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大數據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風險評估與應對
- 于施洋 楊道玲 王璟璇
- 1064字
- 2019-10-21 17:27:07
第二節 開展“一帶一路”風險研究十分必要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向高質量發展的轉變,強化風險防范意識成為下一階段工作的重點。2018年8月27日,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5周年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高度重視境外風險防范,完善安全風險防范體系,全面提高境外安全保障和應對風險能力。2019年1月21日,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堅持底線思維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專題研討會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展安全兩件大事,既聚焦重點,又統攬全局,有效防范各類風險連鎖聯動。要加強海外利益保護,確保海外重大項目和人員機構安全。要完善共建“一帶一路”安全保障體系,堅決維護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為我國改革發展穩定營造良好外部環境。
“一帶一路”沿線涉及眾多國家,中資企業與東道國合作的重大項目在各個階段面臨復雜多變的外部風險。例如,根據全球最大的城市數據庫網站numbeo發布的《世界犯罪及安全指數(2018)》[6]的結果看,全球國家犯罪指數平均得分為44.01分,其中所含53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有19個國家的犯罪指數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占比為35.85%;根據全球恐怖主義數據庫(GTD)[7],在“一帶一路”沿線64個國家中,2013~2016年共有51個國家遭受過恐怖襲擊,占比達79.69%;美國體系和平研究中心發布的《2017年全球報告:沖突、治理和國家脆弱狀態》[8]發布了全球166個國家的世界政府脆弱性指數排名情況,其中包含60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根據排名結果,全球國家政府性脆弱指數平均分為8.03分,有25個沿線國家的政府脆弱性指數高于全球平均分,占到參評沿線國家樣本數的41.67%。據不完全統計,五年來,從公開渠道報道看,中國企業海外投資并購遭遇挫折的案例達75起,2016~2018年,案例數量有明顯上升的趨勢。
現有的相關國家風險研究一般以西方國家的立場選取全球部分國家進行風險等級評估,針對“一帶一路”國家且適用于中國企業海外投資項目的風險評估研究較為缺乏。因此,基于中國企業在“一帶一路”國家投資項目類型、推進受阻重點項目案例等綜合分析“一帶一路”重點合作國家和地區的風險類型、誘發因素、影響烈度等,構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風險評估指標體系并對“一帶一路”國家的風險水平進行全面評估,對于中國企業到“一帶一路”國家投資和承建項目更具有現實的指導意義,能夠為企業提供風險信息提示,提高其應對突發事件、規避各類風險的管控能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風險評估是風險監測預警的研究基礎,在風險評估體系的基礎上建立更及時、更細致的風險監測和預警體系,將進一步及時幫助企業識別、診斷、預警、防控各種風險,保障中資企業盡可能規避風險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