之外,還有耳朵聽得見的大小,就是說音響振動的速度。既然這些速度也是大小,當然也能構成由數學關系聯系起來的總體。——第一,你們知道,一個樂音〔即非噪聲〕是物體的速度平均而連續振動的結果,單是速度平均這個性質已經構成一種數學關系。——第二,有兩個音的話,第二個音的振動可以比第一個音快兩倍三倍四倍。可見兩個音之間又有數學關系,音符記在五線譜上所以要隔著一定的距離,就是表明這數學關系。假定音不止兩個,而是一組距離相等的音,那就組成一個音階;所有的音各自按照在音階上的位置而同別的音發生關系。——這些關系可加以組織,或者用連續的音,或者用同時發聲的音。第一種關系構成旋律,第二種關系構成和聲。這便是音樂,而音樂就包括這兩個主要部分。音樂與建筑一樣,也建立在藝術家能自由組織和變化的數學關系之上。
但音樂還有第二個要素構成它的特殊性和異乎尋常的力量。除了數學性質,聲音還同呼喊相似。人的喜怒哀樂,一切騷擾不寧,起伏不定的情緒,連最微妙的波動,最隱蔽的心情,都能由聲音直接表達出來,而表達的有力,細致,正確,都無與倫比。在這方面,聲音與詩歌的朗誦相近,因此產生一派以表情為主的音樂,就是格魯克和德國派的音樂,同洛西尼(羅西尼)與意大利派以歌唱為主的音樂對峙。但不論作曲家喜歡哪一種觀點,音樂上的兩大派別仍并行不悖,聲音也始終組成由各個部分聯系起來的總體;部分之間靠數學關系連接,也靠數學關系和情感及種種精神狀態的一致來連接。音樂家對于事物體會到某個重要的凸出的特征,例如,喜悅或悲哀,溫柔的愛情或激烈的憤怒,或是別的什么觀念感情,他就在這些數學關系與精神關系中自由選擇,自由配合,以便表達他心目中的特征。
因此一切藝術都可歸在上面那個定義之中:不論建筑,音樂,雕塑,繪畫,詩歌,創作的目的都在于表現某個主要特征,所用的方法總是一個由許多部分組成的總體,而部分之間的關系總是由藝術家配合或改動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