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醉風樓筆記(31)—也談非洲豬瘟
- 醉風樓筆記連載
- 醉風樓主人
- 1549字
- 2019-10-07 14:17:10
豬在上古時期讀作“豕”、“彘”,據考證甲骨文里面就有了這兩個字,考古發掘的證據也表明中華先民在幾千年前已經開始飼養家豬,在民間由于豬不挑食、耐寒熱、好養活,所以在牛羊豬雞狗這五畜里面排首位,給人們提供重要的動物蛋白,特別在漢族地區,很多菜系以豬肉為原材料,開發出很多名菜——東坡肉、回鍋肉、魚香肉絲、水煮肉片等等等等,很多人都是每餐不可缺肉、大快朵頤。
二師兄也是命苦,從小開始,就要防什么——“五號病”、“藍耳病”、“豬肺疫”,林林總總十多種病,好在我們幾千年的養殖經驗不是蓋的,有的是辦法對付,從小豬出生起就開始打疫苗防范,近來大養殖場還加強檢疫、改善二師兄的生活條件,所以從沒出過什么差錯,二師兄們也用自己的力量造福人類。
誰知道去年不知哪陣風吹來了一個中國人從沒見過的病——非洲豬瘟,開始還只局限在東北,后來就是華北、華中,新聞上一個省一個省的“淪陷”,看得人心驚肉跳。這個病可通過空氣傳播,其特征是發病過程短,最急性和急性感染死亡率高達100%。這下可把二師兄害慘了,由于世界上都還沒有治療的技術和預防的疫苗,政府只有祭出最后一招“屠殺隔離”——哪里有了疫情,方圓多少公里內的所有活豬一律屠殺隔離,避免疫情擴散,禁止生豬跨省跨區域調賣,盡最大努力把非洲豬瘟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同時投入巨資爭分奪秒加快疫苗研發進度,爭取把損失降到最低。
宜都也被這輪豬瘟波及,在政府協調下,許多農戶已經把過年的年豬提前殺掉,冰在冰箱里過年用;大的養豬場也嚴格人員進出,消毒措施配置齊全。連我工作的旁邊的飼料廠——九鼎牧業也加大了防范力度,廠門口的大門外挖了一個淺池,里面灌有藥水,運輸飼料的貨車從門口駛過,必須全車停在池子里,讓輪子消毒,避免帶入病菌;一側人員進出口改為密封消毒室,進出廠內的人,不管是誰,都要在里面氣霧消毒后方可入內,防范不可謂不嚴矣。
但就是這樣病情還是在慢慢擴散,我的一個高中同學,現在畜牧局上班,說起非洲豬瘟這個事兒,他很悲觀“俄羅斯從上個世紀開始鬧豬瘟,沙俄—蘇聯—俄羅斯,上百年,政權都換了幾茬兒了,還是沒有徹底根除,這次豬瘟就是從俄羅斯傳過來的。”
“新聞上不是說得了豬瘟的豬肉只要高溫烹煮就對人體無害嗎,那還怕什么,反正吃不死人,殺了這么多豬,國家損失好大啊!”我有點疑問。
“話是這么說,問題是明知道是病豬肉,你敢吃嗎?想著就惡心。”同學搖了搖頭道。
“就沒有別的辦法了?”我又問。
“現在國家采取的措施已經是最佳方案,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內,不過這都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只有等疫苗出來了,哎!喜歡吃豬肉的,先忍忍吧。”同學說道。
“我沒你這么悲觀,俄羅斯那是什么年代,現在是什么時代,高科技信息化社會,醫學飛速發展,我認為要不了多久就會有疫苗研制出來。”我有信心。
“但愿吧!”同學有所感悟。
7月份的時候我去買豬肉,只稍稍漲了一兩塊錢,波動不大,但這兩個月價格陡漲,昨天去超市一看,全部是20元以上,相比年初接近翻了一番。連帶的很多物價開始上漲,首先是早點,我經常吃的餛飩店普漲一元錢,早上在紅花過早時,本來準備點碗炸醬面,老板娘很抱歉的說道“豬肉漲得厲害,吃得人少了很多,所以就沒準備了。”
“你可以漲點價啊”我勸道。
“漲也沒用,都怕吃到病豬肉,好多人現在只吃素面了。”老板娘回道。
“紅花還有豬肉賣嗎?”我又問。
“有是有,但買的人少,知道嗎,餐館的一盤肉絲都漲到30元了,誰吃得起,哎!”有人感嘆道。
“各位不用怕,昨天看新聞,政府已經在向國外大量采購豬肉,沒有過不了的坎兒,忍一忍就過去了。”我把看到的新聞講給眾人聽。
“嗯嗯,但愿如此!”很多人點頭同意。
豬肉是我國菜籃子的重要指標,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大事,我相信政府有信心有能力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也盼中國的科研人員早日攻克非洲豬瘟難題,讓二師兄繼續舍已為民、豐富千家萬戶的餐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