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導論

在唯物辯證法看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統一體。我們所處的社會就是由人類社會和自然界組成的矛盾統一體,兩者之間是辯證統一的關系。人與自然的關系自古以來就備受關注,特別是到了近代社會,人類改造世界、利用自然的能力逐漸增強,表現為人類對于自然資源的掠奪能力不斷被強化,人類已經將自己擺在了自然的對立面,開始向自然宣戰。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曾經告誡人類,“不要過分陶醉于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特別是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對自然的掠奪更加瘋狂,造成了地球生態系統的失衡,大自然的調節能力越來越被削弱,自然災害出現的頻次越來越多,間隔時間越來越短。工業革命和新技術的推進,使人類社會獲得了巨大的物質性成就,但對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的負面影響。1900年,全球人口只有大約15億,今天已經超過了70億。根據聯合國2017年6月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中的有關數據,至少到2050年,世界人口將持續增長,按照中位數預測結果,到2030年,全球總人口將達到大約86億,2050年將達到大約98億,2100年將達到大約112億,其中在2017~2050年,全球超過一半的人口增長將來自非洲地區,大約為13億人口,亞洲地區大約新增7.5億人口,只有歐洲地區面臨人口負增長。[1]人口的不斷增長以及人均收入的不斷增長對資源和環境形成了巨大壓力,尤其是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來說,其尚處于工業化進程中,大量高污染、高耗能行業仍然在國民經濟中占據核心地位,難以在一朝一夕之間解決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人類對于自然資源的無節制開發利用,造成了寅吃卯糧、竭澤而漁的困境,這也就必然會給人類未來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不利的影響。也就是說,嚴重的環境污染與生態環境危機給人類生活帶來了不利影響。

與發達國家相比,發展中國家不僅在技術上面臨推動綠色發展、解決環境問題的困難,也欠缺完善的制度規制企業的污染行為。發展中國家由于受到歷史、社會、經濟等的影響,起步晚、發展慢,對于自然資源的掠奪也在增加,明顯高于發達國家。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都經歷了對自然資源的瘋狂掠奪后,才走向不斷了解自然、認識自然的階段,并且對于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有了越來越明確的認識,開始與自然和諧共處,對過去反思。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2]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中的應有之義,如何推動綠色發展,協調人口、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也是一個制度建設問題;不僅僅是一個與環境規制有關的“強制過程”,也是一個與激勵機制設計有關的“自愿行為”。綠色發展事關民生工程,早在2013年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上,習近平同志就明確提出,如果仍是粗放發展,即使實現了國內生產總值翻一番的目標,那污染又會是一種什么情況?屆時資源環境恐怕完全承載不了。經濟上去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大打折扣,甚至強烈的不滿情緒上來了,那是什么形勢?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這是本屆政府對于民生問題最大的思考,也是最直接、最關系到未來發展的重大戰略性問題。實現綠色發展,推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才是未來發展之路,才是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奠基石。從世界范圍來看,宇宙作為一個統一整體,人類共同擁有一個地球。世界各國和地區都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地球環境不受侵害。就當前而言,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生態環境惡化的現實窘境,走綠色發展、低碳循環的可持續發展之路,是人類社會共同的發展所趨。建設生態文明,處理好人與自然的關系,正逐漸成為越來越多國家和人民的共識,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必然趨向。作為發展中大國,也是負責任的大國,我國在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中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此,從長遠來看,綠色發展是民生所向、大勢所趨。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州县| 琼中| 高青县| 诏安县| 呼图壁县| 广宁县| 栾城县| 会同县| 右玉县| 松溪县| 海门市| 宣武区| 九台市| 会理县| 安溪县| 宿迁市| 定安县| 内江市| 南岸区| 远安县| 北流市| 北京市| 武冈市| 遂溪县| 固始县| 随州市| 荔波县| 德化县| 中西区| 姚安县| 化州市| 卢龙县| 团风县| 精河县| 潼南县| 台州市| 武鸣县| 赞皇县| 东平县| 红桥区| 砀山县|